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山西榆次;元代墓葬;土雕仿木结构
【摘要】2016年3月,在配合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羊毫街棚户区改造工程进行的考古勘探中,发现两座元代土洞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晋中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两墓出土有瓷枕、黑釉瓷罐、茶叶末釉瓷罐等随葬品,丰富了榆次地区元代墓葬的资料。其中,M9使用了简易的生土雕刻仿木结构,填补了榆次地区此类型墓葬的空白,为榆次以及整个晋中地区元代墓葬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2015—2016年,在配合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羊毫街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考古勘探中,先后发现了多座古墓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晋中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区位于榆次区城区东南,西临政府东巷,南临新华街(原羊毫街),北侧为石太铁路,东北约150米处为沿石太铁路分布的始筑于汉代的城墙遗迹(图一)。其中2016年3月发掘的2座土洞墓2016JYPM9、2016JYPM17(以下简称M9、M17)为榆次地区少见的元代墓葬,对研究元代榆次地区的葬俗、葬制及墓葬装饰艺术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这2座墓葬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1.M9
仿木结构土洞墓,方向173°,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图二、三)。因清理地表建筑垃圾,墓葬开口层位已被破坏。
墓道位于墓室南侧,竖穴式,平面近长方形,南窄北宽,口底大小相近,长210厘米,宽84~98厘米,深254~271厘米。墓道两壁南端共发现脚窝6个,其中西壁4个,东壁2个。脚窝呈不规则椭圆形,宽20~23厘米,高13~17厘米,深8~10厘米。根据已发现脚窝的排列方式推测,东西两壁近墓口处还应有脚窝分布。
甬道拱顶,底部为质地较硬的料礓土面,未发现封门痕迹。长45厘米,宽81厘米,高106厘米,底部高于墓道底33厘米。甬道中部有一近长方形的生土台,顶面宽21~23厘米,底面宽24~29厘米,高22厘米,台上放置两块不规则形青石,用途不明。
墓室发掘时顶部已坍塌,墓室内填满淤土,推测原为穹窿顶。墓室为生土雕刻仿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底部平坦,亦为质地较硬的料礓土面,南北长247厘米,东西宽225厘米,墓壁高约112厘米,各面宽度不等,约64~90厘米。墓壁转角处各雕一根半圆形倚柱,均有不同程度的塌损,高约100厘米,径17~19厘米。倚柱上部应有相应的仿木建筑构件,因坍塌严重,已无法辨明。西北壁和东北壁各雕一假门。西北壁假门高32厘米,宽32厘米,进深约6厘米;东北壁假门高32厘米,宽34厘米,进深约4厘米。墓室中部并排放置两具木棺,均已腐朽,仅余轮廓,出土3枚铁质棺钉。东侧棺长187厘米,宽57~67厘米,棺板厚约3.5厘米;西侧棺长184厘米,宽47~57厘米,棺板厚约4.5厘米。两棺内各有人骨架一具,保存较好,均为仰身直肢,头朝西北。东棺内头骨面向上,为男性,年龄约50岁。西棺内头骨面向西南,右膝稍向外屈,为女性,年龄约35~39岁。共出土瓷器3件,其中东棺内人头骨左侧出土茶叶末釉瓷罐1件,西棺内人头骨两侧分别出土瓷枕1件、黑釉瓷罐1件。
2. M17
位于M9东南侧11.5米处,为土洞墓,由墓道、墓室组成,方向185°(图四)。因清理地表建筑垃圾,墓葬开口层位已被破坏,墓室顶已无存。
斜坡状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平面呈梯形,南窄北宽。墓道口长162厘米,宽74~95厘米,墓道底长170厘米,宽71~89厘米,深21~50厘米。墓室平面呈梯形,南窄北宽,墓底较平,长290厘米,宽82~122厘米,残高45~50厘米。墓室内放置木棺一具,已腐朽,仅余轮廓,平面呈梯形,长182厘米,宽42~57厘米,棺板厚约4厘米。棺内有人骨架一具,保存较好,仰身直肢,头朝北,面向南。经鉴定,墓主为男性,年龄约35~39岁。棺内西北角出土黑釉瓷罐1件。
二、出土器物
1.瓷器
黑釉瓷罐2件。M9∶2,方唇,直口稍外撇,圆肩,腹部斜收,最大径在肩部,平底略外凸,圈足稍外撇,挖足较浅。白胎,胎质较细。内外壁均施黑色釉,内壁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口沿处无釉。器内壁有较明显的拉坯痕。口径8.1厘米,底径4.9厘米,肩径10.5厘米,高10.4厘米(图五,1)。M17∶1,圆唇,口微敛,圆肩,鼓腹,平底略外凸,圈足稍外撇,挖足较浅。黄白胎,胎质较粗。内外壁均施黑色釉,内壁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口沿处无釉。口径7.5厘米,底径5.8厘米,腹径12厘米,高9.5厘米(图五,3)。
茶叶末釉瓷罐1件。M9∶3,圆唇,直口,圆肩,鼓腹略扁,最大径在上腹部,高圈足,平底,内外底中心均略凸起。器表饰瓦棱纹。黄白胎,胎质较粗。内外壁均施茶叶末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口部无釉。口径8.7厘米,底径6.1厘米,腹径12.5厘米,高9.6厘米(图五,2)。
瓷枕1件。M9∶1,腰圓形,前低后高,枕面内凹,枕底较平,有2个圆形小孔。枕面剔刻连钱纹,枕身刻变形连钱纹。黄白胎,胎质细腻。釉色白,釉下施白色化妆土,釉面有细碎开片,底部无釉。长23.9厘米,宽23.1厘米,高12.9厘米(图五,4;图六)。
2.铁器
铁棺钉3件,锈蚀严重。均呈四棱锥状,横截面为长方形。M9∶4-1,残长4.1厘米。M9∶4-2,残长3.1厘米。M9∶4-3,残长3厘米。
三、结语
M9和M17虽均未发现有明确纪年的遗存,但可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判断其年代。从墓葬形制来看,M9使用了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流行的多角形仿木结构,但其墓室结构简单,制作粗糙,不用砖砌砖雕,而是在生土上直接雕刻而成,随葬品亦仅有3件,可能是经济条件不足所致。从随葬器物来看,M9∶1瓷枕在造型、胎釉、纹饰和制作工艺上颇有金代榆次窑同类瓷枕[1]风格,似为金代遗物,或为元代仿烧;M9∶3茶叶末釉瓷罐和M17∶1黑釉瓷罐的形制与山西汾阳团城南区墓地元末明初M34出土的黑釉罐M34∶5和褐釉罐M34∶6[2]相近。综上,M9和M17的年代应相去不远,可定为元代后期,但不会晚于明初,墓主身份应为平民。其中,M9能使用简单的土雕仿木结构,墓主当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平民;M17为小型土洞墓,随葬品仅有 1件普通瓷罐,墓主应为普通平民。此外,M17位于M9东南11.5米处,墓向基本一致,从排列位置分析,两墓极有可能同属一家族墓地。
元代墓葬在榆次地区发现不多,M9和M17的发掘,丰富了该地区元代墓葬的资料。仿木结构墓葬自汉魏出现以来,一直都是以砖雕砖砌为主,像M9这样用生土雕刻仿木结构的墓葬在晋中地区极为罕见,就全国而言也不多见,笔者所知目前见诸报道的仅有甘肃高台地埂坡晋墓M1前室[3]和陕北统万城遗址北魏墓葬墓室[4],暂未见宋元时期生土雕刻仿木结构墓葬。M9的发现,填补了榆次地区此类型墓葬的空白,为榆次以及整个晋中地区同时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1]孟耀虎.磁枕玄珠[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4:190—193.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汾阳市文物旅游局,汾阳市博物馆.汾阳东龙观宋金壁画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2:198,231.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台县博物馆.甘肃高台地埂坡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8(9).
[4]邢福来.流沙半掩赫连城:统万城考古纪实[J].大众考古,2016(7).
〔编辑:张晓虹;责任编辑:谷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