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涵 徐磊祥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一些行业冲击较大,但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疫情期间,从关系到市民生活的在线买菜,到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在线会议,从学生学习的在线教育,到市民休闲的在线文娱,在线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
逆势增长
根据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平台QuestMobile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中国生鲜电商整体日活用户从平日不到800万,在春节期间(1月24日-2月1日)突破1000万,节后再次突破1200万。
在这背后,直接原因是疫情导致市民外出受到限制,而深层的原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导致一系列的变革。在数字經济时代,在线消费的习惯已经养成。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3%。现在,人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已经习惯于“一机在手,购买所有”,各种APP和小程序已经覆盖了生鲜零售、教育培训、远程办公、线上医疗等各大领域。
在数字经济时代,供应链持续优化。在线模式的出现,使资源生产和资源采购的供应链更加简化,中间环节缩减,产业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平台成功地拉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在大数据分析的帮助下,工厂的产品生产更有针对性,消费者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这就实现了需求与供应的精准匹配,使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幅提高。
在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业也实现了高速发展。快速而高效的物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保障。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下,物流业开始从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转变,订单可以实现实时对接,物流的过程时间大幅缩短,物流服务的效率大幅提升,朝发夕至早已不是梦。
加快转型升级
在线经济的火爆表明,传统产业的恢复和转型升级,必须搭上在线经济高速发展的便车。为此,传统产业可实施以下措施。首先要借助在线经济实现传统产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传统产业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的红利,分析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研发产品、生产产品,实现由传统的标准化大生产向数字经济时代的个性化生产转变。同时,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还是工业制造业,都需要跟随数字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传统产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迈入“智能制造”时代。
其次,借助在线经济实现传统产业销售模式的转变。疫情之下,最火的在线经济现象之一就是直播带货。无论是网红主播还是地方官员,无论是农民还是院士,都走上了直播带货的平台。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运载火箭发射眼务,都变成了直播带货的销售对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传统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不仅仅要实现生产的转型升级,也要实现销售模式的转型升级。
第三,借助在线经济实现传统外贸型产业的转型升级。疫情蔓延导致全球商业活动按下了暂停键,依赖出口的传统外贸型产业也遭受重创。但在线经济模式为传统外贸型产业提供了转危为安的难得机遇。这些企业应该利用在线经济模式,—方面利用云办公、云洽谈的方式创新外贸业务开拓方式;另—方面,要深耕国内市场,利用成熟的技术和制造优势,面向国内消费者开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同时通过在线经济模式,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
构建数字经济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考。作为数字经济重要业态的在线经济逆势增长,说明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在后疫情时期,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无疑离不开数字经济的支撑。这更加要求中国加速构建数字2.o时代的数字经济体系。
一是要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要在“破”和“立”上下功夫。“破”就是要破除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立”就是要及时总结数字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把脉数字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从法律、财政、土地等诸多方面建立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二是要强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一方面,要强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财政支持。国家层面,“十三五规划”、《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都对支持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作了重要规定。各地方应加快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另—方面,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要围绕5G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软件等领域,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要加大数字经济人才的培育力度。—方面,要突破传统的专业门类设置,建立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既要重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专业的设置,又要重视经济、管理、营销等非科技专业的培育。另—方面,要创新数字经济人才培育模式,根据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大胆试验、大胆创新。比如,一些教育领域的专家提出要以数字思维取代传统的模式思维培育方式。
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随时代而产生,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会面临一些波折。如今,在线经济仍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但今日的特色可能就是明日的主流.搭上在线经济的快车,未来中国经济将可能实现弯道超车。(黄日涵: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徐磊祥: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