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菩
摘要: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创作则是现实生活的映射与升华。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只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的现象,而是基于生活所做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艺术作品需要在对于现实生活基本特征描摹的基础上,融入大量的个人的艺术创作,融入艺术家个人对于世界的感悟和理解,也融入了艺术主体的个人审美与偏好取向。
关键词:艺术创作;现实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J2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017-01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我们的生活。对于艺术的创作和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来源,艺术创作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应。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但艺术并不只是简单的对生活进行重现,而是在此基础上加之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理解与创造,大众再从被创造过的作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共鸣和理解的过程。
有人说,“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被当作生活的一面镜子,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许多古代为人们所熟知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影子。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反应,是先秦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五代十国时代南唐画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韩府宴请客人的完整过程,是基于当时真实场景的创作:中国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北宋东京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百态以及北宋城市经济的情况;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栩栩如生地塑造了沙皇专制制度下见风使舵的小人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景。这些都是创作者通过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形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现今的许多影视作品,比如《落叶归根》、《唐山大地震》、《我和我的祖国》等,通过更加具象、直观的形式为现代人们反应了生活。
艺术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画作雕塑、影像、文字,音乐也同样来源于生活。如十大古曲之一《什面埋伏》,描写了描写楚汉之争垓下决战激烈角逐的情景;作曲家马倬改编的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唱出了西藏解放后人民内心的喜悦;再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反映出作曲家不愿听从命运的安排,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随时与不公的命运进行抗争的心境……
“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艺术的最本质特征之一便是反映生活,世界上没有离开反映生活这一本质而获得成功的艺术作品。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真实社会生活的反映。离开社会生活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但如果社会生活存在,艺术创作便不会消失,艺术作品便会源源不断的诞生,艺术作品的诞生也是无处不在的,艺术作品的承载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艺术创作的手法也会随着时间地域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艺术来自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反映,但艺术中反映的生活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的生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艺术并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机械地复制,而是通过人的处理,进行提炼和艺术的再创造。艺术是人们思想中反映的社会生活的产物。艺术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生活渗透着创作者本身对现实生活的个人理解。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的创造,并不是对现实生活发生事实的纯粹客观描述。艺术主体要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根据自己的艺术审美观,对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加工、改造。积累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是艺术家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的生活经历是优秀的艺术创作的必需品。
在艺术的创作中,作者有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使作品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但是,艺术创作的主观行为也必定会存在着限制。如果完全无视了真实的生活,只从创造者个人的角度主观地陷入自我陶醉中,这时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则会与现实脱离,过于不切实际。然而,发挥主观主动性和尊重客观事实并不是矛盾的。当二者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时,便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得到更多受众的共感。
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中,艺术的突出地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它影响着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艺术,生活也将难以运作。没有人可以否认艺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与对生活的丰富。艺术对人类的影响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艺术可以在无形中慢慢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审美与品味。
“艺术,就是静下心来感受生活。”艺术和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艺术创作不只是对现阶段生活的一种反映,还是让受众人群通过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更好的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能反映出一定的问题,并让人们能通过艺术作品认识到生活现实,从而更好的改进或享受生活的创作,才是真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