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莉 李宗民
摘 要:目的:探讨PBL联合CBL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级100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为此研究对象,均分为两个班级,对照班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采用传统的LBL教学,学生在教室听老师授课。观察班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行PBL联合CBL的教学。对比两班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班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成绩(P<0.05),观察班的教学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班教学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实施PBL联合CBL教学打破了传统LBL教学的刻板,更有新意,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临床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PBL;CBL;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属于单招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加上康复治疗技术对于学生来说属于新的未知领域的学科,以前接触较少,传统教学法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学生对该专业的课程学习兴趣不浓。此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使用着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室学习知识,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多数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理解,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相对薄弱,理论与实践没有结合。所以,改变了一下教学模式,将PBL联合CBL一起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将来早日适应临床康复工作奠定基础。此次研究就选取该院2017级100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探讨PBL联合CBL教学的教学意义[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随机选取10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班,即对照班和观察班,每组50名,其中对照班男性7名,女性43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9±3.4)岁;观察班男性8名,女性42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2±3.18)岁。两个班级的学生都自愿参与此次调研,已经本人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班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齡、所修课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教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临床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技术中“脑卒中患者的作业疗法”进行教学研究。对照班的50人接受传统的LBL教学,在教室向学生讲解知识和实践操作手法,之后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观察班的学生先进行第一课时的传统LBL教学,再采取PBL联合CBL教学模式进行第二、三课时。老师需要在课前依据教学大纲整理教学时所需的资料,备课充分是老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利用实际病例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快深入思考。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找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利用网络、图书馆资料等收集更多相关资料,在探索问题的同时逐渐扩充自身的知识。在课堂上围绕康复科经典病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阐述此病的功能障碍及评估手段等,阐述之后学生现场进行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学生自主找寻脑卒中功能障碍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准确判断,予以确定,做出正确诊断,提出合理疗法,进行演示汇报工作[1]。
1.3 评价标准
根据学生成绩和学生对教学情况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满意: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显著提升,师生互动明显增多。基本满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有所提高,师生互动增多。不满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没有提升,知识储备未扩充,师生互动一般[2]。教学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检测教改前后数据,其中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表示为(n%),作X2检验,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班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观察班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班64.81%,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班学生学习成绩
观察班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属于高职单招,由于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加之学习习惯不良,对专业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康复工作中操作技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想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与疾病康复相结合是一个的难题。传统LBL教学不能解决此难题,需要创新PBL联合CBL新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3]。
PBL教学法是从问题出发,通过小组教学方法把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指导教学串联起来。CBL教学法也是案例教学,从临床典型病例中选取适合的案例,因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需要老师提前进行充分准备,学生们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老师一起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PBL与CBL既相似又相异,PBL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而CBL的特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当PBL联合CBL教学时,学生通过逐步对案例进行分析,全面掌握疾病的发生、评估、治疗和转归,更益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应该选取学生最近所学知识相关病例进行探讨,可以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顺利进行深入研究。第二,案例的难度选择应该适宜。第三,设置问题应该由浅至深,逐层过渡,还可根据病因等设置问题。
综上所述,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方面,使用PBL联合CBL的双轨制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LBL教学的不足,课程不再枯燥乏味,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兴趣并参与研究讨论中,令师生互动增多,关系更融洽,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帮助,使学生提前适应未来将面对的临床实践工作,也为培养康复医学人才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雪,董静,陈述,于庆.康复医学选修课教学中PBL和CBL融合模式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6):133134.
[2]李睿,彭静文,肖灵君,伍少玲,庄志强,燕铁斌.基于网络环境的双轨制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06):718720.
[3]招少枫,何怀,昝云强,李莉.康复医学选修课教学中PBL和CBL融合模式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