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清
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镇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绿化生态功能和多样化景观的基础,也是城镇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桃源县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目前全县有公共绿地面积145.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5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2平方米。主要种植品种有广玉兰、香樟、栾树、银杏、桂花等乔木类树种,并广泛种植红檵木、春鹃、月季、紫薇等花灌木,结合采用金叶女贞、小叶女贞、雀舌黄杨等地表造色树种。如何合理选择绿化树种让桃源县的城市环境更加舒适宜居?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注重适地适树的原则。适地适树是指根据气候、光照、土壤及功能等因素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在城镇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物种的生态习性等因素,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例如,八角金盘是耐荫植物,在栽种时就要考虑到场地的光照条件。如果在日照过强的地方栽种,势必会造成大面积死亡;樱花需要栽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若种植在板结土壤中,则会逐渐枯死;桂花和杜英,如果栽植环境受到污染,就会发生落叶、不开花等现象。乡土树种的选择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又能发挥地方优势,呈现品种特色。为了丰富绿化树种种类,还可以从长期生长于本地的外来树种中进行选择。但不管是乡土树种还是外来树种,都要对栽植地的小气候进行调查,看是否适应该树种生长。
注重特色表现的原则。在园林规划中,应该提倡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才好。即使处于相同的自然地域内的一些城市,虽然其乡土树种相同,引入树种也颇为相似,但在园林绿化面貌上也应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才好。例如常德广植柳树,被誉为柳城;如果桃源也种植柳树,就会使人产生单调感。桃源的枫林花海在扩建时就注重了特色体现,是以枫树作行道树,再大面积种植各种时令花卉,使人有一种漫步枫林徜徉花海的感觉。在树种规划中,可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几种在当地生长良好而又为广大市民所喜爱的树种作为表达当地特色的树种。桃源县有原生树种2200余种,乡土树种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从中选择桂花、樟树、栾树、桃树作为城镇绿化的特色树种。
注重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园林植物的多样化是建设城市生态园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会形成不同的季相,不仅可以为人们营造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也吸引着各种动物形成稳定、合理的生态群落。要做到生物多样性,需要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多种植物栽培,乔、灌、藤、草本植物综合应用,比例协调,空间组合合理,形态、色彩搭配错落有致。桃源县滨江花园休闲小区的植物培植就充分体现了多样性特色:乔木有樟树、乐昌含笑、榆树、栾树等;灌木有樱花、碧桃、紫薇、紫叶李等;藤本有紫藤、金银花等;草本有草皮以及水生植物菖蒲、美人蕉、鳶尾等,形成乔灌藤草混搭、常绿与落叶共生、四季皆可观花、水体与陆地植物融为一体的生物群落。除了乡土树种和引进的外来树种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小乔木及开花灌木,特别是一些开花繁茂的树种和彩色叶树种。树种搭配必须要合适,要满足各种树木的生态需求。在树木配置上,应兼顾速生树与慢生树、落叶树与常绿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以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的搭配。
注重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绿化树具有美化环境、改善防护及经济生产等功能,在配植中应要明确树木应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城市绿化是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主要目的,以满足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需要为最终考核指标的。在进行绿化建设时,要围绕这一目的,让各种植物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如桃源县漳江工业园区的湖南博邦油脂、迪文科技等绿地在树种规划时就考虑配植了防尘减噪树种,而且乔、灌、草搭配,如:乔木类的朴树、鹅掌楸、桂花等;灌木类的海桐、小叶女贞、夹竹桃等;草本麦冬、大叶油草等合理搭配。树种选择如何更好地为生态环境服务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不同树种的生态功能不同,城市不同地段的防护要求也不一样,总的要求是因害设防、讲究针对性,所选树种要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性。
注重园林建设实践要求的原则。在树种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园林实践问题,既要重视近期的景观效应,也要顾及到长远的管护需要。依据这个原则,适于在桃源县种植的各类绿化品种行道树种有大叶樟、杜英、广玉兰、栾树、银杏等;防护树种有银杏、榆树、女贞、蚊母、石榴等;彩色叶树种有银杏、枫香、无患子、红枫、紫叶李、三角枫、五角枫等;垂直绿化树种有爬山虎、常春藤、紫藤、金银花等;观花树种有石榴、月季、茶花、桃花、春鹃、迎春、木芙蓉、含笑及各色草木和多年生宿根花卉等;观果树种有南天竹、柚子等。只要有了系统的树种规划,就可使园林建设工作少走弯路,避免浪费,避免盲目性,促进园林建设工作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