梁刚
摘 要:魏燮均一生创作的诗歌有三千多首,现存有一千七百余首。创作之多可谓是同时期东北诗人之冠。他的诗文和书法作品流传之久、深入民间之广堪称同时代之最。同时魏燮均的诗歌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较高的成就,在清代东北文学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魏燮均 致知格物 躬耕 交游唱和 转益多师 不废苦吟 创作精神
魏燮均(1812—1889?)字子亨,又字公隐、隐甫,号耕石老、耕石山人、耕石老农,别号铁民、九梅居士等。他原名叫昌泰,因羡慕郑板桥(郑燮)的为人和学问,而后改为燮均。他出生于铁岭城南后八里庄,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移居红杏屯村(今属铁岭县李千户镇大靠村)。清咸丰年间为府学贡生。清同治年做文书幕僚期间,与友人成立“藕乡吟社”,参与修补过《铁岭县志》,魏燮均非常喜爱诗歌创作,他把平日所见到的“可喜、可愕、可歌、可泣之境,无不于诗发之,以存其时而纪其事”。他一生创作的诗歌有三千多首,现存有一千七百余首。著有《九梅村詩集》、《香雪斋笔记》、《梦梅轩杂著》,《荒史纪文》、《采遗集》、《嗣响唐音集》等。
魏燮均也擅长书法,当时地方上许多碑记的撰书都出魏燮均之手,如:《龙首山慈清寺碑记》、《范河洞重修慈觉寺碑记》、《农神庙碑记》、《山东会馆公议记》等,他的书法在东北地区名闻遐迩,自称“诗名为书法所掩”。
魏燮均的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不仅在他生前就引起文人雅士的关注:“清机野趣,潇洒出尘,豁人心目。可谓众体皆备,美不胜收矣”。不少作品有较高的人民性,内容深刻,形象鲜明“绘景则河声岳色,摅怀则霁月光风。纪事则手抉天意,赋物则笔参造化”。魏燮均诗风格似其人格,“词峰峭石凌空瘦,心境寒潭澈底清”。魏燮均好友常职卿也说魏燮均“襟怀磊落人如玉,格调铿锵句截金”。银冈书院总董曾宪文读过魏燮均诗,颇是敬佩,感动说:“羡公风骨自嶙峋,愿向烟霞作比邻……雪月满山冰满地,梅花树树见精神”。“梅花树”指《九梅村诗集》篇篇傲霜而立,篇篇充满生机之意。更被当代学者称为东北人民尤其是辽宁人民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
魏燮均诗歌的非凡成就,与其自身经历有着密切关系。浅析他的创作成功因素,也许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答案。
一、“致知格物”的训导
魏燮均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他“少微谪世,秀毓银冈”。也得到过周莲叟、侯叶唐等名师的指导。中年以后,魏燮均对郝浴极为敬仰、钦佩,而随缘来到银冈书院。银冈书院在清顺治十五年(1658)流人郝浴所创,“致知格物”作为致知格物之堂(银冈书院)的讲学理念,为国家培养忠君“治国安天下”和“明理正人心”的人才为根本目的。“银冈书院”逐渐成了当时著名的“行教化昌明理学,启迪后贤”的庠序之地。因此魏燮均经常到银冈书院看藏书,听会讲,交友谈诗,论时势,学业日渐长进,并与银冈书院结下长达几十年的栖缘。
魏燮均深受银冈书院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成了他艺术实践的“灵魂”和“指路之灯”,也是魏燮均诗歌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躬耕”体察民情
魏燮均长期生活在农村并参加劳动,结交农民朋友,“躬耕”的生活带给他更多是对劳动甘苦以及农民的喜怒哀乐的真实体验。
在水乡,他目睹了渔家的辛苦,“雨蓑烟笠”,不分风雨在捕鱼,是为了供养全家温暖,“省得耕纳税钱”。在山村,他亲历了荒年农家饥寒交迫的惨,“富农无积粟,贫妇断炊烟”;“岁荒防起盗,民苦患过兵”,妇哭、儿啼,取借无门。有的人家连树皮都吃不上,乃至“忍饥甘待毙,掩户全家僵”。魏燮均熟知农民的苦楚,得悉农民的风俗习惯,更了解衙门、官吏、地主对劳动人民的盘剥,“债严求割产,税酷患催科”。他还经常和农民在一起闲谈,更深知农民的心声,认为农民说的话最真实、最可靠,“老农不读书,言词率直朴”。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会,通过诗歌把农民的欢乐与困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躬耕”的生活,不仅使魏燮均丰富了创作题材,而且也完善了他的创作思想,以人民的观点,看待事物、再现生活,增加作品的真实性。这也是魏燮均诗歌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交游唱和”汲取精神营养
魏燮均一生喜好结交友人。在游历过程中,与友人们分享心得体会,这些经历不仅使魏燮均开阔了心胸,丰富了视野,更是魏燮均诗歌创作不可缺少的“必须之物”。
如辽南名画家台湘湄,二人一见如故;结友高密王相庸,更是心悦诚服,二人“酬和往来,无间寒燠”。他和游学画家袁甘泉互为知心朋友,相见欢聚,离别遥念,并为其墨画、指画创作写诗评赞。地方名士任六维也与他交往甚密。此外,他还结识了辽东文坛大家缪公恩,缪公恩能诗善画,精篆刻,著有《梦鹤轩诗集》,是东北子弟书第一诗社——荟兰诗社创始人之一。清同治八年(1869)魏燮均和好友商文澜“银冈小住”,二人畅谈国事,评诗论画,夜分不散,对不合理现实痛心疾首,乃至“击节若狂”。
他游历名山大川,数度入幕,三下吉林,几度赴京。“东观沧海之日,西搴医闾之云。南登千山之巅,北出黄龙府以外”。其目的“以求江山激发其气”。既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又是魏燮均诗歌创作成功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转益多师”学诗研诗
魏燮均一生学诗,特别是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历史发展,以及著名诗人创作实践的诗歌论著有着深入研究。如:南朝人钟嵘的《诗品》、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清人宋荦的《漫堂说诗》都曾浏览学习过。他尽览魏晋、南北朝诗人三曹、陆机、陶潜、阮籍、刘伶等作品。他“师摩诘”、“学右军”,又深探于索李白、杜甫创作的技巧。他敬佩屈原“孤灯学楚骚”通宵达旦。“公余,与谈古今诗学源流,殚见洽闻,原原本本,洵不愧为名宿”。魏燮均也曾认真学习过,但有重点,那就是魏诗取法唐人为多,特别是格律诗,尤为如此。
魏燮均赞同宋荦的观点,认为《诗经》《离骚》是最佳之著。汉魏时期,魏齐王正始时,诗的内容隐晦、含蓄都有超现实味道,读时,必须认真玩味,万不可走马观花。南北朝时,诗歌发展到齐国永明时期,诗坛出现了“永明体”,即提倡,讲究声律,作品只注重在辞藻、用典技巧上下功夫。宋荦说:“元嘉永明以后,绮丽是尚大雅寖衰”,宋荦的这种评说当时的诗歌创作倾向颇有见地,魏燮均深为赞同。魏燮均对唐代的诗歌极为称赞,认为盛唐时的诗“风骨高骞”,对宋、元、明诸家的诗“取材富而用意新”有意境,魏燮均也认为此话有道理,当广学吸纳之。在研究诗歌的发展史过程中,魏燮均进一步肯定了宋荦的观点,诗的重要特色是“诗者,性情之所发”。他纵览名胜,深知人民生活,抒发自己之性情,融于诗中。因此说转益多师,取众家之长,也是魏燮均诗歌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不废苦吟,创作精神。
魏燮均无论在何种生活境况下,他都坚持不懈地写诗,孜孜不倦地临池,无怨无悔地读书。他善书法、会弹琴、能绘画、喜戏剧、乐对弈,爱文物收藏。他从姊妹艺术的互相借鉴中,得到了创作诗歌的启发。他“天留傲骨”,一生不畏贫困和疾病,勤奋笔耕,可谓呕心沥血。他白天下地劳动“稿束牛腰,句拈驴背”,晚上写诗敲句“夜不能寐”不觉进入梦乡,梦中仍然作诗。他弱冠勤读,老耕不舍,认为“书能读尽生无恨,诗未编完死尚迟”,多为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爱憎分明,抒发情感。“墨为工书老尚磨,光阴不肯付蹉跎”。因为他的勤奋,更因为他始终身处社会下层,能够深刻了解社会现实,能够从普通民众中吸吮源源不断的营养。博学多才可以创作出高水平的诗篇。魏燮均从不讳言自己是苦吟,并在诗歌中乐此不疲地描绘自己苦吟作诗的具体情态。所以说不废苦吟的创作精神,也是魏燮均诗歌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魏燮均一生中创作大量诗歌,它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凝聚着人民的心声,情系着祖国的命运,反映着特定时代的风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堪称是清代东北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