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 邹永刚 刘思坦 王丽娜
【摘要】本文为测评检验办公场所在防疫复工期间的空气质量,本文选取上海静安区某典型办公场所,连续监测一周5个工作日的室内空气状态,发现防疫期间办公场所,包括大空间办公区、小型办公室和会议室等工作场景均有良好的空气环境保障。
【关键词】室内空气;空气测检;防疫;智能监控
2020年2月中旬,新冠疫情在我国得到良好的控制,上海等各大中城市进入了复工模式,许多办公场所已经开始启用。在疫情严峻的形式下,加强对办公场所的卫生环境管理,切实有效防控新冠毒病传播,实现对办公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是每个企业和产业园区的重要任务。
为测评办公场所空气质量,在上海市一处面积约为1000m2办公場所,安装设置了多个环境监测点,全面启用了在线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感知室内空气环境温度、湿度、PM2.5、CO2、甲醛和TVOC等典型环境空气参数。通过智能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实现手机、计算机、大屏幕等实时数据和数据曲线展示,并实现远程环境数据服务管理。
本次选取2月10~14日,即防疫期首个工作周的5个工作日的环境监测数据,重点测评分析大空间办公区、小型办公室和会议室等工作场景的环境数据。具体测试场景如图3。
防疫期间选取典型环境参数,一周测评结果如下。
1.温度
防疫期间所有办公区域没有开启空调系统,根据图4一周温度监测曲线数据,室内一周平均温度依次为:小型办公室17.7℃>会议室15℃>开敞办公室14.7℃。小型办公室温度高于其他空间约2.5℃,这主要是由于小型办公室属于办公内区,与其他区域空气不流通,通过南向外窗摄入阳光有蓄热作用。会议室处有西向外窗,在下午时温度较高。通过测评可知,防疫期间正值春季,对于开敞式办公空间,建议办公人员多加衣物保暖。
2. PM2.5
如图5周PM2.5监测数据变化曲线(其中室外PM2.5由上海环境监测站提取),室内PM2.5浓度基本小于室外环境,并随室外浓度有规律变化。测试一周期间,3个测点的PM2.5浓度均值在24~27μg/m3,认为3个办公地点PM2.5浓度一致,没有显著偏差。室外PM2.5室外计算得I/O(室内浓度与室外浓度比值)为0.68。测评期间,室内通风和净化系统没有开启,室内仅通过围护结构对室外PM2.5过滤效率约30%,防护作用有限。在雾霾天情况,引起室内PM2.5浓度升高。这对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防控不利,将加大卫生防疫难度。因此,建议在雾霾期间,办公场所设置空气净化设施,尽可能降低室内PM2.5浓度。
3. CO2
图6给出了疫情期工作时间段的各监测点CO2的平均浓度没有显著差异,在480~490ppm范围,比较正常工作期开敞办公区、小型办公室、会议室的CO2平均浓度为690~750ppm。即防疫期间的CO2浓度仅为正常工作期间的64%~71%,这个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防疫期间,企业采取了人员调控,一半以上办公人员采取居家办公,对选择办公场所工作人员,也采取上下午分时上班方式,因而办公场所的人员密度显著降低,由此有效防控疫情传播的发生概率。
4.小结
通过应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平台,在办公场所设置典型传感监测仪,可以实时在线监测室内热环境、颗粒物环境和典型化学气体参数,并通过远程监测管理室内环境质量,实现办公、商场、居住、交通站厅、车厢等公共环境、居家环境的环境质量监管、实现室内空气污染防控,以及有效应对卫生防疫等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8883-2002[S].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002
[2]朱春,刘思坦,滕振飞,等. 谈学校教室通风的必要性[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25-26
(作者单位:1.上海迪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 佛山市顺德区意艾蒲电器有限公司;3.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图分类号】TU834.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362(2020)07-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