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方向

2020-08-10 08:48杨昭逸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摘要:写意油画作为中国油画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新趋势,备受关注,意向表达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因素正在被当代中国艺术家广泛的运用在油画这一历史悠久的西方绘画媒介上,本文以写意油画为线索,探究油画在当今中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写意油画;写意精神;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24-01

一、写意油画的语言表现

“写意”这一概念是在油画传入中国后才慢慢兴起的,本意为利用油画的媒介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对意向的抒发精神而诞生的一种新的油画派系,中国绘画向来重视线条在整体作品中的运用,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写意油画作为西方油画媒介同中国传统绘画意象的结合自然也对画而的线条有更高的要求。写意油画在创作技法上我们认为一般使用直接画法,创作过程重“写”,重视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表达和对物象的直观感受抒发,相较古典油画写实的技法表现,写意油画更注重神似,用笔更为大胆,笔触鲜活而灵动,在塑形的同时传达出笔随心运的感性。

二、写意油画的抽象性表达

写意油画往往会因其直接而大胆的绘画技法而使画而更加追求抽象装饰意味的表达。康定斯基说:“一方面,抽象性的东西失去了实体性的支持,使观众感到如坠入重重迷雾。人们会说,艺术正在失去根基。另一方面,实体性的东西失去抽象事物(‘艺术性因素)具有的理想化,使观众感到干巴巴的,丝毫不能引起想象力。人们会说,艺术正在丧失理想”。由此可见,抽象性与具象性在艺术作品中是相辅相成的,抽象性是写意油画中抒发意向精神的重要元素,不论是线条还是画面布局,都有其较强的装饰性,这需要艺术家在而对客观物象时主观的提炼出其中的抽象性图形与符号,并通过点、线、而、笔触、色彩和肌理等绘画元素去表现出来,中国写意油画家戴士和的作品中就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营造画而时多有新裁,画而布局主观分割抽象而明确,创造出生动新颖的视觉结构使得画而有一定的装饰意味,把中国绘画盼‘写意”精神同油画的表现形式生动结合起来。事实证明,只有有意识和有针对性的融入抽象性语言,才能使写意油画作品中有意味的形式美感和装饰美感,使作品充满想象空间。

三、写意油画的特殊精神内涵

写意油画对艺术家精神境界的反映,艺术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往往能反映出他作品中所承载的人文底蕴,是作品艺术价值厚度的体现,这往往不是仅凭日积月累对绘画技法的研究所能提升的,也就是说,艺术家在提升手上功力的同时,他的精神层而也应该随着技法的精炼而提升,否则作品只能沦为匠气的行画,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语: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即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说明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看待同一物象的境界也会随之转变,这要求艺术家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升自己的眼界,使之不仅能够“见山是山”,还能够“见山不是山”,从日常的物象中体会出更深刻的内涵,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所要达到的,更是写意油画需要追求的意义。

四、写意油画同中国传统绘画的结合

中国传统水墨画注重构图的意味,讲究留白,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为的是使作品整体更加协调,为观众留有想象空使其意味深长,而油画在媒介的选择上显然比水墨的延展性更广,可以运用肌理的厚薄变化,丰富且具有冲击力的色彩等丰富作品的视觉观感,使其更具装饰意味。写意油画在保有油画本身特质的同时,吸收中国传统水墨画对构图等意向表达的运用,例如郑金岩的晚明系列作品,在主体人物刻画之余画而充满“留白”,用画笔阐述出人性的真实与精神世界之间的距离,充满了传统中国画简约、空灵、淡远而又深邃的意蕴。

五、对中国写意油画发展方向的认知

中国写意油画不单单是油画这一西方绘画媒介,它传承了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是中国文化对舶来文化包容且内化的显现。他不被物象外在的形状和色彩拘束,而是用东方人对物象内在精神的体验作画,谓之“写意”也正是之丁这种对待画而理性基础上趣在法外的“化機”影响。中国写意油画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生成并迅速发展的,所以,它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本土的艺术风貌,需要将中国意象美学观念贯穿丁油画创作的过程,讲究写意丁形、澄怀味象,重意境的生发和诗意的传达,以写意手法追求形的意向之美,彰显中国文化精神特质。

当代中国写意油画领域正活跃着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例如石齐、周春芽、邓国源等,他们的作品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画文脉,往东方传统的大语境下发展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特色的油画语言,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做出了一个平衡,兼具了艺术的审美与市场性,在当今国际艺术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而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强,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通也会更加紧密,我们应当在文化互鉴互通的情况下守住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国写意油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论艺术里的精神[M].吕澎(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杨昭逸(1999-),男,江西新余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本科生,大学本科,油画专业,研究方向:具象写实油画。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