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藏文化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绩效更加显著,“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断推进,特色贸易服务平台体系更加健全,服务“双创”能力继续提升,人才培训工作有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特点更加显著。西藏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应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定位,聚焦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继续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和制度保障为支撑,努力打造“六大平台”,引领文化产业实现特色发展。
2019年,西藏自治区继续坚持“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战略定位,紧紧围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总体目标,按照“一六一六”产业发展思路,①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西藏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超过7000家,从业人员达到6万余人,年产值超过53亿元、自2016年以来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现有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34家,7家关联企业上榜“2019西藏自治區百强民营企业”、4家关联企业上榜“2019西藏自治区民营企业就业20强”,文化产业对西藏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日益成为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2019年,西藏文化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绩效更加显著,“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断推进,特色贸易服务平台体系更加健全,服务“双创”能力继续提升,人才培训工作有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特点更加显著。
(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19年,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继《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动漫中长期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管理办法》,西藏于2019年8月1日颁布实施了《“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认证管理暂行办法》,为在藏依法注册的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自愿参加“文创西藏”品牌认证、备案、管理继而为文化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标准和指引。此外,继《西藏唐卡分类》《西藏传统手绘唐卡》地方标准施行之后,2019年《西藏贴(堆)绣唐卡》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完成专家内审并报国家标委报备,另《西藏服饰》地方标准编制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二)项目带动战略持续发力
2019年,西藏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建设,持续发挥项目平台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规范项目库申报文本模版,开展项目库梳理工作,入库项目达到132个。
二是重点推进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园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三大类项目。20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全面启动;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落地招商项目14个,总投资44.66亿元;西藏珠峰文化旅游创意园区、雅砻民族手工业园区建设、室内历史舞台剧《金城公主》等一批项目全面启动并投入运营。
三是指导推荐各类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联合旅发部门完成2019年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推荐申报工作;“文创西藏”品牌打造项目等16个项目申报2019年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组织西藏泛美航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参加2019年西南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介会;组织和美布达拉、宏绩集团等3家企业3个重点项目参加2019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推介会,项目总投资达20.1亿元。
四是继续开展西藏原创动漫推广计划。继2018年在拉萨、山南五个县建设“西藏动漫体验空间”后,2019年超前完成了体验空间全区覆盖的建设目标。《洛桑和卓玛》动画片赴法国戛纳参加MIPTV展览交易会,与美国Netfix等五个海外公司购买方达成购买发行协议。
(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成效初显
2019年,西藏继续加大“文创西藏”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力度,成效开始显现。
一是规范品牌管理。制定发布《“文创西藏”品牌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开展“文创西藏”品牌认证产品项目征集工作,74家文化企事业单位的300件(项)产品和项目获得认证。有序推进“文创西藏”知识产权和商标注册,确保区域公用品牌的专业权威地位。编制《“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视觉管理手册》,制作16大类2万余件“文创西藏”宣传用品。
二是加强品牌推广。举办首届“文创西藏”版权交易设计大赛,面向全球征集“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标识(LOGO)和西藏特色文化孵化(IP)的文创产品。2019年,西藏以“文创西藏”为主题参加第十二届上海艺术节文创产品博览会,13家文博单位和重点文化企业的200余种、3000余件展品参展。在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光州广域市主办的“2019韩国光州国际文化创意产品展”上,“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获得最佳品牌创新、国家最佳文化创新产品品牌(文创产品类)两项组委会大奖,西藏泛美航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金丝牦小妞”获得国际最佳融合创新奖(文旅IP)。在第四届藏博会设“文创西藏”特色文化主题馆,组织78家文化企业参展,四天时间内实现销售额474.3万元。完成“文创西藏”品牌认证产品与“易拍即合”社区化线上拍卖平台资源整合工作。
三是打造“文创西藏”官方网媒平台。在“文创西藏”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和官方微门户网站,发布信息700余条,阅读转载12万人次。
四是举办2019“文创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嘉年华。将“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西藏造像艺术博览会”“西藏藏毯产业交易博览会”及“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认证产品交易展整合为“文创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嘉年华。首届嘉年华活动历时七天,吸引国内外专业观众和市民游客近5万人次,新评定42位西藏自治区等级唐卡画师和24名西藏自治区等级造像师,现场销售和订单式意向合同达210余万元。
(五)管理体制仍需健全
目前,西藏文化产业仍是政府主导型产业,各级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培育对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之相比,西藏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尚显滞后,一些老问题亟待解决,如文化市场管理仍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现象,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缺乏专门机构和人员,文化产业监管和服务能力薄弱等。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2020年,西藏应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定位,聚焦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继续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和制度保障为支撑,努力打造“六大平台”,引领文化产业实现特色发展。
(一)完善政策体系平台
摸清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统筹整合西藏全域文化资源,结合新发展理念、技术、业态,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以《“十四五”时期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西藏特色文化产业之窗建设规划》为突破口,加快西藏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完善步伐。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依法运营,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形成各部门具体分工、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地市党委政府立足实际,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加强文化文物单位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不断健全管理服务制度体系,全面指导推动“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和“西藏特色文化产业之窗”建设。推动文化企业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创新会展交易平台
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提升自主展会办展运营能力,打造立足西藏、面向区外、走向国际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性展会。不断探索“文创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嘉年华办展模式,适时举办第十届唐博会、第三届像博会、第四届毯博会等系列专题展会。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南亚大通道建设”,加大特色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力度,主动参与国际市场协作,以灵活方式积极参加大型国内外展会,重点培育“文创西藏”品牌,提高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知名度。继续指导和支持各地(市)通过对口援藏渠道,组织承办区外重点文化产业博览会,提升办展参展能力,开拓文化产品区外展销渠道。
(三)规范项目支撑平台
进一步规范健全西藏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发挥项目库的引领作用和综合效益。加大扶持引导,持续推动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园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基础建设三大类别重点项目落地,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带动整合产业链条。借助文旅部支持,力争年内举办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工作座谈会。做好“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重点支持项目、少数民族专项行动项目、“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政策创新、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四)搭建投融资平台
主动作为、积极对接、争取支持,探索设立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创新文化与金融结合工作载体和内容,切实解决文化企业投融资难问题,助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提档升级。继续推动“文创西藏·民生银行”主题联名卡项目,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西藏文化企业的新产品、新服务。
(五)做大创新研发平台
继续加大投入、整合多方资源、创新运营合作模式,持续打造“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继续高水平运营西藏自治区小微文化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形成文化产业助力双创工作新局面。探索设立“文创西藏”品牌运营基地、西藏特色文化产品集散基地,力争在品牌培育、投融资平台、创新研发、人才培养等关键基础领域形成实体平台。
(六)做强人才智力平台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制定符合西藏区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通过组织各类技能培训、鼓励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等措施,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推进专题培训班、“以岗代训”等培训工作,通过特训营、跟班作业等方式为文化产业行政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更实的培训平台。加强文化产业领域智库建设,发挥好文化产业研究和咨询机构、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等在理论创新、智力支持、督查指导和项目评审等方面的作用。探索“互联网+”形式,创新培训形式、载体和内容。
注释
①“一六一六”产业发展思路,为2017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文化产业发展主导思路,即“发挥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联动作用,搭建六大特色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结合‘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期调整时机,精准推动关联六大平台的年度重点工作要点”。
参考文献
[1]李春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探索[J].西藏研究,2010(3).
[2]常凌翀.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2016.
[3]纵瑞彬.西藏文化产业结构的基本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西藏民族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4]王桂胜.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模式分析[J].中国藏学,2018(3).
[5]宋必远.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J].新西部,2018(19).
[6]拉巴卓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新西部,2019(19).
作者简介
连成国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管理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法和西藏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