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蕊 李冬梅
“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居民和业主们就有了‘主心骨。”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党委副书记张红云说,“居民遇到电器维修、管道漏水等问题直接找业委会,大家一起研究解决方案,共同施策,真正提升了居民生活满意度。”
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东城区620个小区全面推进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物业管理覆盖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三率”提升工作。在提升过程中,东城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新路径,推动党建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同联动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辖区居民生活品质,构建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格局。
“结对协作”提供专业支持
7月17日上午,东城区人民法院相关领导带队到东河沿社区的几个小区实地查看情况,与社区党组织书记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今年7月,东城区人民法院与和平里街道东河沿社区结成对子。在结对协作过程中,东城区人民法院积极发挥本单位资源和职能优势,为社区“三率”提升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下一步,区法院负责物业纠纷案件审理的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结对子,发挥党建联建作用,与社区共同研究和解决工作难题,推进‘三率目标任務的完成。同时,在社区推进各小区组建业委会(物管会)过程中,给予法律指导,使组建过程合法合规,对业委会(物管会)以及物业服务公司依法规范履职进行法律培训和指导,避免出现违法或乱作为、不作为的情况。”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小区数较多的和平里、东华门、东直门、永外、建国门5个街道58个社区,东城区开展“一局包一社区”特色行动,由58个委办局对口协作,负责提高“三率”工作,配合街道完成所属小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物业服务引入、党组织成立等各项工作。
在“一局包一社区”特色行动中,东城区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各委办局设置“结对协作工作小组”,包括1名处级牵头领导和2至3名工作人员。各委办局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研究提升社区“三率”工作,落实“一把手”领导责任制。班子成员要到对接社区一线调研,为社区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和合理化建议,及时调配精锐力量,挑选熟悉群众工作、具有重大活动经验和物业管理专业特长的干部,全力支持配合街道、社区各项工作,号召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红色物业”齐心解民忧
“群众有诉求,齐心来服务。”这是东城区永外街道居民送给“红色物业”的好评。“红色物业”成立一年多来,以党员为骨干,完善行业指导,多方联动,通力协作,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永外街道通过“党建+物业”模式,将永外地区物业行业特色党支部打造成为“红色物业”。党支部现有党员9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包含物业公司的管理层人员及水电工等专业维修人员。“红色物业”通过物业服务和社区治理提升,以点带面,形成了一套快速响应机制。
“您赶快来看看吧,这水排不痛快,还有点儿往上冒呢。”一天晚上10点,万家信诚物业公司物业人员接到5号楼一位业主的报修电话,反映家中厨房下水有返水现象。“红色物业”党支部书记吕新强听闻后,立刻组织维修人员赶到现场查看情况,用疏通工具稍作处理后发现效果仍不明显。结合工作经验和现场情况,维修人员判断是主下水管路不畅所致,需疏通5号楼的主下水管路。
第二天一大早,“红色物业”工作人员赵亮就带着维修工人查看主下水管路,发现3层以下的商业用房下水管路全部隐藏在吊顶内,不易维修。面对困难,抢修人员迅速改变维修方案,切开部分管路查看,发现管路内部有以前装修遗留的水泥和淤泥,堵塞严重,只能做更换处理。为了尽快解决居民家庭用水问题,抢修人员迅速购买所需材料,第一时间对堵塞严重的主下水管路进行更换。经过11个小时的连续奋战,5号楼主下水管路终于维修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