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渣男贴大字报侵犯隐私权吗

2020-08-09 08:45李扬
方圆 2020年13期
关键词:张洁婚恋

李扬

贴大字报?在现代社会,这听起来很少见的现象,却真的发生在两位白领之间。大龄女子希望通过婚恋网征婚,不料遇上了“渣男”隐瞒婚姻骗取感情,以为找到如意郎君的女子,瞬间变成了插足别人婚姻的“第三者”,一怒之下,她在公开场所散发资料怒揭男方隐瞒真情、骗取感情的行为,她的这种行为犯法吗?

2019年5月,上海市两级法院经过审理,给出了最终答案。

大龄女孩婚恋网上找到高管男

36岁的张洁,在上海市一家电商平台担任高级经理。与不少在大都市打拼的女子一样,她是典型的独立、能干、高学历的白领女孩。张洁的老家在江苏省的三线城市,2007年,她从上海某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已经27岁。踏进职场后,她的工作繁忙,下班和节假日还要经常抽时间充电,忙得无暇顾及交友和恋爱。等过了30岁,做了别人眼中的“白领、骨干和精英”,她才发现偌大的上海市,与她年龄、学历和地位相匹配的优质未婚男性资源似乎十分稀缺,难以遇到合意的人。

2016年春节后,为女儿的婚事非常着急的张洁父母决定驻扎上海,亲自催婚。为了帮助女儿找男友,他们甚至每天到上海的人民公园的相亲角,举着广告牌,亮出女儿的照片、学历证书和收入等信息,进行父母相亲。张洁长相端庄大方,条件很好,但因年龄偏大,父母亲在相亲角蹲了半个月,也没能有收获,有一次,有个离异单身的上海本地人表示了意向,张父如获至宝,硬要拉上女儿跟对方见面。张洁非常生气问:“你们这是要把我当包袱塞给随便什么人?!”父亲直言不讳说:“你早过了嫁人的年龄,找个离过婚的男人也不是不行。”父女俩为此大吵了一场,闹得不愉快。

为了避免父母天天在身边唠叨,张洁当着父母的面,在一家婚恋网注册了会员,力劝父母回了老家。在注册信息上,她将婚恋对象的条件限定为:对方的年龄在小2岁到大8岁之间,身高在175厘米到185厘米,学历本科以上,婚姻状况未婚,月薪2万以上,且已购房,无购车要求。

缴了婚恋网的年费后,她每天都能收一些信件,但各方面条件大体匹配的寥寥无几。个别相符的应征者,加了微信后,聊了几次,就发现话不投机,经常不在一个频道上。2016年7月29日晚,张洁再次点开了手机上的婚恋平台,一个网名“林中漫步”的征婚者发来信息,细看此人公开的资料,未婚男,38岁,身高180厘米,博士研究生,大型民企人力资源总监,爱好运动和写作,在上海有房有车,年薪80万以上。再看动态上发布的照片,背景是健身房,正在跑步机上做运动,是典型的优质男。张洁不由心动,她在“聊天”这一栏留了言,询问联系方式。

( 图片来源:CFP)

第二天晚上11时,“林中漫步”才回了信息说,“昨天加班到很晚,刚看见”。对方留下了微信号码。张洁加了好友,她屏蔽了朋友圈。不一会儿,“林中漫步”验证通过,“你好!”紧接着献了3束鲜花。张洁没有马上回应,她翻了翻对方的朋友圈,“林中漫步”所关注的话题大多数与职场有关,他还有个人的公众号,发布的原创文章切中时弊,见解独到,张洁感觉“林中漫步”比较有品位,只是有一点想不明白,这么优秀的男人,也是未婚?

通过微信聊天得知,“林中漫步”的实名叫周庆华,山东省济南市人,他在济南市做过两年的公务员。因不太适应机关刻板的工作模式,2008年辞职考到上海的某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2012年到现任职的公司工作时已经34岁。有过前女友,是同校的硕士研究生,因她执意去美国深造而分了手。失恋一度让他对婚恋比较抗拒,现在终于走出了心理阴影,想重新开始。

周庆华的一番解释,比较符合逻辑。张洁心想,他像是个重感情的人,才会因为伤心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投入新的恋爱,一定会很珍惜。这样的男人,反而更加有安全感。周庆华在微信上说,自己看了张洁的资料和照片,对她一见钟情。张洁决定与周庆华启动恋爱模式。

吃饭、喝茶、看电影和逛街,从此两人每个周末的约会都安排得满满的。周庆华谈吐不俗,风度翩翩,张洁和他在一起时,心情非常愉快。2016年9月25日,是星期天,也是张洁的生日。一大早,周庆华就手捧一大束玫瑰,专门开车赶来,要带张洁到他家,他亲自下厨为她庆生。张洁跟着周庆华来到浦东新区的住所,这是一套三居室的高层,装修风格简约又不失情趣。张洁参观了一番,却发现洗漱间有一支口红。张洁很疑惑,就问他:“你还用这个呀?”周庆华说:“哦,这是我妹妹来上海时落下的。”张洁知道周庆华还有一个妹妹,人在老家,顿时也就释然了。

周庆华很会讨张洁欢心,又有一手好厨艺,两人感情不断升温,不久便发生了关系。

意外怀孕男友变脸

此后不久,张洁发现自己怀孕了。这让她非常欣喜。她已到了36岁的大龄,终于可以做妈妈了。但她和男友相处时间短,对方愿意走进婚姻吗?再次约会见面时,张洁兴奋地把怀孕的消息告诉了男友,期待地问:“你打算怎么办呀?”周庆华先是一脸的错愕,继而又表示怀疑:“我们在一起时,难道不是在安全期内吗?”张洁想起,每次在一起时,周庆华都要问在不在安全期内。现在,面对男友的质疑,她解释安全期也不是绝对安全,有时候她的月事不很规律。周庆华变了脸色说:“不行,我根本没有思想准备,你尽快去医院做掉!”张洁不同意:“医生已经说了,我这个年龄,做人流会有不能再怀孕的风险”。周庆华愠怒道:“要么你是故意怀孕,要么你肚子里的孩子根本就不是我的。”

男友的态度和语言让张洁感到羞辱和愤怒,她怒气冲冲摔门离去。回到单身公寓后,她又有点不甘心,在微信上与周庆华理论。周庆华的态度有所好转,他承认自己不该口不择言,惹得张洁生气。然后转移话题,劝张洁不要相信医生的话,上海的医学条件非常好,不会那么夸张,做了一次人流以后就可能不怀孕了。还说他们之间的脾气性格需要一段时间磨合,不能因为怀孕就匆匆忙忙結婚。男友的一番话,言之凿凿,看似有点道理。张洁也缓和了语气说,自己已经老大不小了,她将来一定是称职的好妻子、好母亲。“我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能结婚呢?”但周庆华仍然坚持要她去做手术。

两人各执己见,之后,周庆华干脆避而不见。张洁没有办法,找到周庆华的公司。见女友找到了单位,周庆华顿时焉了,他把张洁哄出了单位,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会对她负责。但是,2016年12月,张洁出现晕厥、腹痛等症状,就医后,经B超检查确定,她此次怀孕是宫外孕,继续妊娠会有很大的风险,医生告知,必须尽快人工流产。闻此消息,张洁伤心落泪,周庆华则说:“这是天意,我们就不应当有这个孩子。”

2016年12月下旬,张洁在上海市妇幼保健医院做了宫外孕终止妊娠手术。此后,周庆华躲躲闪闪,推三阻四就是不肯和她见面。

2017年1月9日晚上,张洁打电话、发微信语音给周庆华,仍然没有信息反馈。于是,她坐地铁赶到了浦东新区,按响周庆华家的门铃,站在眼前的却是一位戴着金边圆框眼镜的女子,对方诧异地问:“你找谁?”“你是谁?”张洁反问。周庆华穿着家居服走了出来,满脸惊慌:“你,明天去单位再说吧。”见此情况,张洁断然表示要当场把话说清楚。戴眼镜的女人也转身问:“阿华,她是谁啊?”还熟门熟路地从鞋柜拿出一双拖鞋,示意张洁换鞋子,进来说话。

弄清事情的原委,张洁气愤不已。原来,这个戴眼镜的女人是周庆华的妻子黄玉。她是上海一所大学中外合办学院的副教授,2016年初到英国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当时刚刚回国。“我和阿华结婚8年多了,儿子在寄宿学校上小学一年级。”对于丈夫在婚恋网上冒充单身交友的事,黄玉当场予以严厉斥责。张洁还从黄玉的口中得知,周庆华是本科学历,在职期间,提升了研究生学历,没有硕士学位。

全身心投入的恋爱,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欺骗。交往期间,张洁还借给周庆华10万元给他老家的父母买房子。痛定思痛,张洁多次发短信给黄玉,要做个了断。黄玉对张洁的遭遇虽然同情,她表示考虑到儿子年幼,不能没有父亲,暂时不可能与丈夫离婚。“你如果愿意等着他,也由着你,但我容不得你们苟且。”张洁声明,她找周庆华做了断,是要清算双方的经济纠葛,周庆华还必须对宫外孕的事情给个说法。“这些事,你们谈,赔偿的事,不许动用夫妻共同财产。”黄玉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直到2017年6月,周庆华才向张洁出具了一张白条,承诺归还张洁10万元借款,另补偿精神损失费30万元。

怒揭隐私泄愤懑

周庆华将借款10万元还给张洁后,对补偿精神损失费的事只字不提。张洁认为,这是对方应该付出的代价。遂多次要求周庆华兑现承诺,周庆华却反咬一口说,你明知我有家室,故意勾引我,等我妻子的气消了,我自会找你算账。

2018年3月9日,周庆华去上班,看见公司走道玻璃墙上贴了数张大字报,“周庆华道德败坏,冒充单身上婚恋网骗财骗色。骗钱借钱不还,无耻无赖。人渣行为千夫所指。周庆华工作上假公济私,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利用出差厮混。骑驴找马,在休假期间不断面试其他公司,如此道德败坏,心术不正之人,在社会在企业都是害群之马”等,同时,在张贴的资料中还打印出微信聊天记录,张洁与周妻黄玉的短信对话内容。并把这些材料寄发给周庆华的公司领导。

大字报事件在公司掀起了轩然大波,公司领导当即找周庆华谈话,勒令他暂时停止工作,处理好个人事务再恢复工作。公司有员工上百人,把周庆华的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周庆华感到芒刺在背,他以张洁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为由,告到了法院,要求她赔礼道歉,支付精神抚慰金3万元。

法院开庭时,张洁答辩说,大字报的内容都是事实,如有虚假,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法律保护的是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由于本案周庆华已婚却在征婚网上觅友,并与张洁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男女交往虽属原告的隐私范畴,但其违背夫妻忠实义务,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有损社会群体利益。所以对原告该项隐私的保护应有所限制。故周庆华以张洁侵害其隐私权进而造成其名誉受损为由要求被告口头道歉,并支付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3万元,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2018年11月15日,法院一审判决駁回周庆文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周庆华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周庆华认为,张洁向其公司领导快递邮件并在其单位张贴系争书面材料,邮件及书面材料中公开了两人的聊天记录及双方之间的婚外情关系,侵犯了周庆华的隐私权。对此,法院认为,周庆华在已经结婚的情况下,仍以单身身份在婚恋网站征婚,从而结识了张洁,并发展、保持了一段婚外情关系,周庆华的行为有违社会交往的诚实信用原则,其对婚姻的不忠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及道德标准,应当受到批评与谴责。现在,周庆华主张的隐私均系其婚外情相关的信息,且张洁的邮寄与张贴行为的受众较为特定,范围不大,持续时间较短且已经停止,并未对周庆文造成严重损害后果。周庆华还提出张洁在书面材料中使用了侮辱性的词汇,捏造事实,侵害了周庆文的名誉权。对此,法院认为,首先,就周庆华所称“工作上假公济私……不断面试其他公司”该段内容系张洁捏造,在周庆华与张洁的聊天记录中,周庆华自述面试其他公司之事实,而名誉权中关于捏造事实的认定,并非要求行为人所言俱为绝对客观真实,若行为人所言系其有相当理由确信为真实之事实,亦不能据此认定其系捏造事实进而构成侵权。其次,张洁在寄发材料中的激烈言辞是否构成对周庆华的侮辱,对此,法院认为,这些材料系张洁谴责周庆华的不当行为并宣泄个人情感,材料中的词句并无异常过激之处,尚不构成对周庆华的侮辱。最后,关于损害结果,周庆华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确有名誉被损害的后果,即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社会评价有所降低。故周庆华提出张洁侵害其名誉权,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亦不予支持。

2019年5月29日,法院终审定,驳回周庆华上诉,维持原判。(本文涉案人员皆为化名)

个人隐私保护有法定的限度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隐私一般指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但需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的隐私均是我国民事法律上隐私权的保护客体。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不可能完全割裂个人的社会属性,而所谓的个人信息、私事或领域也就会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关涉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当个人隐私与公序良俗、社会公共利益甚至法律规定产生冲突时,就很可能不再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或其权利受到一定限制。周庆华已有家室,却以未婚单身的名义,面向诚意择偶的女性在网络上公开征婚,其行为显然属于蓄意欺骗他人,以满足个人私欲,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而受害者通过网络等形式,如实公开揭露其丑陋行径,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即使行为方式有所不当,但尚没有超出必要的限度,故而不构成侵权。

猜你喜欢
张洁婚恋
SERS activity of carbon nanotubes modified by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IQ Test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CL Sounds
-CK Sounds
南瓜小人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婚恋心理探秘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