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融合发展浅析

2020-08-10 09:25陆鸿
新闻传播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融合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迭及广泛应用,促使众多行业形态在结合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其中便包括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英语图书出版领域。鉴于此,本文以“英语图书出版”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智能与其内容制作、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环节的融合应用,并提出有利于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融合发展的策略,即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助力图书选题策划、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图书编辑加工流程、培养智能技术复合出版从业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英语图书出版;融合

【作者简介】陆鸿,浙江教育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编辑。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出现,正促使社会逐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且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但是将其应用至图书出版,尤其是英语图书出版,却属于全新的尝试,或者说是一种创新实验。此外,由于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正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所以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需要促使两者融合的从业者将其不断优化及深度完善。鉴于此,本文在阐述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融合重要性的同时,也会论述有利于两者优化及完善的具有可行性的发展策略。

一、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融合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其目的在于了解智能的根本用途,从而生产出一种能与人类智能相类似功效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人工智能促使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相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生活及工作的根本需求。其次,人工智能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及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最后,人工智能在网络与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技术的影响下,能够促使基于人工智能所产生的机器高效地处理信息,从而直接缓解人们因海量信息而产生的“焦虑感”。前文谈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且也将初步尝试运用于英语图书出版领域。虽然这一尝试引发了些许矛盾,但总体而言,能够促使英语图书出版行业在已有基础上产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英语图书出版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分析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比如,英语图书出版可以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语言指纹”技术,从文学作品的微观结构视角对其语言风格进行识别比对,以准确无误地辨识出图书内容的来源。

二、人工智能在英语图书出版业各环节中的融合应用

(一)内容制作中的融合应用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普及,从而其与英语图书出版中的内容制作相融合的的成功案例众多。比如,2014年3月《洛杉矶时报》利用Quakebot机器人在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后的三分钟率先发布有关地震的消息。此外,还有《华尔街邮报》写稿机器人Heliograf、美联社机器人Word Smith等。尤其是《华尔街邮报》的写稿机器人Heliograf,经过升级已完全能用更为专业的评论语气和分析事情的思路写出更加贴近人类水平的文本。这不仅论证了人工智能与内容制作融合的重要性,而且还为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在内容制作方面的融合提供了参考的蓝本。

(二)编辑加工中的融合应用

编辑加工作为图书出版工作的核心部分,有着自身的编辑活动规律。比如田胜立基于传播学视角,认为编辑活动规律是“按既定宗旨,选择并对汇编作品进行加工,从而使它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图书”。此外,在出版机构的实际操作中,“选题”主要体现着编辑在劳动层面的创造性,即在选择主题、组合稿件过程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以开创出新的点子和思路;而“加工”则主要指规范文稿的表达形式,即基于审稿的前提,编辑能够按照相关文件的规范,对文稿作出修改及整理方面的要求,从而规避掉它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的纰漏,同时在原稿上补充各种技术性的标准,从而使得它符合排版、制版和校队的要求,确保英语图书能够实现优质化出版。而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具备了语音录入、机器协助校对、机器写作、增强交互体验等功能,完全可以与图书出版中的编辑加工进行融合。

(三)图书发行中的融合应用

图书发行,其实质指图书的营销环节,而且处于图书出版流程中比较重要的位置,已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向一对一的精准发行的模式转型。比如,Book Lamp公司便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图书文本的写作风格,来为读者寻找适宜的图书提供帮助。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能通过出版内容研究与消费者行为数据的结合,深入挖掘出读者的使用偏好,并得出新的商机。由此可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英语图书出版流程中的发行环节,能够促使原来的一对多服务转变为一对一服务,而且还能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推荐,从而提高读者对于英语图书的黏性。

三、人工智能与图书出版融合发展的策略

鉴于以上分析,可知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内容制作、编辑加工及图书发行等环节,为此针对两者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也将主要围绕这三大环节展开。

(一)利用数据挖掘,助力图书选题策划

通过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出版现状,可知图书选题策划处于薄弱环节,并主要表现编辑基于经验而做的选题策划,其所创造的编辑效率与准确度远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图书出版发行的要求。也正是因此,才促使依托大数据挖掘技术的人工智能型编辑的出現,从而能够弥补传统编辑在选题策划方面的不足。具体可从三方面展开:第一,图书出版在其生产至出版发行的整个过程中会出现众多与图书有关的诸如作者、读者、销售、评价等信息数据,且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数据库将这些信息数据储存及共享;第二,图书出版机构在准确定位自身的前提下,应研究及确定与之相关领域的阅读偏向,并能出于“热点”视角,智能分析及迅速挖掘出富有正能量的热点选题;第三,借助大数据可自动抓取读者的阅读习惯及对不同种类图书的需求,以方便人工智能在做选题策划时,准确把握选题策划的方向。

(二)运用人工智能,优化编辑加工流程

相比传统英语图书出版编辑加工流程复杂、加工周期长且费时费力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效简化编辑加工流程,缩短加工周期,且降低编辑人员的工作强度。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英语图书编辑加工是无纸化电子办公,因此可以在编辑加工流程中省去人员校对环节,使得在缩短图书出版周期的同时,也避免浪费如纸张等物质资源及污染环境。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一个不断完善及自我优化的阶段,所以出于英语图书出版质量的考虑,诸如复审、终审及问题部分的修改等工作仍避免不了需要由编辑人员负责。也只有这样,即通过人工智能与编辑人员的协同配合,才能促使编辑加工流程的优化及编辑加工向优质化方向发展。

(三)跟上时代步伐,提高编辑人员素质

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促使编辑人员从传统的编辑模式中解放出来,并且在人工智能应用于英语图书出版的前提下,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及精力去从事更富有思想性、需要感性及价值判断的工作。当然,也正是编辑人员与人工智能协同配合、长短互补的工作模式,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及从事英语图书出版的智能技术复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主要表现为:第一,应具有较为完备的图书出版知识结构体系,尤其是针对英语图书出版,不仅要具有编辑学、出版学等专业知识结构,还应附加较为优秀的英语功底;第二,要具备良好的判断及逻辑思维能力,以为策划出具备新颖性及创新性的英语图书选题奠定基础;第三,应具有知己知彼的战略意识,即了解并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的思维及编辑能力,从而高效地实现人工智能与图书出版的协调配合。

结语

结合以上有关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融合发展的论述,可知两者有效融合的前提是传统出版业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拥抱人工智能,从而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和元素,完善及优化传统出版业,进而实现出版业的智能化变革,给予出版业发展的曙光。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其不仅驱动着出版产业的进步,也在解放原有生产力、重塑新型生产关系方面促使着英语图书出版人昂扬向前。

参考文献:

[1]徐丽芳,乐征帆.机器学习:出版业的下一个引爆点[J].出版参考,2017(1):25-27.

[2]丁诚.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图书出版机构转型发展之道[J].科技传播,2018(10):160-161.

[3]刘银娣.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J].出版科学,2018(4):89-92.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人工智能之父
融椅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