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行 吕俊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生对1+X制度下就业形势的理解普遍较为肤浅的问题,提出一条与1+X制度相适应的高职就业创业教育实践路径,以精准育才与全面育人相结合的思路为指导,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机器人专业为例,着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1+X证书制度;就业创业教育;机器人专业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0-0129-03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hallow understanding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1+X sys-tem, a practical path of vocational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1+X system is put forward. Guidedby the idea of Precise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taking the robotics major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it is intended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quality and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X certificate system;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obotics major
1 前言
随着中美等大国之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尤其是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日益严峻。一方面是国内实用型、技术型的人才缺口日渐突出,另一方面则是高职毕业生职业综合能力平均水平较低,而高职毕业生中还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就业稳定性不高的现象。
2 1+X证书制度与高职生就业
针对这一问题,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将启动1+X证书制度(简称1+X制度)的人才培养制度试点工作[1]。1+X制度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平台,既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励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也帮助行业企业更加高效地遴选人才。
2020年1月,国家X证书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已设立X证书共90项,其中机器人专业类共四项,工业网络等相关专业类共八项。这一新形势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研究和建立配套的新型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学生从入学起就开始量身订立以就业创业为目的的学习计划。并通过在学生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一条长期密切的沟通渠道,一方面及时向学生传达行业企业用工对技能证书的最新要求以及证书考核内容的更新动态等信息,另一方面也要把学生在技术和工作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反馈给企业,从而有效改善高职生就业困境,帮助高职生实现“精准”就业。
高职生作为1+X制度的主要实施对象,目前对这一新制度的理解普遍较为片面。1+X制度推行的目的不仅是通过证书考核来鉴定学生技能水平,帮助学生找工作,还包括:
1)制定科学的鉴定方法,建立一套规范可信的、未来能与国际人才市场全面接轨的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体系;
2)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多套由不同等级、不同类别证书搭配组成的证书套餐,为高职生提供综合性更强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解决当前高职教育质量不能满足行业企业需求,高职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力总体不足的问题;
3)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X证书)放在同等地位,打破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间的壁垒,建立完善的学分银行制度,实现学分互换、学历互认,为企业技术人员实现终身学习提供规范平台。
因此,在1+X制度下,建立行之有效的高职就业创业教育配套实施方案,有助于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为何学、学哪些、怎么选这三个问题,有助于指导学生准确地选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套餐为目标,科学地订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与国际化发展形势相适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精准育才”与“全面育人”相结合。
3 国内研究现状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永民和徐文媛[2]提出一种以对接学生特点、对接专业特色和对接行业企业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对接式教育理念,通过积极发挥专业社团及第二课堂的作用、将企业培训和企业管理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等方式,实现高职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从理论灌输型向活动引领型转变,从而极大地增强就业与创业教育效果。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舒杨[3]深入分析了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具化、功利化以及悬浮化现实困囿的表现和原因,并通过科学确立各主体的责任和职能来构建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體系。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谭敏[4]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历年就业数据,得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超过本科毕业生,并提出更多覆盖农村和社会中下层青年群体,强化职业准入门槛以形成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比较优势等,强化高职就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促进作用的合理建议。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赵桂茹[5]从深化校企融合的各个层面出发,探讨以聘任行业专家、技术骨干作为高职生就业导师,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提升毕业生就业与创业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高职教育1+X制度试点工作的展开,目前各高职院校与行业专家已积极开展探索1+X制的实施方法以及革新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相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志群、孙钰林等[6]从分析世界技能大赛试题的特点入手,论证在“1+X”技能考试设计中采用真实性评价设计策略,全面理解当代社会“技能”的含义,关注考生行动能力,并借鉴能力测评理论来开发高质量情境性考试题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吴南中、夏海鹰[7]深度剖析了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论述X证书开发的运行模式与质量保证的需求,梳理X证书开发的基本流程。
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局与威海职业学院的邵名果、李传伟[8]提出在1+X制度下,按照实理、实训、实战、实习四个维度构建“四实”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检验各高职院校实施1+X制度后的实际育人效果。
上述国内专家的研究主要对高职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如何依托政策红利进行就业路径规划,但因为缺乏全国性的制度平台作为支撑,对高职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的研究还有待深化。而1+X制度作为新生事物,其相关研究则主要集中在1+X制度体系的建设和证书开发、1+X制度培养方案和专业课改革等方面,而对1+X制度下高职就业与创业教育应如何改革与建设则涉及较少。
4 国外研究现状
德国模式相关研究 在德国,就业教育一般以行业企业与政府劳动部门为主导,主要以学徒培训等形式开展。德国近年来青年就业态势一直保持良好,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被认为是主因。Baethge M和Wolter A[9]则通过对比分析2010年新签学徒合同中初中肄业、具有初中毕业证和具有高中毕业证人数的百分比,以及1980—2012年间德国第二与第三产业中雇员与学徒人数分布等数据,认为德国劳动力上升的大趋势将继续下去,未来低素质青年与职业教育的结合以及劳动力市场将比过去更加不稳定。Graf L和Fortwengel等人[10]则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本国学生还是国际学生,对德国双元制课程计划的兴趣都日趋浓厚,基于工作的高等教育项目正在展现其独特的吸引力并开始迅速扩张。这种双元制课程的国际化对增加学生就业流动性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澳洲模式相关研究 在澳洲,就业教育以TAFF教育与培训的形式开展。这种模式能够引起世界瞩目,应归功于其逐渐成熟和完善的国家培训框架。这一培训框架不仅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考核与证书等级体系,打通了职业教育、岗位培训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壁垒,还为办学机构提供了一套统一的高质量标准。TAFF教育的培训标准则以行业企业为主导,围绕国家产业布局的变化、企业的转型升级、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等定期更新。澳洲的TAFF教育可以说是职业教育体系化以及行业企业与院校等培训机构合作的典范。
Tunny G[11]通过建立TAFE学生毕业后第二年就业与失业的概率模型,研究发现非英语口语背景和残疾学生的就业率显著低于其他学生,而成熟的学徒和受训者则较难陷入就业失利的困境,信息科学类专业的就业机会更倾向于高学历者,所以此类专业的TAFE毕业生就业率相对更低。
Smith E[12]则通过采访年轻人、他们的TAFE教师、父母和雇主,对年轻人在全职工作的第一年进行了定性研究,论证了学习机会在职业选择和随后的工作满意度中的重要性。
从以上专家的研究可以看出,在这两个国家,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地位较高,就业率也极高,正是其职教体系和理念能够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一种直接体现。
5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就业创业教育实践路径规划
随着浙江省“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制试点工作全面实施,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专门组织设立工业机器人创新技术与教学研究团队,重点对1+X制度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X证书开发与考核以及行业企业合作办学进行深入研究。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学院进一步以机器人专业为突破口,对与1+X制度相融合的高职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展开规划和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步。
1+X制度下高职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如图1所示,通过搜集记录学生个体的不同就业需求,设计一套精准落实到学生个体的,包含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教育方案:充分研究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以及1+X制度试行方案,在各年级学生特别是2020级新生中开展框架性的职业规划教育,并指导以不同行业企业为就业目标的学生制定精准化X证书学习套餐;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来兑换X证书,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将校企长期沟通机制具体落实到学生个体培养层次,并把行业企业对各项X证书的真实评价及时反馈给在校生,帮助学生根据就业意愿修正学习计划;通过组织往届毕业生传授经验、短期实习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与相关类别X证书配套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和职业心理与道德教育。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从学生课堂体验以及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长期影响这两个方面对方案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启动“双库”建设,即建设行业企业需求信息库和学生跟踪档案库 依托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大数据校园计划,调查区分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企业(机器人本体生产、系统集成和操作应用等)并筛选优质企业(表1),研究各企业历年的人才招聘需求,搜集它们对X证书的最新需求以及行业发展动态,建立行业企業需求信息库。并以机器人专业方向的在校生为对象,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积累典型案例,建立学生跟踪档案库。
探索高职就业创业教育模式由量产型向综合定制型转变,实现精准育才与全面育人相结合 依托“双库”建设,根据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与岗位特点,着重培养学生获得企业和市场急需的职业能力,为被企业提前相中的优秀学生提供综合定制型就业培养方案,兼顾岗位技能训练和包括职业安全与健康、职业心理与道德等在内的职业综合素养提升。
6 總结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紧跟国家1+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步伐,从2019年开始对高职就业创业教育在1+X证书制度下的实践路径开展相关规划,以机器人专业为突破口,将高职就业与创业教育改革有机地融入1+X制度试点工作过程中,并对1+X制度下高职生就业创业情况开展跟踪调查,积累对指导学生在1+X制度下迅速提高就业竞争力与创业综合能力的相关教学实践经验,为切实提升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以及未来形成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坚,罗尧成.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初步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5-8.
[2]张永民,徐文媛.论“对接式教育”在高职“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35):120-121.
[3]舒杨.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成因及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6(29):49-53.
[4]谭敏.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4):92-99.
[5]赵桂茹.深化校企融合提升高职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J].高教学刊,2019(25):37-38,41.
[6]赵志群,孙钰林,罗喜娜.“1+X”证书制度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的挑战:世界技能大赛试题的启发[J].中国电化教育,2020(2):8-14.
[7]吴南中,夏海鹰.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的基本流程及其质量保证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9(24):26-32.
[8]邵名果,李传伟.基于1+X证书制度的“四实”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12-16.
[9]Baethge M , Wolter A . The German skill formation model in transition: from dual system of VET to highereducation?[J].Journal for Labour Market Research,2015(2):97-112.
[10]Graf L, Powell J W J, Fortwengel J. et al. Inte-gra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in Work-Based Higher Education-The Case of Germany[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7(2):156-169.
[11]Tunny G. Field of Study and Employment Outcomes: An Analysis of Tafe Graduates[J].Australian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004(2):29-39.
[12]Smith E. The Place of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Full-Time Work[J].Au-stralian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001(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