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霜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风生水起逐浪高,当国内众多高校迎着国家吹响的号角,竞相投入“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中去寻求发展契机的时候,西南名城南充,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科正凭借传承多年历史积蕴、凝练特色学科内涵等一系列举措,绽放出特有的光芒。
立足西南区位
——扬起特色风帆
巴山高,嘉陵长,钟灵毓秀出栋梁。众学子,来四方,进德修业当自强……天辽阔,鹰高翔,西華师大云飞扬……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来到西华师范大学。这里虽然偏居一隅,但正如歌声中所唱,钟灵毓秀出栋梁,倔强和不屈的学子在这里通过努力沉淀出其独有的文化和优势。
“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提出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谆谆诱导,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国宝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又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与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域,四川省肩负着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使命。多年来,四川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牢固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顺应国家和四川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立足西南独特的区位环境,西华师范大学其实在很早以前就迈开了生态学科探索的脚步。
20世纪50年代末,伴随着“南水北调”动植物资源调查的开展,生态学学科得以孕育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胡锦矗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在这里开创了我国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态学研究的先河。胡锦矗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中国大熊猫研究的标志性和泰斗级人物,他带领团队先后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在卧龙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以此为起点,中国大熊猫生态保护逐步走上了世界之巅。
1984年,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科开始招收动物学(包括动物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发展30多年来已经成为领域里的一面旗帜,团队坚持将成果惠及自然保护事业,收获了累累果实:牵头完成了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基于团队的调查结果,国务院批准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扩建,唐家河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等。此后,大熊猫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砥砺前行六十载,丰碑矗立天地间。一大批西华师大生态学科人用实际行动递交了一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漂亮答卷。学科站在浪潮前沿搏击进取的同时也收获了茁壮成长:2006年获得“生态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以“生态学与生态治理”纳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2017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入围前50%。该学位授权点聚焦西南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与生态保护,为我国生物多样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学科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生态人才培养的摇篮。
2017年,动物生态学团队申报的项目“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研究与种群复壮技术”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关于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最小面积需求的研究成果在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报道,8项成果被应用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边界划定、功能区划分及体制试点方案编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犹在耳畔,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科人立足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探索脚步也不会停止,扬起特色风帆,他们踏上了新的征程。
由点到面发散
——一花引得百花开
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并非易事,而要从塔尖上看到更壮美的风景亦远非常人可以想象。对今天的西华师大生态学科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继承前辈优良传统,新一代学科人紧密围绕区位特点,先后形成了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与修复生态学3个主干方向,由点到面,赢来了百花绽放。
动物生态学方面,团队立足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资源,系统揭示典型动物对环境变迁的生态响应与适应性进化机制,以大熊猫等濒危物种行为、两栖动物进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为特色,形成了以张泽钧研究员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
这是一支承前启后、敢于创新、敢打硬仗的团队。团队带头人张泽钧研究员是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获得“大熊猫科学研究与保护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等荣誉。他从事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生态学研究20余年,研究成果奠定了当代野生大熊猫就地保护的主要科学基础,促进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工程的实施,推动栗子坪、白河等自然保护区从省级晋升为国家级等,并为川藏铁路、西成高铁、成兰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过广泛科技咨询。
在张泽钧研究员的带领下,动物生态学团队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urrent Biology,Conservation Letters,Molecular Ecology,Evolution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发表新种30余种,授权专利10余项,成果被采纳20余项。团队在隐翅虫、拟步甲等分类学领域淀积深厚,发表新种169种,出版隐翅虫分类学巨著Bibliography of the Staphylinidae of the World。
在植物生态学方面,这支团队主要围绕西南山地濒危植物保护、敏感植物对气候变化响应等开展系统研究,在构建珙桐、水青树等濒危植物保护体系,揭示青杨、桑树等雌雄异株植物生态响应机制等研究领域特色鲜明,形成了以胥晓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
胥晓教授长期从事濒危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等敏感植物类群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与适应性研究,他带领团队率先揭示了青杨、桑树等雌雄植株对增温、干旱、CO2和UV-B辐射响应的性别差异,发现了雄性植株抗逆能力强于雌株的规律,相关研究弥补了国内在雌雄异株植物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杨树和桑树品种的筛选与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在胥晓教授的带领之下,植物生态学团队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10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Plant,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等刊物發表SCI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10余项,为濒危和资源植物的科学保护与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修复生态学方面,学科瞄准西南山地受损生态系统,在生态脆弱区的土壤侵蚀与流域生态整治、大熊猫栖息地的群落恢复等特色领域形成了以张斌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
张斌教授长期在西南干旱河谷区从事沟谷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获得过2013年四川省青年地理科技奖等奖励,也曾主持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eomorphology、Catena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6篇,相关成果被Natural Hazards等期刊引用100余次。
在张斌教授的带领之下,修复生态学团队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科研项目1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Conservation Letter等刊物发表SCI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部,成果被采纳9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10余项,为西南地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团队这些年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道路,时间越是久远,探索的印迹越是清晰可见,而探索永无止境,属于新一代学科人的航程已徐徐开启。
润花著果桃李芬芳
——探索教学延续希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奔向“双一流”建设的路上,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科始终瞄准教育的本质,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丰富学科的教育内涵。
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年来,学科致力于平台建设,取得不错的成绩。早在1999年,“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立,这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促进大熊猫生态保护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多年间,学科的实验室建设蓬勃发展:2008年,“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2016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熊猫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成立;2019年,“干旱河谷土壤侵蚀监测与控制”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建成……得益于一个又一个平台的搭建,学科的研究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如今,学科共有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平台7个、野外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19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是四川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单位。建有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与省重点学科各2个。
人才兴,则学科兴。生态学科团队自成立以来就坚持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内部培养、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现有专任教师42人,博士42人,兼职博士生导师5人,具国家和省部级人才称号者15人。其中,正高级约65%,副高级约25%,中级约10%。硕士生导师90%,兼职博士生导师约10%。
这些年学科坚持贯彻学校“办一流的本科教育,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的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科学素养,并能掌握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具有多元思维模式,能在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生态学教学与科研、生态管理与开发、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监测等各种类型的工作。
围绕目标,总体布局积极落实,学科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都取得了卓越的创新成果。围绕生态学的核心主干课程,开设了普通生态学、生态学研究进展、行为生态学、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进化与分子生态学、生殖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达93.75%,具有高级职称的占75.00%,由本学科专业教师讲授的专业课程占71.4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团队采用课堂讲授、小班研讨、案例分析、实验训练与野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依托自然保护区等各类实践教学和科研基地,导师们将课堂搬到实践基地,集中讲解、亲身示范并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学、赛、研”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年润花著果,终换来桃李芬芳。近些年,学科组织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四川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多次获奖。指导本科生成功申报全国、省级等创新创业项目71项,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占本科生总人数的13.6%。已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博士后2名。近5年授予硕士学位40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8.86%,获省优秀毕业生等奖励或荣誉共61人。就业去向主要有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及中初教育单位和事业单位等,硕士研究生考博率占学生总数的17.39%。在历届毕业生中,有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次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或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科走出去,成为国家生态保护发展事业的中流砥柱。
携世界之手共同前行
——奏响西华生态强音
“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始终回响,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科人踏上了携世界之手共同进步,奏响西华生态强音的新征程。
六十余载奋力前行,换来的是香花阵阵,硕果满园:西华师范大学是野生大熊猫生态学领域开展研究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校,研究成果奠定了该物种就地保护的科学基础,提高了我国在自然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有着“大熊猫研究之父”美誉的胡锦矗教授2007年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授予的“自然保护贡献奖”最高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了“斯巴鲁野生动物保护奖”。2019年9月获“大熊猫科学研究和保护终身成就奖”。
近年来,学科主持科研项目180余项(国家级42项),总经费8000余万元,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urrent Biology、Conservation Letters、Molecular Ecology、Evolution和《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近9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篇),出版著作/教材18部,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34项,先后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等奖励。
学科积累多年的科研硕果,也纷纷走下高阁,惠及神州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川藏铁路、成兰铁路等提供生态评价与保护咨询工作;为参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调查并负责全省11个县市调查工作;承担嘉陵江流域开展污染监测与治理、水土保持与植被修复等相关项目;在四川省珍稀动植物保护等领域内广泛参与调查、监测工作,33项成果被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江北机场采纳。同时,西南野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的研究成果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及四川省林业厅高度肯定和认可……伴随着这些成果应用广获好评,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科也逐渐为大众所认识,为大众所肯定。
苦练内功的同时,学科不忘时刻保持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为引才留人,团队专门设立了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西华师范大学英才基金”等,通过各种方式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团队近年来举办国际/全国学术会议5次,邀请专家学术报告120余人次。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學等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圣迭戈动物园、美国史密森生物保护研究所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并以此为基础互派科研工作人员访问交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双一流”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但通过多年实践,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学科已经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路线:核心指标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学科整体水平达到西部地区一流水平,并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更大突破。
“守护人类美丽家园,实现生态和谐共赢”,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还在呼唤,责任的力量,鞭策着西华师范生态学科人与国家同行,与世界同行,向着更宏远的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