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吾
由陶瓷文化作家王德安先生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馆长冯家红女士合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瓷博士”开课》,是一部青少年文史读物。它深入浅出,将官、哥、汝、定、均几大名窑,官窑瓷、民窑瓷、外销瓷各种概念,器型、釉色、纹饰的不同内涵,宋元、明清、民国现代的窑业传承,乃至瓷器烧造的体验、古瓷真伪的辨识、残瓷碎片的华丽转身,都讲述得趣味盎然,是一本开创性的青少年文史普及读物。
精心的教材编撰
陶瓷学博大精深,当今已成一门世界性显学。国内从业人员培训教材,已有冯先铭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分窑别系的专著更是不少。相对而言,像《“瓷博士”开课》这样的青少年读物则寥若晨星。
作者在选择范例时既注重代表性和典型性,更留意发掘能引发少年兒童兴趣的特殊性。例如开篇龙泉青瓷的故事,从上世纪外交使节所要的“雪拉同”讲起,引出因法国戏剧中有翠袖碧裙的女主角芳名“雪拉同”,追星族们便将绿若春水的中国龙泉青瓷也昵称“雪拉同”的佳话。这样以古今穿越、中外叠映、情节交错的方式演绎陶瓷史,小读者易懂也易记。又如第十三课说到明弘治青花露胎金鱼残片时,巧借少年儿童好奇的天性,边列举金鱼品种,边揭示金鱼起源,不经意间便将“露胎素烧”专业术语和堆塑及贴花不施釉工艺作了介绍,犹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还如,第十四课选外围十二开光弗拉芒国梅西林城盾徽纹康熙五彩大盘来印证“外销瓷上的中国元素”,也是着意安排的。在中国,十二即一昼夜时辰的等分,也是一年月份的常数。而这个数目在西方含义更多:耶稣有十二门徒,一打为十二只,一磅为十二两,一英尺等于十二英寸,风力最高为十二级,地震最烈定为十二级。采用这类承载着大量比较文化信息的器物作教具,能有效加强对明清外销瓷、纹章瓷、克拉克瓷的理解和记忆。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博古画院东方晓先生的装帧,也是匠心独具。封面用“陶博士”讲课卡通形象设计成青花盘主题纹饰,构思新颖;尾花和三期《瓷博士报》刊头的“瓷博士”又被人格化为戴博士帽的双耳罐,童趣十足。文图互补,相映生辉。
多彩的教学方式
以二十课安排的《“瓷博士”开课》,实为二十场读瓷活动,识瓷竞答,鉴瓷比赛。虽是虚拟空间,拿着书的小同学们都会有如身临其境。
(一)讲故事——寓教于乐
《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快乐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讲义针对瓷器人物纹饰素材大多取自民间传说、地方戏曲、茶坊话本因而故事性强的特点,结合嘉靖青花宋江题反诗盘、康熙水浒五彩人物盘、雍正粉彩西厢记人物盘以及青花康熙三国人物、金节梦虎、渭水投竿、刘海戏蟾、孙叔敖埋蛇等各个时期残片上的古典名著情节与神话传奇内容,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分说集串,深受小读者喜爱。
(二)玩瓷片——课外活动
作为文明的碎片、艺术的芯片、历史的底片,千百年来埋藏地下的瓷片不计其数。稍加留心,即可拾到。与博物馆、拍卖会、古玩市场的整器相比,瓷片无论是上手,还是研究、交流,都很方便。关键性的款识,甚至能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如第九课一块“辛酉科置”瓷片,便可把“三娘教子”“望子成龙”“连中三元”“一路连科”“独占鳌头”“蟾宫折桂”“青云直上”“高官厚禄”“殿前传胪”“冠上加官”“加官进爵”“飞黄腾达”等与科举文化相关的器物全都串起来。最后一课“残瓷碎片华丽转身”专门介绍几位各具特色的瓷片藏家:有装成册页的,有随形镶银的,有组屏悬挂的,还有别出心裁的瓷片工艺品。这些既可指导课后实习练眼,也能加深对古瓷的认知。
(三)留作业——启发思考
二十课上完,“瓷博士”联系“开篇”所介绍的鬼谷子下山、崔莺莺焚香、萧何月下追韩信、王怜怜百花亭会夫、尉迟恭单鞭救主等元代人物青花罐布置了两道“暑假作业”。其一:“元代是蒙古族人统治,元朝时蒙古人的统治非常严酷,人被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及南人,汉人被列为劣等民族,为什么元青花上表现的都是汉族人的英雄和汉族人的故事?”其二:“明代晚期瓷器上多有花草纹饰,画的是什么花什么草?”作业不仅温故知新,还有对窑里“金脸银花卉”瓷绘特色顺带点拨的延伸意义。诚如钱俊华先生《序言》所说:“这些既是古陶瓷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智力测验。”
三个教学环节中,共展示了104件包括素胎、色釉、彩绘(五彩、青花、斗彩、粉彩、珐琅彩)的整器,数百块囊括人物、山水、花鸟、图案、文字装饰的元、明、清瓷片,洋洋大观。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授受方式,效果绝不逊于新媒体的远程教育。
切实的教育理念
《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本书卷首语“请跟着我在陶瓷文化中探路揭谜”开宗明义:通过陶瓷文化的传承,以文化人。
一是“和合”育德。
第十二课以明宪宗朱见深《一团和气》为粉本绘制的嘉靖青花碗底残片为话题,结合香港天民楼藏万历和合二仙盘与康熙才媛画扇盘,讲述了晚清名臣曾国藩用“和为贵”题扇平息其衡州乡亲无谓纷争的轶事。“和”是儒家涵养自身胸次、修持日常言行、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之一,是“谐”的前提与保障。《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从小进行“和谐”教育,能在人生起点上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具备全局观。
二是“读海”育智。
瓷器上的“海”,既指现实的海域,也是知识的海洋。第九课宣德青花炉上的“寿山福海”,嘉靖青花罐上的“八仙过海”,康熙斗彩葵口花盆上的“海屋添筹”,都是跨界说“海”。民间历来有“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之说,故此讲又与十九课中的“龙行于瓷”潜通暗合,还能把散见于各章的元青花龙纹扁壶、永乐青花翼龙出海罐、正德青花五龙穿莲盘、隆庆青花蟠螭碗、万历红地黄彩闹海龙罐、雍正青花釉里红天球瓶等串起来,最后以雍正青花鱼龙曼衍盘上的鱼化龙揭示龙概念产生的原委和华夏先民以龙为图腾的缘起。这样左右逢源,旁征博引,真称得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三是“蹴鞠”育体。
第二课万历斗彩和崇祯青花蹴鞠婴戏图残片是健身教育的好课题,也是研究体育文化的珍贵资料,还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佳实例。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上向世界正式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并确认山东淄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期间,布拉特再次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临淄是足球的故乡。不仅是你们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是所有喜欢足球、喜欢世界杯的人的骄傲。”为佐证此事,作者列举了最早记录蹴鞠的《战国策》《史记》等文档和魏武帝曹操喜看踢球逸事,唐人康骈《剧谈录》记军营外路旁农家少女飞腿接球射球奇闻,以及明代胡元绘《宋太祖蹴鞠图》。梁启超先生有“少年强则国强”箴言,普及教育,体育是不能遗忘的角落。
四是“四爱”育美。
天有春夏秋冬四季,地分东南西北四方。仰观俯察的应律习惯,促成了瓷绘“四爱”题材的创意。元明清大同小异,都是将王羲之爱鹅、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苏东坡爱砚、米元章爱石、俞伯牙爱琴等按四季抽样集合,分组绘画,以弘扬高洁、文雅、清正的美,寄托理想、情操、精神追求。《庄子·知北游》在阐述道家美学时说过一句震古烁今的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编著者深谙无言之美,妙处只需瓷上纹饰自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不言而喻,借论瓷绘解读促进下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为了使国家教育方针从一个方面得以贯彻落实。
老子《道德经》:“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为少年儿童启蒙教育尽心竭力的饱学之士,《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有口皆碑。普及陶瓷文化的《“瓷博士”开课》做的正是这样一项以小见大、例小义宏、事小境阔的奠基工程。苦心孤诣,令人钦佩。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我期待有更多此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青少年读物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