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高派剪纸艺术风格及其剪纸文化产业研究

2020-08-06 14:38刘涛
艺术评鉴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刘涛

摘要:本文简介蔚县高派剪纸艺术风格,归纳和梳理高派剪纸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解读高派文化产业成功的独到之处,点评高派剪纸文化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关键词:蔚县剪纸   高佃新   剪纸文化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3-0029-03

河北蔚县剪纸自成一派,是河北剪纸的代表,以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蔚县剪纸是我国唯一的以阴阳混刻、重彩点染刻纸为主的民间手工艺。

蔚县剪纸第一代代表人物王老赏(已故),第二代代表人物周永明(已故),现在代表人物有周兆明、周淑英、周广、高佃新、高佃亮、赵星三(已故)等。这些人代表蔚县剪纸最高技艺水平,他们的作品纷纷被学者研究、媒体报道、同行模仿。这些传承人各有千秋,值得一一品味。

蔚县高派剪纸代表人物是高佃新、高佃亮兄弟俩。高派的剪纸艺术风格独具一格,在蔚县剪纸界有很深的影响力。

一、高派剪纸艺术风格

高佃新,男,1959年2月出生,河北蔚县人,现任河北蔚县单堠剪纸厂厂长兼图案总设计师、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中国文艺协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河北省首届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等职称。

高佃亮,男,生于1966年8月,汉族,河北省蔚县人,著名剪纸艺术家。高佃亮自幼受环境、家庭熏陶。幼年即步入剪纸艺园,得多家名师指教。几十年刀耕不辍,对传统剪纸的技艺演变、各地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长期深入研究,并从传统绘画、戏曲、宗教艺术、民间艺术诸多领域中吸取精华灌注在自己的剪纸艺术中,刻其形、表其神、手法多变。细致入微,色彩斑斓,妙趣横生,将已有200年历史的蔚县剪纸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其作品得到外交部礼宾司认可,作为赠外礼品。多家出版社曾出版他的剪纸作品面世,多家媒体曾对其作品宣传报导。

高佃亮、高佃新兄弟二人共同建立了蔚县单堠剪纸厂,近20来用他们两人的精湛技艺培养出一大批剪纸新秀,先后创作刻制了2000多种作品,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涉及戏曲脸谱、古装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佛像系列、民间风俗等等。又相继出剪纸挂历,剪纸贺卡,剪纸礼品册页,剪纸画轴等新产品,在剪纸的适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道路上开辟了新径,扩大了剪纸艺术的天空。

高氏兄弟剪纸对蔚县剪纸和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剪纸均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并从传统绘画、戏曲、宗教文化、民间艺术诸多领域中继承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创作出了2000多个品种。

高氏兄弟俩双双在剪纸业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和荣誉,高氏兄弟俩齐头并进,形成了高派剪纸风格。高派的剪纸进一步拓宽了剪纸艺术题材。他们创作的题材从传统绘画、戏曲、宗教文化、民间艺术、诗词、古籍、社会热点等诸多领域继承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题材既包括传统元素造型,比如脸谱、花鸟鱼虫、水浒人物,又有现代题材,比如奥运、庆香港回归、国庆等。既有中国神话传说人物、形象,比如四大天王、观音、龙凤,又涵盖中外现实人物,比如孔子、十大元帅、毛泽东、朴槿惠等。既有山水图画又有诗词图,他创作题材十分广泛。

高派集各种技艺于一身,设计、画样、刀刻、染色、装裱一条龙技艺精湛,这在蔚县分工合作的现实中难能可贵。对剪纸手艺的系统传承也有很大优势。

高派的艺术风格不拘一格。既有古雅风味,又有现代气息。既有奔放、又有细腻,既有朴素又有奢华。他们的视野开阔,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他们根据作品不同能灵活运用造型和风格,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高氏兄弟俩提高了民间剪纸的艺术地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新的征程上将不断开拓进取,为祖国的经济繁荣和剪纸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高氏文化产业经营模式

“蔚县单堠剪纸厂”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是高佃新、高佃亮兄弟于1984年创建。“蔚县单堠剪纸厂”创作了大量作品,并获得众多荣誉。1990年获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展—等奖;1995年為中央电视台设计的剪纸挂历成为馈赠贵宾的高级礼品;1997年刻制的长54米,高1.8米的剪纸巨卷《清明上河图》开创了我国剪纸历史的新纪录;2000年高氏兄弟又入编当代中国人才库《中国专家人名辞典》;2001年-2003年连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

现在高佃新老师自己创办了“蔚县佃新剪纸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剪纸加工、销售,剪纸材料、剪纸工具等,公司在国内剪纸艺术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高氏兄弟对剪纸文化产业经营有独到理解和经验。

(一)创新制作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1.两垮手技艺。刻窗花的时候大多数刀工都是从右面下刀,民间俗称一挎手。经过几十年的刻苦练习,高氏兄弟练就了左右开弓两挎手技艺。两挎手刻出来舒展大方,眉目有神。两挎手技艺对高佃新作品创作有很大帮助。

2.染色。传统的蔚县剪纸都容易掉颜色。经过高氏兄弟不懈努力,其配色打破了蔚县剪纸传统的染法。他们的配料方法带动蔚县的剪纸不易掉色。高氏兄弟还创作了中国画手法染剪纸。这些使剪纸作品更加的流畅、大气、洒脱,这是一种创新。

剪纸制作工艺的创新,保证了剪纸能长时间不掉色,色彩鲜艳,艺术性极大增强。这些创新为剪纸的市场化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剪纸不光成为春节百姓的必需品,也成为了文化收藏艺术品。

(二)尝试创新思路,增厚文化底蕴

高氏兄弟除了创作百姓喜爱的传统文化,比如脸谱、年画、十二生肖等,还不断开拓创作视野,极具中国文化特色。具有代表的有:

1.剪纸《清明上河图长卷》

该图遵照原作由高佃新大师设计创作,历时半年。纯手工精雕一气而成,方寸间竟然不足一毫米,是中国非物质遗产最好的诠释。《清明上河图》剪纸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2.剪纸《中华福》

高氏兄弟在2012年创作。灵感来自康熙所写的“福”字。康熙所书的这个“福”字,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民间称之“长瘦福”,即长寿之福。此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成为了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被民间称之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

更让人叫绝的是,此福与民间称作“衣禄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间包括了数个汉字。

3.剪纸《五牛图》

灵感来自韩滉的《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剪纸五牛图,体现了高氏大师的技术功底,用宣纸刻好然后再用毛笔上颜色。整幅图在结构上非常合理,视觉效果赏心悦目。在剪纸届独树一帜,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民间手工艺。

《五牛图》有开运祈福、调理风水的功效,适合作为赠送友人或个人品赏。风水上有牛市的意思,牛是兴旺的象征。

4.剪纸富春山居图

剪纸富春山居图由大师高佃新历时半年创作,刀刻手剪,然后再上颜色,无论是刀工还是染色都显示出了雄厚的功底。生动再现了中国杭州富春江两岸的旖旎风景和当代中国城乡的蓬勃生机,为中华文化复兴之象征做出了贡献。

另外《九龙图》《百鸡富贵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双狮舞》《奥运颂》《巨龙腾飞》《脸谱》等作品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浓郁,令人赏心悦目。这些作品屡获大奖,增强了高佃新作品的生命力、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三)积极参加赛事,增加作品影响力

1.开拓视野

高派认为,文艺创作不能满足现状。蔚县剪纸确实有其先发优势,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时代在变革,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要被市场淘汰。参加赛事,既可以欣赏同行的作品,又可以把握剪纸的发展趋势。借鉴优秀制作工艺和手法,弥补自身缺点。让自己的剪纸产业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砥砺前行。

2.激发创作灵感

通过参加各级别文化、文艺赛事,可以感受不同领域的文化气息,学习更多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文化品位也在不断提高。高派认为人的艺术灵感不能闭门造车,也只有在思想火花不断碰撞过程中产生。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前期,很多艺术家用各种形式的作品迎接奥运,激发了高氏的创作《奥运颂》的灵感。

高氏兄弟坚持将自己优秀产品带出去,带回更多荣誉和光环。这一做法也为高佃新作品带来巨大商机,慕名而来的学者、媒体、商家、客户络绎不绝。

(四)传授剪纸技艺,保护文化遗产

高氏兄弟作为蔚县剪纸传承人,他们没有将自己的技艺埋藏箱底,而是积极将自己的手艺展示于世人。他认为,蔚县剪纸的发扬光大,不会也不能只靠他一个人来完成。所以要把蔚县剪纸传承下去,只有尽自己最大能力,能多教一个是一个。

1.帮带徒弟

1976年8月至1984年4月高佃新在河北蔚县、怀来县、邯郸等地传授剪纸技艺。

改革开放以后,好多人包括山西广灵县的剪纸艺人都来高佃新开办的剪纸厂干活,他带的徒弟不下一百人,现在他们的手艺在蔚县都是顶尖的。

现在高氏兄弟亲自指导新厂员工不断提高手艺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很多员工的剪纸技术得到显著提高。

2.培养学生

2017年在河北邢台成立了大学工作室。2018年12月被河北省民族技艺传承职业教育集团聘请为特聘教授。经常到学校为剪纸专业的学生传授技艺。高佃新非常重视在学校的授课机会,每次讲课都准备充分,十分敬业。高佃新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了课堂,赢得了师生高度赞誉。高佃新希望他能用这些方式,将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力所能及的贡献。高佃亮2008年被聘为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客座教授。2012年6月高佃亮与蔚县职教中心合作,扩大了蔚县剪纸教学基地。

三、高派剪纸文化产业的价值

(一)高派剪纸承载文化在《名典》、博物馆中再传播

高氏的作品被多个《名典》、博物馆收藏,这是对高佃新成就的高度认可,也为中国文化起着重要传承作用。更多的人可以通过阅读《名典》、参观博物馆感受到中国璀璨的剪纸文化。比如《中国龙仔图》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百幅京剧脸谱》被首都图书馆收藏。高氏兄弟被载入大型文献巨著《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和《中国人才世界献辞》。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并入编《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名典》。《双生肖》剪纸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高派作品被收藏,增加了自身影响力,提高了品牌效应,同时强化了对剪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对剪紙文化的普及共享意义重大。

(二)高派剪纸文化在媒体报道中产生巨大效果

高氏兄弟目前受到国内外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进行家访并做现场表演、专题报道、播出剪纸专题片等。

媒体报道引起了大众对剪纸的关注,扩大了高派剪纸的文化传播范围,提高了大众对剪纸的认识,科普了剪纸的制作方法。很多人由此喜欢上了剪纸,纷纷到蔚县学习参观。有的高校剪纸专业也由此创建,并邀请高老师任教。

(三)高派剪纸文化产业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

自2004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他获得的国际荣誉称号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高佃新“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世界华人文艺先锋人物”荣誉称号等。2016年高佃新受邀赴韩国参加韩国哈拿多乐旅游博览会,现场表演剪纸人物肖像《韩国总统朴槿惠》,受到在场人员包括中国驻韩大使的高度好评。

高佃新作品在国际活动中增加了世人对中国剪纸文化的了解,增进了和广大华人、友人剪纸爱好者的交流,提升了中国文化形象,为河北文化添彩,为中国文化争光。

参考文献:

[1]董宪平.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结构与形象定位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年.

[2]苏梦薇.蔚县剪纸商业化生存发展经验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杜丽叶.产业化背景下蔚县剪纸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4年.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
2019西部文化产业指数出炉 川陕渝居前三
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逐年提高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7,文化产业如何挑大梁?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