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恩
导言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写文章也一样,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或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以郑振铎的《猫》一文为例,来学习运用对比的写作技巧。
课文品读
《猫》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小说。作者在文中共写了家养的三只猫,性格不同、结局不同,“我”对它们的情感态度也不同。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
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她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
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
……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节选自郑振铎《猫》)
思路分析
在文章中,作者共写了家养的三只猫:一只花白的毛、很活泼,“我”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这只猫的结果是病死了;第二只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我”的态度是“很为它提心吊胆”,牵挂很多;第三只猫是捡来的,“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很明显其先天条件不好。所以当发现鸟丢失时,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它,于是对它做出严厉的惩罚,导致它被迫流浪,且死在邻家屋顶。当事件真相水落石出,“我”后悔不迭,发誓永不养猫。
文章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叙述“我”一家养三只猫的过程,然而细细分析,正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技巧,文章才会在平实的叙述中使主题得以彰显。三只猫形态性格的对比,前两只毛色好,活泼可爱,所以“我”喜欢;第三只猫毛色不好看,我觉得“难看”,情感态度的不同,导致“我”的判断的失误,意料之中地被“我”冤杀至死,“猫”的悲剧命运产生的悲剧色彩在构成对比的情节演绎中给读者留下更加强烈的震撼和冲击,由此无情地解剖了人性中凶恶、冷酷、残暴和阴暗的一面,让“我”对这只丑猫永无补救地受到良心的谴责。而“我”的自责、内疚、痛苦正是作品的积极意义所在,提示着人性中善良、仁爱、公平、正义等美好一面的觉醒,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而言之,整部作品,虽然写了三只猫,但能够凸显中心的只有第三只猫。前两只猫有作用吗?当然有,是铺垫,是陪衬。如果只写第三只猫,文章的这种情感不容易表现,至少表现得不够鲜明突出。有了第一、二只猫的陪衬对比,第三只猫的悲剧意义便自然彰显出来,这就是写作中运用对比这种写作技法的艺术效果。
技法讲解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指把对立的意思、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要做到这些,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对比的常见方法。对比的写作方法,千姿百态,主要是把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同一类事物的对比,《猫》中三只猫形态、结局的对比即是;二是同一事物的对比,如第三只猫,开始时“蜷伏”,可以看出它的饥饿无力,到后来它“伏”着,显示出它的衣食无忧,心宽体胖。前后对比,可见其境遇的变化;三是同一人物对同一事物态度的对比。“我”對待三只猫的情感不一,就是情感的对比。明确了对比的方式方法,写作中才会信手拈来。
2.在对比中寄予爱憎情感。为了使要表达的中心更突出,在运用对比的过程中,要学会将不同的情感寄予其中。还是以《猫》为例,前两只猫“我”对之的情感是“喜欢”,第三只猫的情感是“不喜欢”。有了这些情感的基础,才有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二只猫的失去,“我”是难过的,缺失的是玩伴“小侣”。而第三只猫因为“不喜欢”,才冤屈了它并最终导致它的死亡,而这成为“刺我的良心的针”,使我自责、内疚、痛苦。一难过一痛苦,在比对中更感觉作者人性的美好,也就能凸显出作品“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有时,还要运用景物色彩的对比。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小鸟也在为你唱歌祝贺。而当你心情不佳,小鸟再鸣啼,那就不是赞美了,那是嘲笑,是噪音。写作中,恰当地运用环境对比,有助于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同样能够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
佳作示例
等 待
郑 杰
“到底怎么了?怎么还不来,急死人了!”寒风中我蜷缩着身体,不停地抱怨着。我开始后悔,不该答应和爸爸来置办年货,要是在家待着该有多好啊!
“等急了吧,嘿嘿。”不知什么时候,爸爸悄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掉头没有理他。大步走向他的摩托车。“生气啦,咋不说话呢?”“我快冻死了,你怎么才来。”我指着潮湿的裤脚朝他大吼。爸爸急忙放下东西,笨拙地弯下腰,摸了摸我的裤脚。那一刻,我有点懊悔刚才粗暴的行为。
“走,我们去买条新裤子,然后你去洗个澡,反正我们不急着回家。”他立刻拉起我的手,走向对面的服装店。他的手是那么的凉,我想他一定是忘了戴手套了。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生怕我在结冰的地面摔倒。
“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让你去洗个澡吗?”他不解地问。
“里面的人太多了,明天和妈一块儿来吧。”“那不行,明天还会有雪,你这样会感冒的。快去,我在这儿等你,我们不急着回家。”我只好转身又走进了浴室。
终于洗完了,走出浴室时我吃了一惊,天已经有点黑了。我慌乱地找着爸爸的身影。在小院的廊檐下,爸爸坐在那里居然睡着了。我开始懊悔听了他的話。摩托车上已经落了一层雪,爸爸的脚上也落了一层雪,不知道会不会渗到鞋里。我轻轻地弯下腰,为他拂去头发上的雪花,他却立刻被我惊醒了。
“洗好啦。哟,天都黑了,快回家吧,你妈该着急了。”
“爸,冷吗?在这里睡觉冷吗?”
“没有啊,我没睡,这不,你一出来我就知道了。”他一脸错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起身擦拭车上的雪。我站在他身后注视着,不知不觉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我怎么忘了,爸爸从打工地上海,一路辗转,今天早上刚到家;我怎么忘了,路上为了省点钱,他连一顿热饭都舍不得吃;我怎么忘了,他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我。而我却做了什么,只知道抱怨,就因为多等了一小会儿。
他的等待远远大于我,他对我的关爱远远大过自己,他的爱也远远大于我。这么多年的不等号,我却从未发现。爸爸,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把不等号改为等号,让我来呵护你吧!
教师点评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对比中,凸显爸爸爱的深沉,爱的博大。文章情节简单,就写了两个等待的场面,一是“我”等待爸爸,只等了一小会儿就怨声载道、叫苦不迭。而爸爸等“我”等到了天黑,在冰天雪地里睡着了,可是却无怨无悔。两相对比,自私和无私便凸显出来,也正是这样的对比,让我幡然醒悟,发出了将来要呵护父亲的美好心愿。全文构思奇巧,行文布局巧妙,很好地显示出对比在写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