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士州
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人们热得大汗淋漓,总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消暑降温。那么动物又是如何度过这酷热难熬的日子呢?原来每个动物都有各自的“空调器”。
嘴当¨窒调器”
狗的“空调器”就是它的嘴。天气一热,狗总是呆在一个阴凉的地方,张大了嘴,伸出舌头,大口地喘气。这是因为狗的汗腺不像人那样长在身体表面,而是长在舌头上,把嘴张大喘粗气,汗可以加快蒸发,从而散发体内的热量。
袋鼠为减少阳光的照射面积,会把身子弓起来。当气温高达35℃~400C时,它也会不断地张大嘴巴,用舌头舔自己的前爪,从而使体温很快降下来。
尾巴当“空调器”
说来你也许不信,有些动物会依靠尾巴来调节体温,猴子就是典型的一种。
猴尾巴内除了普通的小血管,还有一条与动脉直接连在一起的静脉。这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恒温。有趣的是,猴子尾巴夏天可以帮助自己散发热量,而在冬天则反过来帮助保持体温,真是冷暖式“空调器”。
研究人员把猴子放在变温室里做实验,发现当室温下降2°C时,猴子尾巴的温度只下降1°c,而体内温度保持不变。
研究人员发现,海獭的尾巴也是同一类的“空调器”。
蝶类的“空调器”是翅膀上那密密麻麻、毛茸茸的鳞片。这种鳞片宛如亿万面太阳灶,能吸收大量的光能,但是在夏日体温过高时,蝴蝶转动翅膀的位置,使鳞片避开光照,反而会使体温下降。
蜜蜂也善于使用翅膀调节温度。你瞧,为了给蜂房降温,一部分蜜蜂会往蜂房上喷水,另一部分蜜蜂则在蜂房入口处排成一行,用双翼使劲地往里扇风,在蜂房内制造阵阵凉风,加快水分的蒸发,以带走蜂房内的热量。
蝙蝠外出猎食时,体温能高达40°C左右,在夏季体温更高。它的降温办法是在饱餐之后便返回栖息地来个“倒挂金钟”,再微微张开翅膀,任凭夜晚的凉风吹拂,迅速带走身体里的热量。
皮肤当66窒调器”
鲸的游泳速度不低吧?它的动力跟我们的电动自行车差不多。
但是,这样的活动也让它们体温上升。如果以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遨游,它们每5分钟体温就升高1°C。这样,它们的身体很快就会处于“超高热”的状态。这时,它们会扩张脂肪层进入皮肤的动脉血管,并用冷水冲洗口腔和鼻腔,然后用力把热水喷出,形成美丽的喷泉以降温。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鲸喷水现象,是它在呼吸,也是在给自己降温。
河马的皮脂腺能够分泌出一种红色的黏液,黏液干燥后,像一块遮阳板一样,使皮肤不受紫外线的伤害。海象则尽量钻进沙堆里,用鳍把潮湿的沙子翻起盖在自己的身上,防晒和纳凉。
耳朵当“窒調器”
耳朵当“空调器”,你会不会觉得神奇?瞧,大象就是这样。
大象皮肤上没有汗腺,两只大耳朵成了它的“空调器”。当体温过高时,大象耳朵就大量充血,帮助散发热量。据测算,它可以用这种方法排除身体新陈代谢产生的90%的热量。冬天,这种充血的方法则可保证耳朵不致冻坏。
除此之外,大象还有另一套散热降温的办法。夏天,大象喜欢在水边活动,它们用长鼻子吸水,往自己身上喷洒。这些水的蒸发可以帮助大象把体内的热散发出来。
如果没有水,大象也不会干等着热死。它们的嘴可以分泌大量唾液。一时找不到水源的热天,大象会用鼻子把唾液抹到头部、胸部,及背部等处。唾液的蒸发也能使大象散发出体内的热量。此时,大象还会扇动大耳朵,把热量更快散发到空气中。
对付酷暑,各自有招
猪是汗腺不发达的动物,但它们也有办法来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
夏天,猪总喜欢趴在潮湿的地方。只要有水,哪怕是很脏的水坑,它们也会跑进去不愿意出来。因为阴凉潮湿的土地和水可以帮助它们降温散热。
有些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的动物,为了避免酷热折磨,干脆去休眠。乌龟和一些水生生物就是这样。一遇酷暑,它们就纷纷钻入淤泥或是洞府,不吃不喝也不动,保持昏睡状态。其中海参在浅海底部要足足睡上100天呢!
动物跟人类一样,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有一套适应自然的妙招,动物们各种各样的避暑方法是不是比咱们人类的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