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为了快速创建低碳节约型、绿色发展型的社会,急需科学地规划输送及使用能源的系统。而电力系统是制造、输送电力能源的主要承担者,相应地也迫切需要革新内部的管理及技术应用。现阶段,国内外均在电力系统中,大力发展智能电网。这种电网具有很多优势,如可靠性强、能源使用率高等,与国内的国情及发展战略非常吻合。而其中的物联网技术则可以充分实现电网通讯的自动化、信息化,并将电力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基于此,本文从电力系统角度,概述了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 物联网技术 应用
伴随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物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电网管理和控制,实现更加高效的发展。鉴于目前的电网建设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故此必须大力开发、应用物联网技术,以确保大力系统得以正常、高效地运行。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1.基本特点
从本质上看,物联网技术是指借力于通信、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一种的现代网络技术,可以基于整合这两种技术,形成一个网络系统结构,并达到共享信息、营造更适合业内发展及运行环境的目的。而物联网作为运营中的主要载体,能构架一种连接模式,以有效结合现实世界语虚拟化网络,形成一个先进的网络架构,以此来拉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此外,作为新的产物之一,物联网结构更加复杂、标准也不统一,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其中的传感器为了长期完整地维持网络,传感网络应能自愈,以避免环境、人为因素带来影响。而RFID技术会事先在物品中置入电子标签以便实时监控,但却会引起个人隐私暴露问题。此外,一旦网络被黑客攻击,往往会引起更严酷的安全问题。所以,在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平衡好信息化与安全性能。
2.体系架构
(1)应用层
在应用层中,能按各项业务需求,来分析、处理感知层中的数据信息,而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应用设备、中间件、基础设施。其中的应用方面关系到智能电网的整体生命周期管理、产品生产过程,在智能识别、模式运算等的支持下,快速综合分析、处理电网信息,促进网络展开智能化决策,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控制、电力服务水平,在加快电力业的发展方面意义深远。
(2)网络层
通过网络层,可以充分融合、扩展不同的通信网络,比如,无线传感网、宽带、公共通信等。基于此,能传递应用层、感知层间的信息、控制路由器等,最终增大大量感知、传输信息的安全、可靠性。针对智能电网,基础支持是电力通信网,补充部分为公共电信网,再汇聚、传递、控制信息。通过电力通信网,能够形成一个更便捷的双向通信平台,提高电力物联网的带宽水平。
(3)感知层
一般感知层往往在若干感知对象的感知节点中分布,并且基于自组织模式,来创建感知网络,以此来智能化地识别、协同感知、处理、自动控制电网对象、作业环境等。基于现代微机电系统内部的传感器,借助智能采集、传感器等,来智能识别、搜罗电网中的发输变配用电、调度等阶段中的状态变化信息。
二、在电力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
1.发电中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中,有大量引进清洁能源,例如,风能等。据我国能源局调查的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风电一共新增并1601万kW的网容量,到6月底,网容量累计升至1.54亿kW。虽然这样国内风力发电领域的弃风限电问题还是很严重,单单2015年便有浪费2000亿kW·h电力,损失已经超过百亿。目前有50%的风电厂还是未出现盈利现象。而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将传感系统安装在风机设备中,并且在传感测量、挖掘技术的支持下,分析天气变化带给风机的影响,再基于此适当调整风机运行,以防止弃风限电。而调度中心通过无线通信,还能掌控实时的风力机出力水平,更好地掌控调度,以此来控制分布式的实际电源出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的实际使用率。
2.输配电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输配电领域至关重要。在输电领域,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在设置、安装传感器的领域。在电力输配电中,有关工作人员可在输电电力线路中,设置一定的智能化传感器,来实时动态地监测线路当中的输配电情况,并且及时地向监管中心,反馈线路当中的损耗、异常等消息。基于此,工作人员再按调度人员给出的优化设计,来调整输电系统中设计的方案。此外,在电力系统当中,也开始逐步兴起无人机检验、巡查等。其中有结合无人机和物联网技術,并利用无线通讯,引导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输配电中的实际情况。在5G时代下,有进一步提高物联网中的通讯质量、速度等。而基于5G技术,无人机还可大幅提高图片的拍摄、传输量及其质量,灵巡检更加可靠、有效。结合物联网技术后,无人机在巡检时,可不再受地理、环境等的不利影响,实行可靠性更高的巡检,以此来增大国内电力输电能力。针对配电领域,有大量引进全新的分布式电源,形成各种新的生活器具,如电动智能汽车、家用智能电器等。这种电源接纳能力很强,在电力系统中引进物联网技术,可以跟踪实时变化的负荷曲线,以此来掌握电力系统的作业情况。
3.变电中的应用
在电力变电领域,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能帮助变电站变换电压、电流,形成智能化模式这样在变电站,便能自动采集信息、数据,把控电压变换与测量,降低人力支出。长时间地使用变电站,需要定时检测、维修。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5G模式,可按变电站当天操作情况,实时更新结果。在进行检测时,获得的数据结果会被及时传送到维修人员,以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并采取维修决策。通过结合物联网与5G,能更高效率地检测,令变电站更加安全地运行。另外,在对地下电缆检测时,会先通过物联网技术与地下电缆联系上,再检测各个关联电缆,并且及时向检测部门输送结果,再由其分析这些结果,且以绝缘情况、输送数据分析最为重要,可影响到电缆的运用。伴随5G技术的发展,可通过物联网与5G技术,检测、预防变电站、城市地下电缆等问题,令变电站得以安全工作,促进变电系统提升完整、安全度。
4.用电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融合无线开放频率通信和既有电力通信,形成一种与智能电网相吻合的配电网,以此来统一解决通信方案。而灵活负荷则令AND可以主动地管理、控制,并且基于物联网技术,主动涉足ADN运行管理领域。例如,当前兴起的电压节能技术,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的。通过智能电表、计量新设施等,分析判断用电设备,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适当地减少电压进而降低用电量,以此来响应国内节能减排方针。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电动汽车量一直在持续增长,通过AND来可靠有效地进行管理也逐步发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综合考量EV的行驶运行习惯、整体负荷特征等。从市场电价、整个ADN运行出发,更好地管理EV系统充放电,建立起专门的运营新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便捷互联。在电力系统,通过应用物联网的三层构架形式,得以更加高效地智能化采集、传输、分析电网运行的信息数据、应用情况。目前,在组建智能电网、检修运行设备、监测作业状态、设备巡检及管理等方面,物联网技术的整体应用效果均十分理想,极大地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华.基于物联网技术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新乡:河南科技学院,2018.
[2]汪延龄.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2):89-90.
[3]吴闯.关于电力系统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探讨[J].通讯世界,2017,(15):230.
[4]朱敬彬.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安全威胁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7,1(5):92-94.
作者简介
吴振田(1980-),男,汉族,广东揭阳人,本科,电力工程技术工程师,从事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