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迎
关键词:贝多芬;创作分期;钢琴奏鸣曲;结构
前言: 路德维希· 冯· 贝多芬(L·V·Beethoven,1770—1827)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本属古典乐派代表的贝多芬,他的创作不仅承袭了18 世纪西方古典乐派的风格特点,同时开启了19 世纪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序幕。所以,可以说贝多芬的作品是融合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两个时代的音乐特征,是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人。
贝多芬的创作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波恩时期(1770—1792 年)、维也纳时期(1793—1802 年)、创作成熟期(1815—1827 年)、危机和晚年时期(1815—1827 年)。
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如同他的交响乐作品一样,是古典乐派音乐中的瑰宝。他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不仅反映了他的创作思维,而且更显露出一个作曲家的艺术生涯。作曲家贝多芬创作了32 首钢琴奏鸣曲。在贝多芬的创作晚期(1815—1827 年),无论当时的欧洲社会环境,还是作曲家所受患疾之痛,都对他的音乐创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贝多芬被迫在1814 年结束了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最后一场公开演出。然而他并没有停止艺术创作。“重生”的贝多芬,创作出了更多优秀出彩的艺术作品。如第28 首钢琴奏鸣曲(Op.101)、第29 首钢琴奏鸣曲(Op.106)、第30 首钢琴奏鸣曲(Op.109)、第31 首钢琴奏鸣曲(Op.110)、第32 首钢琴奏鸣曲(Op.111)五首钢琴奏鸣曲等。属于后期的创作成果,也可以说这个阶段是作曲家创作最出色的时期。处在古典音乐与浪漫乐派之间的贝多芬,他晚期的作品体现了他内在的自我,抽象的、复杂的内部结构都表现出了贝多芬自身的矛盾心理。与以往前期的钢琴奏鸣曲相比,晚期的这些作品打破了古典乐派传统的观念,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与发展,是贝多芬解放思想之作。
本文主要以贝多芬晚期五首作品中的其中三首作为主要分析研究对象,分别为第28首、第29首、第31首钢琴曲。
(一)第28首钢琴奏鸣曲(Op.101)首乐章分析
贝多芬第28首钢琴奏鸣曲(Op.101)(献给多萝蒂亚·艾特曼小姐)创作于1816年。作品101属于创作晚期中最初的钢琴奏鸣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速而又不能过快的稍快版、A大调、奏鸣曲式。本乐章的特点是:曲式压缩的很短,共102小节,但内容却較丰富,各个部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呈示部(1—34小节)。主部主题(1—4小节)为开放乐段。前乐句(1—4小节)用半终止,后乐句以主部主题前两小节为开始,并自然地搭配成为连接部(5—16小节),结束在属调式的阻碍和弦上(E大调的Ⅵ)。副部主题(17—25小节)是模仿结构的乐句,完全终止结束在E大调上。结束部(26—34小节),第一结束部(26—29小节)由重复终止构成的两个片段组成。第二结束部(29—34小节)以持续音的重复结束。
展开部(35—57小节)。以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来发展。A 大调的Ⅴ级音开始展开主部主题。在第(55—57小节)上为小调的主部主题开始部分,假再现的形式开始再现部。
再现部(58—84小节)。主部主题(58—68小节)为开放乐句,主调的阻碍终止(A大调的Ⅴ—Ⅵ)为副部主题的再现做准备。副部主题及两个结束主题(69—84小节)移调的形式准确再现。
尾声(85—102小节)。开始以第二结束部的先现和弦节奏型进行,并用副主题的材料发展。结束在A大调Ⅰ和弦上完全终止第一乐章。
(二)第29首钢琴奏鸣曲(Op.106)首乐章分析
贝多芬第29首钢琴奏鸣曲(Op.106)(为击弦古钢琴而作的大奏鸣曲—献给鲁道夫公爵)作于1818—1819年。这首钢琴奏鸣曲表达了他对钢琴的巨大热情。全曲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1—405小节)为快板、降B大调、双主题奏鸣曲式。本章的特点是结构大而充满力感。
呈示部(1—120小节)。第一主部主题由四小节的两个片段(1—4小节)以及一个不对称乐段4+9小节(5—17小节)构成。两个快速的片段为开始,看似以延长的休止符与后乐段分开,起到引子的作用,实质上从另一角度分析,这个双片段与乐段结合得那么紧密,所以可以把它作为主部主题的组成部分。而后的不对称乐段是由于三次拖延了后乐句的完满终止引起的。乐段的终止是,半终止(第八小节)、完全终止(第十七小节)。第二主部主题(17—34小节)是停在半终止上的乐句。后乐句提高八度与前乐句相呼应。连接段(35—62小节)用了开始的双片段材料,并很快转到三度关系的G大调。副部主题(63—74小节),副主题开始得很不明显,乐段分为4+8的结构。第66小节为G大调的属调的完全终止,到第74小节为不完满终止。后8小节采用转调模进的。结束部分为四部分。第一结束部(75—91小节)。第二结束部(91—100 小节)是结束乐句的全终止,用来补充第一个结束部主题。第三结束部(100—112小节)是具有变奏性的乐句。第四结束部(112—120小节)在G 大调上结束终止。而(120—129小节)作为具有承上启下的连接段落不仅引回呈示部的重复,又指向了下面的展开部。
展开部(130—232小节)。在C 小调上采用第四部分结束部主题的材料开始。后用主部的双片段作模仿展开发展。到第207小节开始转为B大调,并用第三结束部主题进行发展。运用低八度重复的最后第213、第214小节的八分音符进行4小节的变奏。然后再次对主部开头的双片段发展,接近主调,转为主调引出再现部。
再现部(233—358小节)。由降E小调转为降G大调。并结束在全终止上。(225—272小节)第二主部主题结束在降G大调主和弦上。(273—283小节)用引子的动机回到主调。(283—300小节)副主题前面的属和弦段落大部分回归到主调。而后至第358小节,副主题和四个结束部主题都经过移调准确再现。
尾声(359—411小节)。尾声分别采用第358小节结束动机、第三结束主题材料、双片段的第一个动机发展及完整双片段作为发展材料。并以两个连续重音强奏和弦结束这个乐章。
(三)第31首钢琴奏鸣曲(Op.110)首乐章分析
贝多芬第31首钢琴奏鸣曲(Op.110)完成于1821年。全曲笼罩着一种深沉的悲叹色彩。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1—116小节)、降A大调、如歌的富有表情的中板、奏鸣曲式。
呈示部(1—38小节)。开始(1—4小节)的引子过渡到主部主题(5—12小节)。主部主题是方整型的8小节全终止结构。引子和主部主题的结合很紧密。连接段(12—19小节)。以三十二分音符的和弦式为节奏类型,调性转为属调(降E大调)。副部主题(20—28小节)。副部主题为开放乐句。结束部分为两部分。第一结束部(28—34小节)。补充开放的副主题,同时为不完全结束。第二结束部(34—38小节)。第二结束部主题同样补充第一结束主题,完全终止结束呈示部。此呈示部没有乐段,只有单一的乐句和片段构成。第39小节作为过渡进入展开部。
展开部(40—55小节)。只用“引子”的材料进行发展。
再现部(56—96小节)。“引子”的再现(56—59小节),左手运用连接段的三十二分音符的伴奏类型再现。60—62小节把引子缩短为三小节,调性转为降D大调,旋律由上声部转为下声部。63—70小节再现主部主题调性由降D大调转为升C小调结束在E大调上。70—75小节再现连接段落。76—87小节副部主题再现并转为主调。87—96小节结束部的低调再现。
尾声(97—116小节)。重属和弦开始。发展第二结束部的主题材料,并运用连接部织体类型再现,最后用引子开始的动机结束乐章。
本乐章以引子为线索,从头至尾地贯穿始终。展开部相对于乐章所占比例较小。
作曲家贝多芬在维也纳古典创作时期创作晚期的钢琴奏鸣曲中,恪守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乐派传统特性,在作品中和声、调性以及织体等方面,都有了超越、创新、突破。
(一)传统技法色彩
所谓古典乐派的特点在于固定的结构模式,贝多芬的传统性更多在于奏鸣曲式中的复调织体手法的运用与体现。微小的展开部。早期的奏鸣曲式中,展开部以短小为主。晚期的奏鸣曲中展开部的短小特征都有体现。并在其中五首中包含了属音持续传统性保留。古奏鸣曲式常和风俗生活音乐体裁相联系,如舞曲、田园曲等。因此作曲家的作品也同样含有强烈的生活性的特色。极致的赋格以及拿波里和弦的运用都在保留着古典乐派的特性色彩。
(二)创新与突破
在古典奏鸣曲的传统中,贝多芬根植于古典乐派的传统,又突破于新型的结构变化。
作曲家加入了尾声部分,所以作品包含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首乐章有快板、小快板等融为一体的鲜明对比速度特点。从音乐的性格中,强烈的音乐语言改变了固有的传统表达。第29 首钢琴奏鸣曲主部为双主题,作品是传统中的一次突破创新。二度叠置的不和谐音程产生了乐曲的矛盾与尖锐。复杂的奏鸣曲式,回旋性以及变奏性的曲式特征。传统的复调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作曲家的情感表達,节奏、和声、织体之间的相互呼应,产生了其中的音乐戏剧性。第31 首钢琴奏鸣曲中特色的引子作为作品主题的发展材料,从头至尾贯穿整首作品,将引子赋以主体作用。超越传统古典乐派的固有色彩,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延续保留了传统体系的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他的创作晚期,同时更多地更新并发展了新的音乐特点。用新颖的手法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不仅记录了外在的乐曲曲式结构、复调织体、和声排列与演奏技巧,而且使我们看到了贝多芬的情感发展。创作晚期的作品,以作曲家本人对人生生活的情感表述为主,创新的音乐主题发展,无不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叹息疾病痛等多层次的内心感受。
杰出的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呈现出浪漫的古典乐派风格,又有强烈突出的历史纪实感。晚期作品更加凸显出作曲家的感情迸发与创作突破挑战。强大的英雄气概、顽强的生命力,音乐家的创作思维以这五首钢琴奏鸣曲的音乐特征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