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日殖民时期大连港口建设探析(1898—1945)

2020-08-06 08:29张智超
兰台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连港

张智超

摘 要 1898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包括大连港在内的旅大地区开始沦为沙俄的租借地。侵吞大连港后开始对其不断地建设和完竣,以便进行殖民掠夺,列强对港口的争夺从未付之阙如。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获胜后接管大连港,拘囿于掠夺东北丰富的资源和大力发展殖民贸易,开始大举建设大连港,实施一系列政策制度,开启了港口和城市的近代化征程。但无论是俄占时期还是日据时代,大连港都成为殖民掠夺、资本输出的工具,不啻为其“国中之国”的象征。认清历史呈现的不同面相,以史为鉴,方为根蒂。

关键词 俄日时期 大连港 租借地 港口建设 殖民侵略

Abstract In 1898, tsarist Russia forced the Qing government to sign the Sino-Russian Treaty of Land Lease in Dalian and Lvshun, and the Dalian and Lvshun area including Dalian Port began to become the leased land of tsarist Russia. After the annexation of Dalian Port, Russia began to build and complete it continuously for the purpose of colonial plunder. In 1905, Japan took over Dalian Port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Japanese-Russian war. Aiming to plunder the rich resources of Northeast China and vigorously develop colonial trade, Japan began to build Dalian Port in a large scale,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systems, and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ort and city. However, in both Russian occupation and Japanese occupation, Dalian Port became a tool of colonial plunder and capital export, as well as a symbol of its "country within a country".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history and take history as a mirror.

Keyword Russian-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Dalian Port; leased land; port construction; colonial invasion

大连港作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其发展轨迹可追溯到晚清时期,“光绪年间,满清政府为加强海防,将旅顺港、大连港建设为重要军港”[1]5。甲午战后随着危机的深化,开始了俄据大连港的七年建设时期,大连港初现雏形。1905年,日俄战争落下帷幕,日本为“与俄国、清政府交涉事宜及整理军事情报等工作”[2]93,在1906年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加强对华的贸易掠夺。日占时期,日本奉行“大连中心主义”政策,港口建设规模不断拓展,吞吐量猛增,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国际化商港。1931年后,日本侵略东三省,开始疯狂地掠夺战略资源和商品、资本输出,港口设施迫切需要扩大。太平洋战争后,日本失去海上贸易主导权,海运逐渐衰落,陆路运输又重新焕发生机,港口地位遂逐渐下降。1945年8月,日本宣告投降,日据时期的殖民統治宣告结束。缘此,本文试图从港口建设视角梳理、研究俄日殖民时期的大连港,揭示列强在建设港口的背后实质是推行其殖民统治,攫取经济利益。

一、俄据时期大连港的开辟

甲午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沙俄企图在远东地区攫取不冻港,夺取经济利益,最终选定大连港。大连港口独一无二的优势使得沙俄进行了初步的建设。从近代化视域下观之,沙俄对大连港的建设客观上迎合了近代化的浪潮,带动了港口贸易的兴起。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大连港成为俄国的租借地,是其殖民统治的桥头堡,在兴建的背后是赤裸裸的资源掠夺和资本输出。

1.沙俄制定了“以旅顺作为东方经营的策源地,与之相对,在大连湾内,新设一个连接欧亚大陆的一大商港,以此确立在‘满洲经营的基础”的方针[3]16。常年不冻、水深港阔、腹地广阔,这是其独特之处所在。1899年8月,沙皇饬令建立达里尼自由港,标志着自由港制度的实行,随后转入港口建设实施阶段。一期工程总体布局是“建设一个连接东北与海参崴的示范性大商港”[1]103。方案由俄国工程师沙哈罗夫编制,设计的目的是满足新兴城市发展需求,转移国内港口压力。开港初期就进行了客货运输,大连港主要以进口为主,包括建材、日用品和食品等。至1902年底,一期工程宣告完工开港使用,港口基本具备了正常贸易的要求,标志着商港初步建成。1904年兴建二期工程,囿于日俄战事,后期工程陷入瘫痪。在七年的殖民统治中,实际建设时间较短,港口初步建成。

2.沙俄建设主要从港口基础设施入手。在一期建设工程中,共建成甲码头、一码头和二码头三座货运码头。三座码头合计长度为两千米,可同时允许千吨级船舶十艘停靠,拥有各种配套设施。防坡堤是沙俄政府为使船舶停靠更加安全,考虑修建了怀抱码头的防坡堤。分为东、北两座,东防坡堤长三百米,由南向北深入海中,但工程仅完成一半。沙俄在两期工程中兴建了相应的配套辅助措施,如为了方便运输,沙俄在车站与码头之间修建数十公里的铁路,用修筑港口的剩余材料修建港口通向市区的公路,沙俄政府在工程中同时攫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俄国依靠铁路和海参威港有效垄断了东北的广阔经济腹地”[4],沙俄殖民者使大连由一个蛮荒的小村庄开始步入港口城市的发展路径,客观上促进了商港的初步发展,带动了城市的近代化。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商港的建设是由无数苦难的劳动力用生命铸造的,资金和土地也是资本的掠夺,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泪。

二、沙俄建设大连港原因初探

沙俄占领港口后,对港口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其深层缘由要引起重视。沙俄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侵略扩张的重点首先在欧洲,但是沙俄无法与强敌英法抗衡。俄国为了拓展国外贸易市场,将侵略矛头指向远东,实施所谓的“远东政策”,占领旅大、侵占大连港、控制远东商品市场、垄断海外贸易成为其精心策划的迷局。沙俄采取了“三步走”战略。

1.通过控制大连港,进而控制以港口为中心的东北广阔的腹地,这不但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的是便于掠夺东北丰富的资源和商品倾销。为了获得更大规模侵略利益,沙俄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得了铁路修筑权,这样铁路成为港口与腹地联结的纽带,达到其侵略的终极目的。

2.拥有大连港也就可以控制海上运输,港口是不同地域进行商品贸易运输周转的重要通道。东北地区的商品货物大多在港口集散,所以控制大连港对于沙俄东北的对外运输至关重要。沙俄在推行殖民统治期间,对港口进行大量的投资建设,保持大连港自由贸易港地位,控制航运从而攫取了最大利益。

3.沙俄占有大连港趁机控制海关。沙俄依靠强权,在大连横征暴敛夺取征税权,从中牟取巨额暴利。沙俄与清政府谈判租地问题时,也曾声明“租界内收税理民,仍归中国自主”[5]33。但是沙俄占领大连后依然把持控制,不予理会。沙俄征税种类多,税额巨大,给大连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赋税负担。海关是港口的门户,大连开埠通商,中国依照法理而言在大连港设置海关。依照正常的法理章程,中国享有征收关税权力,但是迫于沙俄的强权和摄于外交压力,使得大连海关名不副实。沙俄对港口建设的终极目的不过是利用港口的优势,掠夺丰富的矿产资源,便于其资本输出,剥削东北人民,其侵略目的昭然若揭。

三、日占时代大连港口建设的延展

“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坚持中立政策,是为避免直接卷入日俄冲突”[6]22,在国家主权尚不能完全独立之下,此乃无奈之举。但后来战争恶化危害中国根本利益时,清政府依然保持中立态度。“实际上就损害了国家主权特别是作为受害国应有的权利,为事态发展埋下隐患”[6]23。日本殖民当局蓄谋已久,认为“大连港作满蒙之大门,为开拓帝国的光辉未来,正担负重要使命”[7]186。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强敌沙俄,以南满铁路为运输通道,建立了在东北的长期殖民统治,控制港口腹地的商品流通,企图实现在东北的巨大贸易利益。1907年,日本确立“中心主义”政策,实行俄占时期自由贸易港制度,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大连港的经济地位急剧蹿升,货物吞吐量扩大三倍,成为吞吐量达到近六百余万吨的名副其实的大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满铁进一步建设大连港,维持东北的贸易中心地位。“七七事变”后,侵华战争愈演愈烈,面对“货船停在海上不能卸货问题”[8]27,日本改变港口发展方向,大连港成为进口大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航海运输能力下降,逐渐丧失治海权,海上贸易逐渐衰落,大批货物逐渐采用陆路运输,港口开始走向衰败。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呈现秋风扫落叶之势,日本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日本殖民大连港四十余年的历史宣告结束,至此大连港迎来新的历史时期。回忆往昔,人口的增加无疑是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诱因之一。大连建设之初还是一片渔村,不到8000余人,到1943年大连城市人口激增至826907人[9]155,日据时代结束时,大连城市人口仍然高达70万人[9]155。可见人口的增长对城市的推动力之强。

1906年,日本设立满铁,专项负责东北的各项事务。日俄战争中大连港遭到重创,沙俄撤退前将所有桥梁炸毁,所有的战略物资统统掳走,大连港的港口功能丧失殆尽。日本殖民初期開始重建大连港。

1.建设初期,着眼于为殖民统治服务。日本占领大连港后,推行“大陆政策”,出台两个建港计划,1908年出台《大连筑港计划案》,其中筑港工程包括了防坡堤、码头等多项内容。码头建造工程方面,1910年5月,开始修建第四码头和丙码头。第四码头扩大1700米,建设面积约七万坪,耗资三百余万日元,1920年底完工。为了方便船舶自由停靠,货物装卸码头,在东部修建了第二码头,用时两年,1920年竣工,填筑地面积四千余坪,投资两百万日元。修建甘井子工程,目的是便于运输煤炭,该工程于1926年开始施工,于1930年竣工,历时四年建设码头长为三百余米,宽四十余米,使用了近代机械化设备,堪称当时国内最为发达的煤炭港口,防坡堤建造工程。东防坡堤工程于1907年启动,长四百余米,宽十米,于1912年竣工,历时四年,投资六十余万日元。1907年又陆续修建西、北防坡堤。防坡堤建设使水面面积扩大,是港口建设的基本构成部分,有利于各种船舶自由进入港口,提供安全保障。后又修建船坞厂工程,由混凝土构造,基石为钢砖石,极为耐固。日本还在港口内修建填海造陆工程,从1930年开始施工建设,历时八年完工,填海面积12万坪,投资总额75万日元,另外日本还对仓库、道路、桥梁、运输、排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施工建设。

2.扩张期,维护港口贸易中心地位发展建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为了应对战时,关东军积极筹备物资和军用设备。日本各界加大了对大连港的财政支持,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负担。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且港口优势突出,交通网络发达,面向广大的东北市场,吸引了诸多日本资本家来华办厂。日本于是对工业码头进行了扩建,兴建了甘井子石油工程、黑嘴子码头工程等。满铁经营大连港期间码头的扩建计划迅速实施,投资数额巨大,建设工艺水平较高但工期较短,兴建了近代化的港口配套服务设施。日本利用港口进行商业垄断,“大连港集中表现于商品和资本输出”[10]。经过多年经营建设,到1930年,大连码头的货物堆栈75处,可容50万吨货物[11]431。

3.衰落期,战时应急的建设。日本兴建大连港的初衷是掠夺原材料和生产资源,随着日本全面侵華,物资需求量急剧膨胀,日本经大连港不断进口大量战略物资。但是港口的吞吐能力有限,相应的配套设施严重短缺,满铁开始改变大连港规划,由出口港转为进口港。1938年7月,满铁规划港口扩建,“决定建设渔港码头、突堤码头、修建防坡堤等”[5]。1940年,“设立了改造事务所,主要负责相关附带设施的建设”[12]。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战况恶化,财政陷入困境,在建工程近乎瘫痪”[13]。

满铁经营大连港40余载,在建设初期展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使大连港超越营口港成为东北第一大港口。依托大连港广阔的经济腹地,东北贸易开始与国际贸易接轨,转口贸易发展繁荣,便于日本掠夺经济资源和资本输出。“九一八事变”后,大连港迎来了发展期,日本为把东北建设成为对华大本营,维护港口的垄断地位,开始进一步扩建港口。大连港的发展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大连的城市近代化。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为适应对华战争需要,开始极力扩充设施,改变港口的性质为侵略战争服务。历时多年的建设,大连港的基础条件设施达到近代一流水平,“大连港码头施设自大正十一年(1922)七月起工,以一月竣工,有埠头待合所之模范设备,雄大的机构可称之为东亚一大商港”[14],为港口立于中国五大良港奠定了坚实基础。太平洋战争爆发成为大连港发展的转折点。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筑港工程逐渐终止[15]177,大连港港口的功能下降逐步衰落。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本在大连港的殖民统治落下帷幕。

四、日占大连港采取的措施

日本为了进一步控制大连港,一方面花费巨资对港口进行大规模建设;另一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特殊的运费制度,使得大批东北货物纷纷向大连港集聚,这种优惠政策使满铁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大连港繁荣的商贸,人口的集聚骤增,加上城市化的助推,使得大连港一跃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特殊运费制度是日本侵略东北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为大连港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日本在“关东州”建立了自贸区。大连港作为东北贸易中心,日本决定实行自由贸易港规定,“凡有货物由海路运进大连口岸,均不征完进口税饷”[16]395-396。“若洋货在山东海关装运出口,也不纳税饷”[17]45,大连港的商品经济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港口贸易的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无论是港口规模、吞吐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转口贸易的活跃。“关东州”成为自由贸易区,各国商品自由流通交易,便于日本进行殖民扩张,输出经济资源。大连港成为自由港,实行独特的优惠政策,成为对外开放的经济窗口,无疑促进了大连港口贸易的发展和大连原有工业的升级。但是,使大连地区本地的民族工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更加艰难。日本殖民者取代了沙俄殖民者,即使客观上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但不过对中国进行野蛮侵略背景下的畸形发展与繁荣”[18]。究其实质都是为了掠夺经济资源,获取资本利润,给广大的东北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铭记历史强调国家主权意识,国之独立才是发展的基本前提。

大连港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贸易港口,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港口与腹地之间相联结,成为俄日列强争夺的焦点。俄日两国为获取殖民利益,在大连港展开了一系列建设,使得港口规模、吞吐能力、运输能力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大连商贸、文化、社会等全领域的城市近代化。但我们要跳出传统的规范窠臼,清醒地认知殖民侵略和自身本能对抗的复杂样态:俄日殖民主义者之所以前赴后继、不遗余力地发展建设大连港,不过是为掠夺东北的资源财,便于资本输出,攫取巨额经济效益,为殖民统治服务。纵观大连港的兴衰变迁,这种殖民色彩格外浓重。大连港成为近代殖民化建设历程中的一个微观缩影,借此管窥到近代中国在领土主权饱受蹂躏,民族发展举步维艰。在当下,国人不能止步于对殖民侵略的盲目批驳和仇恨,还应认识大连港呈现出历史的不同样貌,以史为鉴,希冀能对当下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周永刚.大连港史[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5.

[2]满史会编.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Z].1987.

[3]长永义正.经济都市大连[M].大连:大连工商会议所,1937.

[4]姚永超.1906-1931年日俄经济势力在东北地区的空间推移—以港口、铁路、货物运销范围的变化为视角[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1).

[5]顾明义.日本侵占旅大四十年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6]程维荣.旅大租借地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7]大连事业调查局.关于大连港的港湾调查 [Z],1940-12-04.

[8]满洲评论[N].第26卷,第1号.1937-11-19.

[9]曹洪涛,刘金声.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10]李欣鑫.近代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港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11]茅家琦.中国旧海关史料[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12]冈部牧夫.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研究[M].东京:日本经济评论社,2008.

[13]吕绍坤.近代大连自由港制度的实施及对城市经济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04(3).

[14]盛京时报[N],1937-01-19.

[15]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2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

[17]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8]王劲松,张晓刚,王珍仁.日本殖民时期大连城市发展状况初探[J].大连大学学报,2012(4).

猜你喜欢
大连港
到站了
八大港口半年报出炉:大连港营收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