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慧伶
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文化艺术的范围也不断的扩大,我们要学会打破艺术观念的原有认知,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文化艺术来说,包容的开放心态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基础,是创新文学艺术的前提,这里我们所说的创新并不仅仅是造新词新句或者新的艺术概念,还包括回归艺术本身的真实状态,来讨论艺术的常识和本真。本文主要论述了艺术群体现象对文学开放性的需求。
关键词:文艺群体现象;文学艺术;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J124;1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1-0159-01
一、引言
本文我们所说的文艺群体更多的是指新型文艺群體,他们和传统的文艺群体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他们所处的背景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他们不会靠财政拨款来生存,也不会占用国家编制,他们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艺术创作来实现服务价值,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新型艺术群体大多是一些独立的制片人,或者是独立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签约文艺人等等,他们会通过文化沙龙、国学班、传习所、茶苑等活动形式和场所来表现,打破了过去单一的艺术文化形式,因此对于这种新型的文艺群体及现象,社会应该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给他们提供生存空间,尤其是文艺学的开放性更是如此。
二、树立开放包容的文艺观
我们可以根据新文艺群体的实践性来突破传统的文艺观念,树立一种开放包容的文艺观念,能够把纷杂繁芜的文艺现象包含在内。文学艺术的研究要注重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要紧跟时代和文艺实践的变动方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我们的文学艺术已经不仅仅是体制内中的纯文艺创作,而是逐渐有了社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雏形,新的文艺群体正是文艺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向时代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发出了要求。其实我们所说的开放包容观念更多针对的是文学艺术对新兴文艺群体的发展态度,是否可以允许这些群体有犯错的空间和改正的机会。比如说我们可以结合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重新界定文学艺术的文化边界,把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和现在新型的文艺群体现象进行融合,实现跨领域的融合,这也是对传统文学艺术的一次变革,可以让我们的群体文艺发展的更好。比如说现在的网络文学创作,这就是一种新兴的文化表现方式,无论是它的创作平台还是成品的销售都是越来越市场化和规模化,是文学艺术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融合,像前几年的电视剧《琅玢榜》就是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得到了超高的评价,这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实验。因此,我们要首先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然后在推动文学艺术的跨界融合,把艺术结构和产业结构联系起来,让他们相互促进。
三、建构理论分析框架解读当下的文艺实践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试金石,新文艺群体的实践能够检验文学艺术的内核理论,我们说的把文艺和产业融合起来并不是说消除文学艺术的文艺性,否则那就不是文学艺术,只是产业化的产品而已,我们更多的是要改变文艺存在的形态和表达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面对现实,打破固有的文学理论范式,让文学艺术中的问题清晰的凸显出来,让文学概念和范畴能够更清晰、有力。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文艺活动,我们需要根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来实现文化建立的定位,这是新型文艺群体能够实现和带来的良好变化,如今我们大众的文艺获得感超出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来源于大众的新文学群体更是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像是社区、乡村文化礼堂,书院、茶馆喝公共剧院,他们创立的剧团、书画社、工作室能够全天的服务人民大众对于文学艺术的需求,并且他们的文学表现形式有更强的便利性和日常性,能够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所以,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社会要更加包容这些新兴的文艺群体,让他们实现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比如在校园和社区或者是公共礼堂进行经典朗诵、琴棋书画培训、舞台艺术演出等,让文艺群体为宣扬中国的风采神韵做出贡献。
四、构建开放的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我们可以以新文艺群体现象为依托,提出有时代特色的文艺概念和范畴。新的文学艺术的语言体系的构建要尊重差异,要包容多元,它不是大一统的语言体系,应该是百家争鸣的状态,这样开放的语言体系有利于文学艺术实践的多样性,以及人民文字需求的多元化。因此,要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面向文艺实践倾听时代的主要特点,依托实践升华我们的文学艺术理论,要让文学艺术能够反应出社会的现实问题,不能回避问题,用多元化的文学艺术语言体系来回应现实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的文学艺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繁荣的文学艺术中坚定文化自信,而这中间的新文艺群体不仅是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强有力的力量,还是实现国家文化治理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我国文艺学保持开放性的实践力量。
参考文献:
[1]姜瑞林.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文化困境与文化选择[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王蕾.当代美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李旭.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D].济南:山东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