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梦霞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老师让学生在数学课不断地尝试“说”,有机会来“说”,解题思维会慢慢走向清晰,算理就能渐渐得到明确,从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对数学不再有畏难情绪。
一、发挥“小老师”的榜样作用
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观察事物,渴望表现自己,但学生说题如何从模糊到清晰,从单薄到有力,从凌乱到有序,从主观到理性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自己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有能力的学生代替老师说题,做真正的“小老师”,以此带动全班同学参与,营造良好的说题氛围是首要前提。小老师的出现会提高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榜样的力量会促使孩子们乐于参与到课堂说题中来。
但让孩子说题当“小老师”需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学生上台讲题时要面向所有同学,这需要有勇气,老师应多鼓励多引导。疫情下的“小老师”,待在家里只需要录视频,线上说题虽然不用面对所有同学,但是如果经过审核被选上拿来分享交流,部分同学还是要看的,这样想来,孩子也会有一定的紧张感,老师也应当给予关注,增加沟通和肯定。其次,学生的说题思路要清晰,这需要扎实的基础。说题,学生不仅仅是解出答案,而是要真正弄懂这道题,能说清楚每一个解题步骤,也能讲明白其中的算理。这样说题的学生会对题目理解更加透彻,也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内驱力。然后,说题前要做好准备,有的“小老师”在家说题用上了小黑板(图1)、小白板(图2),有的“小老师”条件虽然简陋,一纸一笔走天下,但是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图3)。一个个优秀的“小老师”背后一定也有排除萬难的家长,这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依仗。最后,对于那些没参与说题的同学,怎么样让他们敢于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说出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一起参与到课堂说题中来,这还需要自己继续努力地思考和尝试。
二、小组合作,让说题绽放光彩
在说题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团队合作,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说”的机会。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学习100以内的数时,我通常会让学生和同桌玩“我拨你说”的小游戏,也可以四人一小组,一个人在计数器上拨数,另外三人说一说个位和十位上的珠子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组内交流并纠错。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说题的机会,但是我们可以划分小组,让更多的孩子一起思考,共同参与,冲撞出知识火花。这样一来,学生投入在说题讨论中,会对题目中的各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获得更高的知识留存率。老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说题,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解决具体的个性化问题。
疫情下孩子们在家进行数学课的学习,其实更需要有一个大声“说”出来的机会。没有四人小组,孩子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互动说题,也可以在线直播或者发视频跟老师、同学互动说题。家长要能与老师一道,要深刻地认识到:只要孩子愿意参与说题,多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孩子能说,多少人都会为他的每一次“说题”取得的进步而鼓掌。
三、联系生活,讲求说题实效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第二课堂,在面对自己有经验的或者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时,学生自然会愿意来说题。因此,让学生开口说题之前,老师可以事先布置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探索性作业,可以是能让孩子积极思考建构的、动手实验操作的、开展探究学习的内容为主。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小数认识这一知识内容时,可以先布置实践作业,收集各种小票(超市、商场、娱乐场所等)、商品标签、存款记录等,然后让孩子思考自己带来的小数,整数部分代表什么,小数部分代表什么。最后学生在说题时,就会使原来单调的“述说”,变为自然、生动。
再如小数的加减法,1.11+11.1=?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有所了解,联系生活思考1.11元或1.11米是什么意思?有了这样的认知,再来计算。最后通过说题,学生就能准确的认识小数,并为以后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课堂上,当学生在表达一些难以描述的问题——依靠语言反复说题也不能发挥作用时,可以让孩子选择画图、符号、数据、动作等其他方式来辅助说题,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学生说题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地加以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强化和巩固。
【参考文献】
[1]韦永旺.以数学说题为载体,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9(08).
[2]姚晶晶.提升儿童数学学习“表达力”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数学教师,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