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杰 陈英俊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在办学实践中开展“知书达礼”“修身行道”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研究,通过中华优秀礼仪的回归,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礼”之体系,构建课程。学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高中阶段学习传统美德和文明礼仪,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亲情师恩的尊重,进而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成道德判断力和优良品质,而且能提高学生经典综合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礼仪修养。
我们依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统筹设计传承“知书达礼”“修身行道”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体系,从“礼”“德”“道”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架构:高一的“礼”,培育学生通晓基本礼仪规范,守法尊礼;高二的“德”,做实做细礼仪规范,修身立德;高三的“道”,笃行优秀品德,实现远大理想。
“礼”之整合,创设教材。我们编写了立足基本学情的校本教材《高中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行动研究》,教材由“三篇”“九维”“七部”组成。
“三篇”指“尊重感恩”之礼,“明德修身”之礼,“弘毅行道”之礼三个篇章。
“九维”指全书三个篇章又各自包含三个维度,第一篇“尊重感恩”养成习惯,包括“谦恭礼让”“亲情师恩”“遵循自然”等;第二篇“明德修身”塑造品质,包括“道德高尚”“自立自强”“进德修业”等;第三篇“弘毅行道”培育信仰,包括“人生理想”“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等。
“七部”指全书三个篇章,每篇又包含七个部分。即每个篇章分别由“礼之要义”“礼之慧语”“礼之典故”“礼之名篇”“礼之规范”“礼之传承”“礼之探索”七个部分组成。
“礼”之前行,传承创新。学校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礼”的营养,构筑礼仪教育体系。
统筹设计,构筑活动课程立体化育人网络。课程大整合,让学生在“礼”的回归中,获得文化熏染;挖掘隐性课程,设计校园走廊文化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通过“国学讲堂”,讓礼仪文化融入学生生命;开辟学校教育“礼仪专题”,形成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优秀典型课例。
优化载体,丰富学科课程系列化有机整合。在“礼”的传承中,坚守经典灵魂。我们以优秀篇目丰盈课堂教学,组织师生开展“礼”的专项研讨和通读练兵活动,引导学生在记忆黄金期诵读经典诗文;利用经典诗文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书写最美诗词等主题系列活动。
学科共育,创新融合课程综合化深度渗透。学科大综合,在“礼”的提升中,实现文化自觉。打破传统“一个学科一节课”的教学格局,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教师同上一节课,“一带一路”“大东北——我的家”等学科融合课整合了多学科的教育素养,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礼”之实践,彰显特色。我校开展“礼”的实践研究,开展了丰富而有实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
教研领航,改进培育形式。借力佳木斯市教育研究院教研部门的人力资源优势,承办“弘扬优秀文化、构建素养课堂”教研活动,学校“礼”的特色教育成为黑龙江东部地区教育的一抹亮色。
专家支持,提升教育价值。借力佳木斯市国学学会的专业智慧优势,学校坚持做好“文化大讲堂”,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做好学科知识渗透,结合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中,提升文化认知,规范礼仪行为。
夯实底蕴,拓展实践延伸。借力多年的经典文化教育的深厚文化底蕴,学校活动课程再延伸,如开展以“品经典之美,诵时代之歌”为主题的美文诵读活动,师生在诵读美文、传播礼仪中陶冶性情。
我校“礼”的教育渐入佳境,礼仪之光照亮了学生前行的路。
(作者尤杰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校长,陈英俊系学校科研室负责人)
责任编辑: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