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明春
(山东省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患儿的骨结构发生连续性完全或者部分断裂,多发生于儿童,主要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承受能力、心智、自控能力不足,加上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直接增加骨折发生的风险性[1-2]。但大部分患儿存在活泼好动的特征,沟通难度较大,极易出现哭闹现象,直接提升临床治疗的困难程度,甚至增加医疗纠纷产生的几率。临床既往多采取手法闭合复位方式进行治疗,虽然取得过一定应用价值,但部分患儿复位后难以得到满意结果,需要尽早给予手术治疗[3-4]。手术、麻醉均属于应激现象,患儿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较低,遵医行为较差,可能无法配合治疗,因此选择有效护理干预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护理事业的完善发展,临床发现规范化流程护理效果显著,能够快速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保证患儿正常发育成长[5-6]。因此本文进行探究,遵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纳入的90例小儿骨折手术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探讨规范化流程护理运用于小儿骨折手术围术期的价值,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遵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纳入的90例小儿骨折手术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其中45例实施规范化流程护理作为观察组,另45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8.46±1.36)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8例,桡骨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7例,其他9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23±1.28)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0例,桡骨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8例,其他5例。2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7]:(1)实验对象的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及步骤,并签订同意书;(2)实验对象的基础信息完整,中途未退出研究者;(3)实验对象均符合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过影像学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1)实验前经检查显示肝肾疾病、先天性疾病、器官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全身性疾病者;(2)依从性较差,无法顺利完成研究者;(3)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2 方法: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流程护理。(1)入院后,对患儿骨折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观察并检查其骨折位置、伤口状况,并对其疼痛程度进行分级。(2)了解患儿的家庭状况,选择通俗易懂语言方式向其家属解释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及过程等,并发放宣传手册,介绍医院周边环境、先进医疗技术、丰富经验的医疗团队等,并主动安慰家属,耐心解答其疑问,减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3)创建疼痛管理小组,由护士、医生及麻醉师构成,讲解其家属疼痛评估的方式、麻醉药物的相关知识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并重点告知注意事项。同时评估患儿疼痛程度,制定针对性镇痛方案,并详细填写护理记录表,做好交接工作。(4)给予针对性饮食指导,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天营养均衡。同时协助患儿调整体位,考虑骨折位置选择合适、舒适的体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协助患儿进行各项检查,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提前做好术前准备,并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预防术后并发症。
3 观察指标:记录2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及住院时长,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VAS(视觉模拟)、PSO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临床症状积分、QOL(生活质量)评分,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比2组干预结果。(1)VAS评分[8]:0分无痛;0-3分轻微疼痛,可以忍受;4-6分疼痛明显并影响睡眠,尚可忍受;7-10分强烈疼痛感,难以忍受。(2)PSOI评分[9]:总分21分,0-5分睡眠质量很好;6-10分睡眠质量较好;11-15分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睡眠质量较差。(3)临床症状积分[10]:其中包含疼痛、肿胀、淤血、运动障碍,严格遵照严重程度记为0-3分,分数越高提示该症状严重程度越高。(4)QOL评分[11]:其中包含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总分60分,生活质量极差<20分,差20-30分,一般31-40分,较好41-50分,良好51-60分。(5)满意度:发放院内自制调查问卷,总分100分,超出80分满意,60-80分比较满意,不足60分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45×100.00%。
5 结果
5.1 对比2组手术相关状况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及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相关状况对比
5.2 2组干预前后VAS、PSOI评分对比: 干预前2组的VAS、PSOI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VAS、PSOI评分对比分)
5.3 2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对比:干预前2组的疼痛、肿胀、淤血、运动障碍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对比分)
5.4 2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对比:观察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见表4。
表4 2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对比(n,%)
5.5 2组干预前后QOL评分变化对比:干预前2组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及日常生活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对比2组干预前后QOL评分变化(分)
近年来,我国儿童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均是由撞伤、跌倒、摔伤等外力因素引起,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旦发生骨折后无法发挥出重塑能力,与成人骨折相比其治疗难度更大。另外儿童耐受能力较差,难以忍受剧烈的疼痛感,因此在检查及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部分患儿甚至出现哭闹、排斥等现象,无法积极配合治疗,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的困难程度[12-13]。另外骨折后患儿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若未能够尽早给予治疗,可能造成畸形,直接降低生活质量,因此选择有效干预至关重要。临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虽然能够快速改善病情,但难以获得满意结果,若能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病情快速康复,降低患儿痛苦[14-15]。
临床既往多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其中仅包含病情观察、口头宣教等方式,无法改善患儿的依从性,延长治疗时长,不利于早日康复。随后临床发现规范化流程护理效果更好,不仅安抚患儿情绪,同时获得家属配合,促进患儿快速恢复,减轻疼痛,为预后提供保障[16-17]。本文对此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及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的VAS、PSOI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的疼痛、肿胀、淤血、运动障碍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干预前2组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及日常生活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缩短住院时长,减轻疼痛,降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避免医疗纠纷,提升生活质量。规范化流程护理中包含入院评估、健康教育、疼痛管理、饮食及体位指导等方面,有效减轻患儿及其家属的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提升家属的认知能力,使其积极参与护理过程中,为患儿顺利完成治疗提供前提[18-19]。另外利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提升镇痛效果,同时向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步骤,减轻其对药物的排斥,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安抚患儿的情绪。术后给予饮食及体位指导,保证患儿每天营养均衡,提升自身抵抗能力,促进病情早日康复。因此规范化流程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20-22]。但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例如研究前制定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但最终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否合理仍有待商讨;另外研究对象数量较少,且研究时间较为短暂,因此临床可纳入更多研究对象,保证其多样性,同时延长研究时长,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有效性及精确性。
综上所述,规范化流程护理运用于小儿骨折手术围术期效果显著,能够快速减轻相关症状,减少治疗时长,降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提升生活质量,为预后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