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访谈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访谈中主体(主持人)壁垒、客体(受访者)壁垒以及主客体双方相互作用形成的壁垒,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一线访谈节目主持人解决访谈中遇到的困境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沟通壁垒;应对策略;访谈节目;主持人
【作者简介】于晓丹,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沟通体现为双向性,理想状态下应实现一种平等而有效的人际传播色彩,同时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节目信息的输出,实现人际传播的大众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主持人的沟通过程却被各种壁垒所阻隔,沟通效率被不断衰减。以下分别从访谈过程中的主体即主持人方面、客体即受访者方面、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三方面对产生的壁垒予以阐述。
一、主体即主持人方面的壁垒
(一)主持人认知壁垒
认知是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来获取知识,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壁垒是主持人因为认知上的偏差或不足导致和受访者沟通不畅。主持人认知壁垒分为浅层沟通壁垒和深层沟通壁垒。
浅层认知壁垒包括访谈之前主持人缺乏通过各种渠道、方式了解与受访者有关的信息。比如受访者的兴趣爱好、人生经历、事业发展、学习背景、性格习惯等。也包括受访者接受访谈之前的当面沟通不充分。要想突破浅层认知壁垒,主持人应在访谈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受访者相关情况并在访谈前与受访者进行深入沟通,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并将此效应带到正式访谈当中。
深层认知壁垒具体指主持人在问题设置、问题方式、问题选项等因素上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无法实现对受访者的有效沟通。
主持人访谈受访者,需要走进受访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只有对受访者有充分的认知才更容易走进受访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每句话的含义,与之建立共情。“在访谈节目中,对嘉宾的认知是采访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能力。它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又是采访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1]
(二)访谈语境壁垒
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展开话题的前提条件,丰富的阅历既能够有效缩小彼此的心理差距又可以提高可信度。从语境而言,这种阅历体现为历史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语境,当主体即主持人语境与客体既受访者语境无法从容衔接时,就容易自我孤立或交流断裂。如果主持人自身的语境与受访者迥异则会大几率导致与受访者沟通不畅,无法引发同频心理感受。在一些主持人对受访者的访谈中,主持人自身所处的语境与受访者所处于语境存在较大差异,让对方在解读时造成语义上的误读,人际交流的差异性在大众传播链条中被拉大。
必须看到,不同语境体系中,个体无论对于注意、理解、记忆、传播均呈现出选择性特点,作为传播主体的主持人必须重视双方的语境差异,充分考虑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语境因素。
(三)主持人姿态壁垒
主持人在访谈过程中,因为受访者身份的不同,对受访者有轻视或者仰视的心态,对双方沟通形成壁垒称为姿态壁垒。姿态壁垒必然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不论轻视抑或仰视都使主持人和受访者关系失衡,进而影响主持人在访谈过程中对受访者的态度和访谈方式。主持人在访谈过程中不但代表自己,还代表着广大受众,失衡的关系无法如实代表大众的意愿。
访谈中,主持人采取何种姿态,其本质是用秉持何种传播观念,主持人作为视觉和听觉符号的传播中枢,其自身是作为代表群体观念的媒体叙述主体存在的,将个体意识无节制放大彰显,显然忽视了大众传播的规格要求。尤其是在当前融媒体的发展格局下,媒体面临着日益“去中心化”的趋势,受众(用户)的话语权日益增强,传播格局日益呈现交互式特征,主持人必须放下仰视、俯视的惯性姿态,以“平视”姿态面对受访者,面对受众。
(四)主持人思维框架壁垒
无论个人抑或群体,在表明意见和态度时,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依照并呈现某种规范化的思维模式和概念体系,这种依照一定社会传统、文化、现实对人的心理与认知结构的内化过程可视为思维框架。要突破主持人思维框架壁垒,主持人就不能在访谈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框架考虑问题,而是要按照受访者的思维框架思考、提出问题。
二、客体即受访者方面的壁垒
如果说主体壁垒可以在主持人的源头事先进行把控,那么由于受访对象所形成的客体壁垒则考验着主持人对共情能力的动态把握。客体壁垒分为受访者模式化壁垒、受访者失控壁垒以及受访者缄默壁垒。
(一)受访者模式化壁垒
访谈是主持人与受访者相互感应的心理过程。如果受访者带给主持人的是积极、正向的感应,访谈就会比较顺利。如果受访者给主持人消极、负面的感应,就会影响访谈正常进行。访谈中,受访者各种有意或者无意的消极行为都会作用于主持人。受访者模式化是客体消极行为的一种,这类受访者往往接受媒体采访过多,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化的访谈方式。
客体模式化壁垒的产生固然与受访者自身有一定关系,但同时也更考量访谈发起人对于谈话场的灵活把握。如果主持人察觉到客体模态化壁垒的出现,就应该立即调整话题,挑选对方感兴趣并且鲜有谈论的话题,提高受访者的谈话性趣以促成访谈的顺畅。
(二)受访者失控壁垒
在采访进行中,受访者出现突发状况,超出节目预设流程的情况发生,可视为受访者失控。
受访者失控往往会有客体自身失误、紧张、悲伤、愤怒等原因。主持人和受访者访谈中通过问答方式完成互动,主持人不但是提问者,还是节目的把关者,一旦节目失控,主持人必须对对现场进行把控处理。此时需要主持人理解受访者的困境,为其解围。不论是因何种原因出现的客体失控,主持人都需要掌控现场,引导受访者回到谈话场。
(三)受访者缄默壁壘
受访者缄默是指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因为紧张、畏惧、僵持等各种原因,在主持人提出问题后,出现短暂或长时间沉默,影响节目沟通。对于广播直播节目,受访者的缄默不但影响双方沟通,还会造成节目空播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无论何种媒介,访谈主持人在出现此种情况时,都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化解局面。可采用传播学策略中的“诉诸感性”和“诉诸理性”的双重视角,理性传播看重传播的思维方式,而情感传播是着重于心理取向为尺度的传播形态。[2]客体缄默壁垒的出现,意味着谈话双方“情感共同体”还未有效建构,此时就必须要试图根据受访者的思维脉络,从感性或理性层面追加提问,通过附加、聚合、冗余、保守、贴近、对抗、移情参与、衡稳、情景式等不同语言行为方式进行积极干预。
三、主客体相互影响形成的壁垒
访谈主体与客体即主持人与受访者在访谈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都不能视为仅从自我阐述的过程,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生发的全息共同体。这种关系的频率高、连接强度大,需要我们将二者置于更紧密的视域下来看待分析。
“场”源自物理学概念,物理学观点认为万物之间的作用需要与万物有关的“场”来进行。心理学中有“心理场”概念,主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是伴随着自身心理发生转移的。
“谈话场构建的基础是‘心理场,两个人或多个人谈话,双方或多方的‘心理场契合度越高,谈话越顺畅,越能深入,效果越好。”[3]在访谈节目中的“心理场”会外化为“谈话场”“意义场”,多种信息在此碰撞、生成、连缀、组合,形成兼具信息与价值的传播内容主体。
在共情视角下,谈话场受到主持人对待受访者的态度、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的多重影响。主持人如果不能为受访者营造一个让其有表达和倾诉欲的“场”,则会直接影响受访者的交流愿望,心理场壁垒一旦形成,访谈质量和进度将被极大降低。
主持人应对自己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时刻保持敏感。不能让自己的话语、外表、态度、举止让整体心理场失衡。所有的一切的前提是在一种委婉的谈话方式下进行。共情视角下,委婉的谈话不仅是措辞委婉,语气温和,更应该是具有共情意识和融入有助于建立共情的沟通技术的谈话。此时,主持人体会对方感受,想象如果自己是受访者,此时最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话语,什么样的表达能让自己心情平复。
主持人张越曾说过“人对人的感情,也许我没她那样的经历,毕竟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经历过,但是同样作为懂得感情有过经历的人,我们尽可能体会他人的处境和心情。其实嘉宾也没有太高的要求,他们仅仅希望你能了解他们。我不认为媒体有高于他人的能力或者见识,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交谈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舒服的。”[4]
由此可见,“场”效应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机制,“心理场”壁垒一旦形成,仅凭一方之力将很难迅速扭转,直接影响着态度和立场的呈现。主持人选择提问的时机和表述问题的方式、方法需要谨慎,不能使提问听起来像是给受访者提要求或者对受访者具有威胁性。主持人可以尝试允许对方发泄出自己的情绪。如果话题已经引起对方不满并无法进行下去,则迅速转换话题,问开放性问题,使对方不至于无话可谈。
参考文献:
[1][4]鲁健,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5页.
[2]李建军等,理性与情感传播:对外传播的新尺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242页,
[3]孙玉林,电视谈话節目谈话场构建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36卷第6期,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