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尧
摘要:紫砂壶是中国传统茶壶中艺术水平与文化影响力最大的一种,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术的精湛与陶制艺术的丰富性。此件“文缘壶”有中国古典的君子风范与文学气度,在整体造型与结构上以一“简”字贯穿,将紫砂壶的艺术美感极为清晰地展现出来。本文将通过具体分析来感受此壶艺术理念。
关键词:紫砂壶:文缘:造型;艺术理念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31-01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品的大花园中,从不缺少精致华美的作品,每一件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技法之精湛卓越,那些原本最为平凡普通的艺术材料在手工艺人的智慧与灵巧的双手中“破茧成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紫砂壶也是这大花园中的一员,从其实用性能及外在表现形式上看,紫砂壶堪称陶器茶壶中的极品。百余年米,人们对紫砂壶的喜爱越发强烈,不仅促进了紫砂壶艺术本身的发展,更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紫砂壶造型装饰十分多样,从整体造型结构上可分为圆形与方形两种;从装饰特征上可分为光器、花器与筋纹器。所有的紫砂壶都是由这两种造型结构与这三种装饰特征组合而成,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艺术或自然动植物等,使紫砂壶艺术极为繁荣。此件“文缘壶”便是一件十分典型的圆器与光器结合而成的作品,在其简单清爽的外表之中是紫砂壶艺术的精湛与纯粹。
圆器是中国传统茶壶中最为常见的造型。圆圆的壶身精致圆融,有随和自由之美感。在工艺制作方而,手工艺人首先要将选好的泥料用木搭子拍成厚度一致的泥片与泥条,为壶身及各个部分制作準备基本材料。之后将泥条裁切成所需大小,围成壶身,再运用打身筒技法对壶身进行调整,最后镶嵌好底片,壶的大致结构也就完成了。这一制作技法看似简单,但需要手工艺人能够灵活掌握壶面变化的弧度,才能使壶呈现出生动的美感与独特的气质风格。
此壶壶身为椭圆形,壶腹两处尤为突出,使壶身看上去微扁,有宽厚沉稳之气韵。壶身两侧线条运行呈现出一种节奏感与富有力量的美,肩部平缓,两侧外扩形成圆弧,向底部运行节奏加快,利落地收束为平底。使较为简单的壶身形成一种韵律美。圆器作品讲究珠圆玉润、圆中有方,其实就是一种端正,此壶也达到这一要求,呈现出一种温和而有力度的美。
与简单的壶身相配合,壶盖壶钮、壶嘴与把手皆为朴素大方的造型。壶盖与仿古壶壶盖造型一致,基体为圆形,上方凸起呈半圆状,形似传统乐器“镲”。壶盖边缘与壶身相接触形成立体鲜明的子母线,使壶身气韵更流畅,圆润的线条美体现的更具体。
清爽的壶嘴与饱满的耳状圆环把手镶嵌于壶身两侧。手工艺人特意将二者与壶身连接处进行了强调,使壶的结构感更强。壶嘴、把手与壶身形成的角度,以及镶嵌的高度都是一致的,起到稳定壶身的作用,这样的设计也是满足出水的需求。从仝壶结构上看,各部分的特点均得到清晰的展现,使欣赏者一眼望过去便能看到此壶格局如何,感受到紫砂壶的简约精湛之美。
此壶所用泥料颜色较为深厚,呈深棕色。全壶颜色均匀,十分细腻,其表而光泽尤为出众。在颜色深沉的壶面上如泛水光,有一种柔和荡漾的美。在光泽的衬托下可见紫砂泥的纹理质感,体现出紫砂泥料的自然美,并没有为整体造型或气质的表现丧失自己的个性,使此壶丁工艺技巧中包含一种自然美,这是紫砂壶天生所具有的。全壶无一处装饰,无一处瑕疵,是十分典型且珍贵的光器作品,以最简单的造型和每个细节的完美来体现紫砂壶艺术之精髓,那就是传承经典,凝聚匠心。
“文缘”指文学之缘,可以看作是与文学的联系,引申为一种典雅风度与具有内涵和深度的美,这种美不是流丁表而,而是需要人以沉静的内心和专注来欣赏此壶,方能从此壶中获得启发。此件紫砂壶从外表上看犹如不争不抢的谦谦君子,一线一而之间象征自己的原则,深色的壶而象征为人的谦逊低调,没有一丝瑕疵象征内心的纯洁性与高尚的道德追求。此壶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紫砂壶艺术的精湛与那传承百年的卓越技巧,也为我们带来一种启发。在运用此壶时,使人不断向内心世界开拓,不断自省,茶与壶,壶与人的内心就这样融为一体了。
此件“文缘壶”是紫砂壶圆器、光器之典范,这样的紫砂壶要想表现出个性特征是十分困难的,它的一线一而都包含着一种气质风格。本文通过对其制作工艺及各个部分的分析了解了此壶的艺术理念,从中品味到紫砂壶所具有的重要文化内涵与为人们带来的启发。如今的紫砂壶艺术正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越是简单的紫砂壶越能体现出紫砂壶艺术的“本心”,那是中国茶道文化与传统艺术品的纯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