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SWIFT全称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通过构建广泛覆盖的专用骨干网络和普遍适用的报文通讯标准,SWIFT为其用户提供安全规范的信息传输途径,以驱动遍及全球的金融交易。截至目前,服务对象已涵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余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客户等。
企业客户成为SWIFT服务的重要客群
虽然SWIFT最初是由多家银行共同成立的非盈利性国际合作组织,且长期以来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但随着跨国公司多银行统一通讯需求的愈发旺盛,企业客户也逐步成为SWIFT服务的重要客群之一。
客户数量持续增长
自1999年开放企业服务起,企业即可像银行一样,通过加入MA-CUG等社群,作为SWIFT会员使用单一、标准的渠道同全球各地的往来银行进行通讯,从而完成相应的金融交易。而2007年SCORE环境的推出,则为企业使用SWIFT服务提供了更多便利,也带动了更多企业的加入。如今,全球范围内已有2000余家企业集团、超过10萬个法律实体接入SWIFT网络,几乎一半的世界500强企业都是SWIFT的用户。
客户类型不断丰富
随着SWIFT企业服务的不断成熟,其服务的企业类型也由最初的欧美大型企业向其他企业进行拓展。在地区分布上,除传统的欧美地区外,中东、非洲、亚太地区的企业客户均在快速增长,特别是2017年以来,新加入的企业中亚太地区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已成为SWIFT企业客群最为重要的增长来源;而在企业规模上,虽然年度营收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仍是主体,但也有21%的接入用户为年度营收5亿美元以下的企业,且该类企业占新接入企业的比在2017年之后已升至32%,SWIFT早已不再是大型企业的专利。
接入方式更加多元
企业使用SWIFT管理多银行关系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传统模式下,只能通过在企业端部署的基础架构接入网络,其高昂的费用、复杂的流程、漫长的周期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SWIFT推出基于云的新型连接服务(Alliance Lite2),很多第三方机构如商业银行、科技公司等也开始通过自身的架构为客户提供接入服务(Shared Infrastructure Platform),企业在接入方式上获得了更多选择。当前,以云连接和SIP方式接入的客户占比已高达97%,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享受便捷且低成本的接入服务。
国内SWIFT企业服务现状
截至2019年底,SWIFT在中国已有近600家用户,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都早已加入,故近年来新增的用户主要来自企业客群。尤其是随着中资企业海外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并使用SWIFT服务。自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境内首家企业加入SWIFT以来,十余年时间内,一批国有和民营企业先后跟进。目前,除外资企业在华机构外,全国范围内已有104家中资企业成为SWIFT会员。
在接入方式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资企业只能通过从SWIFT购买相应软硬件并在企业端构建基础架构的方式接入,无形中对企业的业务规模、技术能力和投入意愿设置了不低的门槛;而对于基于云端的新型连接服务,出于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考量,在国内的推广也仍处于起步阶段;近两年,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企业连接SWIFT网络推出配套产品和服务,为中资企业海外资金安全保驾护航,使得更多的中资企业有了简单、快捷且低成本的接入选择,目前通过该方式接入的中资企业占比已超过三分之一。
但与欧美等服务相对成熟的地区相比,中资企业对SWIFT的应用还有较大差距:(1)在企业数量上,由于SWIFT企业服务初期多在欧美推广,且其区域经济联系紧密,文化、法律体系相近,为服务的拓展和应用创造了条件,目前欧美地区的企业客户占比近七成,而中资企业占比不足5%。(2)在业务范围上,得益于单一欧元支付区(SEPA)的建设以及多国支付基础设施采用SWIFT标准构建,SWIFT企业服务可在欧美地区覆盖各类企业的各类交易,不仅有很多中小企业在使用SWIFT服务,且为数不少的境内交易也都是通过SWIFT渠道驱动的;而国内金融机构加入SWIFT时间较短,拥有对接企业报文服务系统的银行也较为有限,加之以银企直连驱动的境内跨行交易相对成熟,因此SWIFT服务在中资企业中的应用场景还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集团的境外交易上,在企业类型和交易类型等方面远不如欧美地区丰富。(3)在应用深度上,基于大量跨国公司的先进实践,欧美企业基本上已构建起一整套涵盖账户查询、对外支付、资金集中管理、贸易信用证管理等在内的成熟的资金管理和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利用各类SWIFT报文赋能企业全面的财资和贸易管理;而中资企业由于起步较晚,除极个别企业对SWIFT服务应用较为深入外,绝大部分仍处于仅使用“现金管理和客户状态”类报文实现“可视化”管理的初级阶段,需进一步拓展报文应用类型和场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
推进企业服务在中国的普适化
鉴于上述SWIFT企业服务在中资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与其他地区领先企业的差距,需进一步提升其在中资企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推进在中国的普适化进程。
推进普适化所面临的机遇
SWIFT全资中国法人机构的成立。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人民币在全球交易中使用量的稳步增长,推动SWIFT持续加大在中国地区的投入。2019年,SWIFT在北京设立全资中国法人机构,加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监督管理。中国子公司的成立,有助于SWIFT在国内更加深入地推进本地化经营,其产品和服务可以实现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商务合同也需适用中国法律。未来,SWIFT将一方面持续推动国内机构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助力更多的中资用户走出去;另一方面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深化存量用户的应用程度;同时也将积极参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而所有这些都将为SWIFT企业服务在中国的普适化奠定基础。
报文标准迁移。自2022年起,SWIFT将启动为期四年的报文标准迁移,并要求其全球金融社群的所有成員在2025年底之前适用新的ISO20022报文标准。该标准基于XML构建,与使用多年的MT报文相比,其支持英文以外的更多语言、支持更加个性化的设置,且能提供涵盖结构化汇款、监管报告、税务信息等在内的更为丰富的内容。
鉴于企业客群对通讯标准整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之包括欧盟、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大额实时支付基础设施也将向ISO20022标准迁移,上述新标准的诸多优势将更好地支持交易的直通式处理、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并创造新的商机,从而为SWIFT企业服务在中国的普适化提供新的机遇。
多方位推进普适化
连接更多的企业用户。推进企业服务普适化的第一步在于不断拓展服务的使用群体。对于企业而言,要想使用SWIFT服务需要完成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加入SCORE用户组,成为SWIFT会员,获得属于企业的唯一的BIC;二是完成一系列上线流程,通过选定的连接方式接入SWIFT网络。在原有模式下,所需材料繁琐、上线流程复杂,无形中增加了SWIFT在企业客群尤其是中小企业客群中的推广难度。但随着中国子公司的成立,SWIFT组织在中国地区不断加大投入,充实的人员和服务力量为相关材料及流程的简化创造了条件。
未来,为吸引更多的中资企业成为SWIFT会员,并持续推动其接入SWIFT网络,一方面可借监管部门强化对SWIFT监督与合作之机,推动企业营业执照、信用公示信息等数据的互联互通,简化企业申请时的材料准备、翻译、提交、审核环节,并可考虑对有需求的企业在注册成立时就为其预分配BIC;另一方面,要将上线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简化作为常态化、持续性的工作,并研究如何进一步降低相关费用,为更多企业客户的接入提供流程上、价格上的便利。
支持更多的交易类型。在不断拓展服务使用群体的同时,普适化也需要持续深化服务的使用程度。中资企业在利用报文获取信息报告和驱动支付的基础上,还应逐步拓展应用的报文类型,将外汇交易、信用证和保函等业务也纳入一体化的SWIFT资金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便捷化操作、降低外汇和融资风险、提升财资管理的专业化水准。
与此同时,伴随ISO20022报文标准的升级,以中文的输入和更丰富的内容支持为基础,可将中资企业应用SWIFT报文驱动的交易范围由境外交易向境内交易进行延伸,推动更多的中资银行支持企业报文服务,并鼓励企业将部分境内交易也转至SWIFT方式驱动,从而更好地推进SWIFT企业服务的普及和本地化。
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除了安全稳定的通讯环境和内容丰富的报文类型,近年来SWIFT还针对企业客群推出了多项增值服务,包括规划最优代理行路径的汇款路径管理服务、改善跨境支付体验的SWIFT gpi服务、验证交易是否合规的制裁名单筛查服务、统一多银行KYC管理的KYC Registry服务,以及银行支付责任(BPO)、贸易电子化(Trade Digitalization)、3SKey、SWIFTRef、MyStandards等其他增值服务,能够满足企业客群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
在推进企业服务普适化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大相关增值服务在中资企业中的普及和推广,通过这些工具的应用,更好地帮助其提升支付效率、推进合规经营、打击金融犯罪,以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的服务整合赋能企业最为全面的资金管理。
企业服务普适化的意义和作用
服务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
SWIFT为拥有多个银行关系的企业提供了单一、安全、可靠的连接和通讯方式,便于企业的财务和资金管理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并掌控全球范围的资金及交易情况,从而更好地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SWIFT企业服务的普适化可将上述优势惠及更多企业,特别是为广大中小企业的金融交易和资金管理提供便利,从而支持更多的中资企业更好地参与到全球贸易、全球经营和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去。所有这些都将进一步推进与中资企业相关的金融流动,支持本地和全球的贸易及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正在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等战略和重点工作提供支撑。
助力CIPS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
考虑到SWIFT在全球金融交易中的影响力,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支付清算系统都与SWIFT开展合作,以更好地进行用户推广和交易量提升,如第二代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TARGET2)就完全在SWIFT平台上运行。
为更好地提升人民币跨境清算效率,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自建设之初,CIPS就与SWIFT紧密合作。首先,加入CIPS的直接参与者或间接参与者都必须拥有SWIFT BIC;其次,SWIFT协助CIPS发布并维护人民币跨境支付路径参考数据;再次,CIPS还在用户手册中规范了处理SWIFT gpi业务的市场惯例。一系列的合作提升了CIPS参与者的使用体验,也有效推动了CIPS在人民币跨境清算中的使用。
虽然CIPS的建设和推广卓有成效,但目前以香港为代表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仍是跨境人民币清算的主角。未来,伴随中国子公司的本地化经营以及相关服务的普适化运作,SWIFT将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与包括CIPS在内的诸多金融基础设施的合作中去,通过相互协作、相互融合的方式助力其建设,并以更普遍、更多元的用户和更标准、更友好的体验助力其推广,同时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贡献力量。
参与SWIFT监管和全球治理
鉴于SWIFT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SWIFT与相关监管机构建立了开放且具有建设性的对话机制,并受到G10国家中央银行的监管。2012年,SWIFT成立监管论坛(SWIFT Oversight Forum),进一步扩大了有关监管活动的信息共享范围,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更多中央银行涵盖在内。
随着SWIFT企业服务在中国的普适化,其相關产品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范围及深度势必将不断扩展。为更好地维护中国社群的相关利益,创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可借助SWIFT中国子公司的成立,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一方面,持续推动SWIFT提升其在华机构在全球组织架构中的地位和级别,缩短汇报和决策路径,提供更多本地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在国内建立SWIFT全球第四个数据交换中心,与荷兰、美国、瑞士相互制衡,深化多点备份、多地监督的国际协作机制;此外,不断加强与SWIFT在网络安全、金融制裁、支付创新等方面的沟通合作,更加深入地参与相关领域的监管和全球治理。
提升中国用户社群的话语权
虽然SWIFT是一个中立性的国际合作组织,但由于担心相关国家对其施加压力,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在尝试寻找替代方案。但SWIFT仍是目前国际最主流的金融信息传输通道,尤其是在构建一个成熟的且被广泛使用的自有报文系统变得越来越困难的今天,绝不可因噎废食。相反,应在探索自有报文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SWIFT相关标准的制定,持续提升中国用户社群在SWIFT组织中的话语权。
根据SWIFT组织章程的规定,SWIFT董事会共设有25个董事席位,按照所持有的股份在各个国家用户组之间分配名额,排名前6位的国家每个国家有资格选派两名董事,排名7至16位的国家每个国家有资格选派一名董事,剩余三个董事由排名17位及之后的国家通过联合方式推举。而因为持有的股份数量同年度的报文付费情况成正比,所以董事席位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社群的用户数量和报文量。
自2009年起,得益于不断增长的金融机构报文量,中国用户社群开始获得一个董事席位。而SWIFT在中国的普适化则可进一步为企业客户及相关报文的增长创造条件,同时伴随我国作为全球贸易支付引擎地位的进一步夯实,将有利于争取更多的董事席位,从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更好地代表中国用户社群在相关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中积极发声。
参考文献:
[1] 黄毅. 利用SWIFT加强集团企业境外资金管理[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8):346.
[2] 刘境怡. 聚焦跨境支付直通车SWIFT[J]. 中国外汇, 2018(12):23-25.
[3] 张安霞. 中国SWIFT系统架构应用现状[J]. 商情, 2013(8):271.
[4] 戴耀华, 王浩明. SWIFT: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革命[J]. 中国外汇, 2008(20):24-25.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