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模型设计与应用研究

2020-08-06 08:29梁国力王利平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习者知识点微信

梁国力 王利平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一、引言

(一)移动学习资源的概念

1994年,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将学习资源界定为“任何能够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事物”[1]。黄荣怀认为,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活动中知识构建的源泉,它需要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是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表现特定学习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2]。

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发展背景下,移动通讯设备不断优化,学习呈现“随时随地”的特点。移动学习是伴随移动设备和远程学习发展的产物,它的核心特点是“随时随地的学习”,移动学习资源便是学习者学习的核心内容,其既有移动的特性,也有学习的含义。因此,笔者认为移动学习资源是在学前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内容数字化呈现的,具有交互引导性、微型性,可提供检测反馈与思考总结功能的一个完整学习内容。

(二)开发移动学习资源的必要性

当前,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现象,利用微信平台、手机APP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成为教师一项新的任务。开发移动APP不仅需要投入资金,而且每个学习者均需下载APP,下载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PP的使用。而使用微信则简单、快捷、方便,利用微信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微信公众号作为教学工具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需进行二次开发。在此情况下,2016年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与学堂在线推出雨课堂,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并且供用户免费使用。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师生沟通及时反馈[3]。这个重要工具的推出为教师制作移动学习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不需下载手机客户端,即可在电脑端通过PPT制作学习资源,再同步至雨课堂,随时发布至对应班级,学生能即时获取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源,可随时随地查看;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定学习步调,还可将学习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便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辅导,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然而,雨课堂虽已得到普遍应用,但是教师利用雨课堂推送的学习资源多为自己制作的PPT,或大段文字,或一个视频,这些学习资源不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也不能很好利用学习者的课余学习时间。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迅速发展,学生在任何空隙时间,都会使用手机上网,占用了较多的碎片时间。一项关于移动学习接受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利用手机订阅、登录社交网、安装学习软件等方式进行学习;文本和多媒体课件是移动学习者喜欢的学习方式;QQ、MSN、飞信、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是移动学习者交流的主要方式[4]。因此,开发适合大众学习特点的移动学习资源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策略

(一)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原则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是基于移动设备的,并且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根据移动学习的内容、学习者以及目标特性,移动学习资源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建设。

1.微型化。微型化是指每个知识点的内容要符合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满足碎片化学习的要求,短小精悍。据调查,80%的学习者希望移动学习单个知识点的时间控制在3~10分钟以内。学习者认为,较为短小简洁的知识呈现更适合于移动学习,碎片式呈现的知识对学习者学习时间要求较短,且不需要学习者长时间内处于精神集中的状态,更加适用于移动学习环境[5]。因此,基于移动设备开发移动学习资源,要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规律,考虑环境干扰因素,控制好时长,视频素材时长不超过10分钟,文字资源阅读时间不超过5分钟,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完整性。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含引入、学习、巩固练习、总结、思考等基本要素。开发移动学习资源应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分析教学内容、学习者特点、学习环境等因素,以问题或案例等引入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应给予学生巩固练习的环节,最后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动力。缺乏设计的知识点(只是简单呈现知识内容)很难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学习。

3.丰富性。移动学习资源在移动信息的冲击下,学习内容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的心理实验表明:听、读、看、说、写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记忆保持率可以达到90%[6]。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刺激并增强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从而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烙印”。因此,移动学习资源应避免单一呈现方式,应在分析知识点内容的前提下,图文并茂地呈现教学内容,使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具有观赏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呈现一个知识点时,可选择适当的图片、视音频等素材,文字简练精悍,尽量以少的文字、丰富适当的媒体资源呈现教学内容。

4.可检测反馈。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在学习移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若没有检测反馈,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会大为降低。因此,在知识点呈现的过程中,应适当以小测试、习题、活动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给予一定的反馈。学生获得互动,能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

5.强调交互引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或协作学习环境下,借助学习资源,以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该理论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也肯定了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因此,在开发移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不能只强调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时间、学习环境等因素,更应该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信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号可以是言语、视觉、声音,或这三种方式的结合[7]。比如“请注意……”“请看第三行”“请看下面的定义”等等,适当增加“引导词或引导语音”。学生在学习移动资源时,就如有教师在身旁指导一样,这样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模型

移动终端设备发展至今,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获取信息、进行学习和阅读已经成为大众一种习惯,移动学习必将成为学习的一种常态。候志鑫的硕士论文《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资源模式的研究》中对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做了调查:88%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移动手机进行学习可以帮助他们获取知识,52%的学习者认为缺乏优质移动学习资源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8]。因此,我们需针对学习者的需求,构建符合学习者移动认知规律的移动学习资源。

图1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模型

查阅文献,目前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模型的研究多停留于宽泛的理论指导[9][10]。根据笔者在本文中对移动学习资源的界定,以及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需遵循几个原则,在上述分析的指导下,笔者构建了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模型(图1)。

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点与不足,媒介的选择至关重要,是影响移动学习资源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对不同媒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媒介优缺点比较

在设计移动学习资源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各种媒介呈现方式的优势与不足,合理组织素材并选择搭配适当的呈现方式。学习资源的设计、安排、组织和进度,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在该模型中,第一阶段,教师充分分析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学习平台、学习策略;在此基础上,将知识点分解,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为5~10分钟,根据媒介的优缺点,选择适用于该知识点的媒介。移动学习资源应具有完整性,应包含学习目标、知识点、小测试、总结等内容。其内容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移动学习资源内容构成

第二阶段,根据所选择的媒介,收集所需素材,将素材根据学习策略整合起来,不断测试完善,形成学习者能够独立学习的完整移动学习资源。

第三阶段,教师将移动学习资源发布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查看移动学习资源。如何用好移动学习资源是关键,教师不能开发完移动学习资源推送给学习者后置之不理,学习的过程尤为重要,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是一方面,协作学习、互动交流更是深化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建讨论组或私信等方式引导、指导、督促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分享学习成果,增强互动性,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

三、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

(一)开发案例

在该模型的指导下,本研究以篮球教学为例,在分析该课程特征、学生的特征以及学习内容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微信公众号“雨课堂”的移动学习资源。利用雨课堂,教师通过电脑端的PPT可以方便快捷地构建文字、图片,插入视频、动画、音频解说等,视频可以选用已有的网络资源,节省了开发时间。本案例对于技能性、动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多以图片、动画和视频方式呈现,如下图3所示。

图3 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实例

(二)应用效果

为调查本文提出的建设模型及开发出的移动学习资源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本研究将所开发的移动学习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雨课堂”发布到两个班级应用,对两个教学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内容安排合理。85.1%的学习者认为,视音频、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而且时长控制适当,基本能够在10分钟内完成学习;87%的学习者认为,相比单纯的微课、微视频,该学习资源具有交互检测反馈功能,能够获得互动和鼓励;使用的文字亲和力强,教师必要的解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提高学习兴趣。89.3%的学习者认为,该学习资源提高了学习兴趣,能够在课下不定时学习,练习时间更长,动作越来越准确,并且很希望以后继续有这类资源发布。也就是说,学习者在业余时间,随时可获取有效的移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可见,学习者对此移动学习资源认可度较高。

3.有利于促进学习。92%的学习者希望以后能多发布这类学习资源,对自己的学习很有促进作用。86%的学习者认为该类学习资源的小测试题及反馈能够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强化学习内容。

总之,学习者普遍认为这类学习资源进度可控,学会的内容可一览而过,较难的反复查阅,随时随地学习,方便自主掌控学习进度。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在发布该学习资源后,学习者有了更多实践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课后运动时也可以随时查看学习,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者更希望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与课堂进度相呼应,加深理解。本研究中的移动学习资源获得学习者的高度认可,符合学习者在移动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的规律。同时,学生对移动学习也提出了建议,如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有困惑的内容,希望能够及时获得反馈,若反馈及时,发问交流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同时也希望通过协作或实践加以应用。

由此可见,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虽然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但也更希望能够在实践中通过协作的方式加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在移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即时反馈。因此,移动学习作为时下的热点,能够实现碎片化学习,但也更需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四、结语

在移动技术越来越成熟的环境下,学习者使用移动设备的频率越来越高,移动学习成为一种趋势。技术的成熟发展必然会推动教育的改革,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也必然是核心要素,是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本研究初步探索了移动学习资源的构建,而实现移动学习资源的跨平台合作和资源共享将会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学习者知识点微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微信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