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丁古丽·瓦特汗
【内容摘要】与传统教育不同,现代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发展,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培养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意识合作意识
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属于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自主思考的前提之下,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合作讨论与探究,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强化对其自主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值得深思。
一、优化问题情境设计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自然类学科,我们在日常生产及生活活动中所看到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化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解释。在日常工作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搜集与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和化学现象,经过整合成为课堂互动的素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性,引导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对所学知识内容形成更深的理解。比如,将白糖倒入水中为什么会消失?而倒入过量白糖为什么会有一部分不会消失?如何分辨葡萄酒的真伪?制作馒头和包子需要发酵,这反映出了什么原理?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问题。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擅于利用這些生活化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一些熟悉的化学现象,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问题答案。在化学教学中对问题情境的有效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引导之下强化思维活性,还能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其合作能力,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非常有利。
二、完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环境
虽然学生在初三学年第一次接触化学学科,但经过以往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化学学科中的概念、性质、用途等,可以通过自主阅读与思考获得较好的掌握效果。不过,个体思维毕竟存在一定限制,不同学生所处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具有一定区别。因此,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对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形式的有效结合,能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更为丰富的理解,促进其活学活用能力的发展。比如在“燃烧的条件”一课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主总结燃烧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与讨论。随后,由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活动,以验证自己的设想。用镊子夹取两块棉花分别蘸取适量的水和酒精,并在酒精灯上加热,以证明第一个燃烧条件,即可燃物;从乒乓球与滤纸上分别剪下一小块(大小相等),放在薄铜片两侧并加热铜片中部,以证明第二个燃烧条件,即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最后,为学生提供烧杯与蜡烛等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以证明第三个燃烧条件。大家经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决定将两支蜡烛点燃并直立放置于书桌上,用烧杯将一个蜡烛罩住,得到燃烧需要氧气(或者空气)的实验结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为学生设计学习目标与评价标准,同时结合多媒体展示、问题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疑问,以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产生与同学或教师共同探讨与分析问题的欲望。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传授
无论是在自主学习还是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都要比对化学知识内容的简单学习更为重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提升的基础。①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习计划,在充分了解学习目标的前提之下实现对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学习目标不仅要体现出长远打算,还应具有明确的近期安排。②在小组分配上,要充分体现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形成对学习较差学生的带动,并在小组之间创建良好的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此外,化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智力发展水平,切实做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逐渐渗透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及合作意识与能力。③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或小组合作预习,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当学生对新知识形成初步了解之后,在课堂上经过深入学习与交流,可以对其形成更深的理解。针对初中化学当中的各类知识内容,教师需要将相应的学习方法渗透在实际教学过程。比如“金属化学性质”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金属的活动顺序,对各种金属的特点、区别以及共性进行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利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其学科素养的形成与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鹏.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54.
[2]吴雪连.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管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0):170+182.
(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