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松 许佳
摘 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想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共同构成,其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整个体系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内在逻辑、课程与技能证书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编制等方面展开研究,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不断递进的逻辑关系构建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1+X”证书制度
项目基金:本文系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8jyxm1285)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生产实践领域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本地区建筑装饰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有关的装饰工程的规划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效果图绘制、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知识和技能,面向建筑装饰装修公司、环境艺术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公司、监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从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服务、施工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从人才目标的设定可以看出,技能培养是人才培养合格与否的关键所在。而突出技能培养,关键在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按照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组织开展相应教学活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部分构成,这其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便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概述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是将实践教学任务中有关实习实训、专题设计实训、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训、互联网+创新创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通过整合,按照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和技能标准,从专业基础技能、核心专业技能、专业提升与拓展技能等不断递进、循序渐进的脉络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完整流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专业所具备的、相对完整的、系统性的知识与技能体系。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非独立开设的各门课程的实践课时教学内容;另一部分(主要的部分)是职业实践环节课程平台中独立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专业课程实践、专业岗位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实践主要包括:建筑制图实训、建筑装饰表现技法实训、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实训和专业岗位实践(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目的均在于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机融合。
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一)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以“够用”为准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是:了解行业法律法规和技术发展动态,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以及文化审美趋势变化等;要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必须合理地设置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准则,理论最终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所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也需要改变传统的长篇累牍的理论教学模式,应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来安排课程内容和理论教学课时比例,理实一体化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绝对的比例,且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理论课时应低于40%。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均应体现以实践环节教学为中心的线索,各模块侧重虽有不同,但相互联系。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方向理论教学学时只能控制在40%左右,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课时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二)构建“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要以“递进式”的能力要求为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依据,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技能、核心专业技能、专业提升与拓展技能三大模块构建。专业基础技能主要为基础性的软件操作或模型制作,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Auto cad制图基础、3ds max建筑效果图制作等)操作、模型制作类课程;核心专业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包括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效果图表现、建筑装饰施工工艺与材料、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工程实务、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提升与拓展技能强调综合实践性,注重技能提升与拓展,包括建筑装饰表现综合实训、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综合实训、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跟岗实习和专业顶岗实习等,构建符合三大模块要求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三) 探索“1+X”证书制度
2019年4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的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引导职业教育院校积极投入到“1+X”证书试点工作当中,未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都应将反映学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学历证书和反映职业活动及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1+X”证书制度是早期的“双证书”教育升级版,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的重要部署和重大创新。在首批试点的5个职业技能领域中,“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值得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关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结合“1+X”证书制度综合考虑,要积极探索与行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对照企业真实岗位和岗位群,改革专业课程内容,使部分课程既符合学历证书教学计划安排也兼容专业技能证书培训考核功能,在课程的标准、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师资培训、课程考核与技能等级证书考评等环节深入开展研究。如将建筑设计软件基础、建筑装饰工程识图与制图、建筑装饰工程管理实务等与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调整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标准和培训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将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和专业技能培训内容融合。
(四)合理设置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大纲与一般的课程教学大纲作用是一致的,也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指导各门具体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具体指导性文件,专业实践教学大纲中需设定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分解实践教学任务、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并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标准等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实训教学大纲是实训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制订须遵循以下原则:
1.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设计、施工技术等时刻都在变化,更新换代,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必然要适时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制订要树立动态调整观念,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实践教学大纲。应根据专业发展的动态,结合三年一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每年一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微调的实际要求,吸收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成果,及时更新专业实践教学大纲,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2.符合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的原则。建筑裝饰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形成的典型工作任务有设计、施工、质检、装饰营销等,实践教学大纲的设计应结合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符合实践教学所具备基本素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实现基础性、技能性、创新性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的要求。
3.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编制符合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性的原则。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设定、时间安排、各实践环节之间衔接,研究其中的逻辑关系,充分发挥各实践环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4.树立“三全育人”思想,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实践环节教学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最能体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要求的。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编制过程中要将“三全育人”思想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如基础技能训练中渗透人文知识素养、专项技能训练中融入行业行为规范、综合技能训练中注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运行保障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要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真正落地,还需要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保障。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包含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秩序管理和制度规范管理等;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括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设施完备、设备先进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充足的实践教学经费以及专业特色教学环境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中重点需要提出的是有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其他的保障体系要求比较容易达到,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四、结语
总之,构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是凭空的想象,应深入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基础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内容逻辑体系、课程与技能证书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编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形成以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为主体,构建以专业基础技能、核心专业技能、专业提升与拓展技能等层次递进、内涵丰富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J].才智,2019(17):182-183.
[2]邢艳春.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0):296.
[3]周宇.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技能开发,2013(20):71-72.
[4]吴蔚.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08-109.
[5]马吉福.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275.
[6]马东.关于构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探讨[J].湘潮(下半月),2012(1):126.
[7]于晶晶,裴会芳.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美术大观,2018(11):138-139.
作者简介:刘咏松,硕士,安徽新闻出版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
许佳,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