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
想当霸主的国君,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尊重“国际惯例”,说话必须算话这一点,至少面子上是要撑起来的
春秋时代,大国要当个霸主,还是蛮辛苦。所谓霸,就是伯,也就是诸侯的大哥,要“勤而抚之,以役王命”,就是辛辛苦苦地安抚大家,带领大家按照周礼的精神行事。所谓“王命”,其实不是天子的命令,而是诸侯国共同的意愿。
齐桓公是五霸之首,他怎么当霸主的? 各种历史记录最强调的一点,就是他为列国服务特别用心,非常辛苦。有时齐桓公太累了,听说外国有了麻烦,不想管了。管仲就出来劝,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都是属于华夏文明共同体的一家人,人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齐桓公主持诸侯盟会,一大主题就是就“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拟定盟约。内容包括边界问题、发生饥荒后的援助问题、河流上的筑坝权问题……当然还有国君是不是太宠爱自己的小老婆的问题,因为这可能涉废嫡立庶废长立幼的问题。这林林总总,读下来不免让人一会儿觉得古人和今人关注的问题也差不多,一会儿又感叹古人毕竟是古人。
当然,定了盟约,守信用就是格外重要的事。一次盟会上,鲁国的勇士曹沬(极可能就是那位论战的曹刿)突然挟持了齐桓公,要求齐桓公把齐鲁边境上的争议领土归还给鲁国。齐桓公当时答应,脱身后想反悔,但是管仲说,身为霸主最重要的就是守信用,这比土地重要,就给鲁国吧。
被挟持而答应人家的条件,古代叫“要盟”。按照孔子的说法,上天是不承认要盟的,所以反悔也没关系,他老人家自己不遵守。但齐桓公还是听了管仲的。难怪孔子要感叹:“齐桓公正而不谲。”齐桓公真是正直而不狡猾。
不过据《史记》说,齐桓公选择了守信用,效果很好,“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
之后想当霸主的国君,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尊重“国际惯例”,说话必须算话这一点,至少面子上是要撑起来的。宋襄公不肯乘楚国过河过了一半去打它,因为当时的战争规则,就是要排开阵势公平对决;晋文公在“国际间”流亡的时候,答应以后如果晋楚两国开战,晋军一定退让九十里,后来就真的退避三舍;秦穆公和晋国打交道的时候,跟个冤大头似的,老是被骗但自己总是按照约定行事……这里面当然有史家粉饰的成分,但讲规则,守诚信,确实是春秋大国经营自己的形象时,必须要做的事。
反例也有很多。公元前611年,宋国有位长得“美而艳”的公子鲍,和现任国君宋昭公的奶奶私通。于是,做奶奶的为了自己的小情人,派人杀死了孙子,把公子鲍送上了国君的宝座。
这种弑君作乱的事,违背了“国际社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霸主是必须要管的。于是晋国出兵讨伐宋国。但是,当时晋灵公是个顽劣的少年,公子鲍却是个很有情调的帅哥,知道怎么满足顽童的需求,他送给晋灵公一份厚礼,晋灵公就开心地回去了。
这之后,首先是宋国身边的郑国反应激烈。郑穆公说了一句话:“晋不足与也。”晋国是不值得交往,于是就转身投靠晋国的头号劲敌楚国去了。没过几年,晋国执政卿赵盾把晋灵公杀死了,另立了新国君。晋国的贵族对赵盾的行为,普遍没怎么反对。除了赵盾权势太大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由着晋灵公这么胡闹下去,晋国几代霸主积攒下的“国际声望”,就要被这熊孩子败光了。
也就是说,当霸主是一件收益很大付出也很多的事。收益是同盟国家要向霸主缴纳贡赋,付出是各国有了闹心的事,霸主都要出手。这事不像商品交易那么明码标价,所以当霸主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不同的人理解可能完全不同。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多世纪到了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大国在宋国结盟,约定原来尊晋国做霸主的国家,从此也尊楚国是霸主;原来尊楚国是霸主的国家,从此也尊晋国是霸主,史称“晋楚之从交相见”。
这件事,后世的历史学家往往认为晋国吃了亏,因为尊晋国做霸主的国家多而强,尊楚国做霸主的国家少而弱。而当时的大国博弈中,本来晋国明明各方面都占着优势,为什么突然甘愿对楚国作出如此重大的让步。
结合之前几年的历史记录看,晋国大概是认为,向楚国让步固然吃亏,但是当霸主更吃亏。当时各盟国都在要求减少交给霸主的贡赋,晋国觉得,你要少交保护费,我就撂挑子算了。
(作者系大学教师、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