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锋:不可否认,“五育”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长期失衡的问题,究其原因,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体制机制的制约,也有教育观念层面的问题。
教育投入不足。基础教育领域人、财、物力投入的不足,导致教师工资待遇不高,高素质人才不愿从教,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科目教师缺乏,出现结构性缺编现象。此外,相关教育场所和设施配备不足、标准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五育”平衡发展。
评价手段单一。高考、中考的指挥棒效应导致学校“以成绩论英雄”,只重视中、高考科目,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
教育观念偏颇。当前,绝大多数家庭不能以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如果片面地认为将来只要不考相关专业学院,不做运动员或者艺術家,就不需要在体育、艺术及劳动教育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这必然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限制和误导。
吴英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孩子成长中学业负担过重,德行培养缺失的弊端日益显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目前除了智育,其余四育均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保障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等发展失衡问题。
我认为“五育”中最薄弱的当属美育和劳育,二者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甚至是缺位的。扭转“五育”失衡的现状绝不是单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力量就能做到的,必须全社会共同发力,尤其要在思想文化宣传、社会评价体系调整、用人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努力,才有可能真正扭转“五育”失衡现状。
作为教育人,面对“五育”失衡的现状,我们要真正意识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办学过程中秉承国家思维、世界思维、未来思维和学生思维来推进“五育”协同发展。同时,要在行动上发力,从文化建设、机制建设、环境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资源整合、教育评价等方面推进“五育”协同发展。
顾巧英:“五育”失衡不单是教育的问题。教育体系是社会的一部分,会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主流价值观等的影响。唯分数、唯升学等现象的背后,是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求转化成了“教育焦虑”,这种教育焦虑也加剧了学校过度重视智育的现象。当前,教育部正着力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家门口的好学校。相信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美好诉求都能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