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异常及对策

2020-08-03 03:19严文博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低压配电

严文博

摘 要 在我国低压配电台区中,最常见的一种配电问题就是线损异常问题了,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的,如果配电台区经常出现线损异常问题,会严重影响配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终影响人们的正常用电,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说,在分析导致线损异常原因的时候一定要落实到位,仔细找出故障原因,并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保障我国配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低压配电;台区线损;线损异常

引言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个综合性的核心经济技术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线损管理推行的是《线损四分管理标准》,即采取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4个模块对所辖电网线损进行全面管理。其中低压客户全面实行“分台区”管理,使这里客户群体成为线损“四分”管理的根基,是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关键。通过台区线损能够及时有效地监测低配电网线损构成和台区内用户电量的突变情况,为台区管理者规范低压客户管理、有针对性地控制窃电现象提供依据,并进一步为业扩及配网改造提供计算资料。

1加强低压配电台区线损问题管理的必要性

电能的传输过程是很复杂的,首先在发电厂中完成了电能的生产以后,再使用配电网络、变电站、以及相关的配电设备进行电能的传输,经过这些程序以后,才能够将电力传输到人们身边,人们才能够实现对电力的使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复杂的传输程序,在传输的过程中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传输电能的线路纷乱导致电能在很多的环节中都有可能出现损耗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几乎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对线损加强管理,这样能够尽量减少电能的损耗[1]。

2低压线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线路管理维护

当前很多区域的低压线路存在布局比较复杂,连接的设备很多等情况,直接加大了低压线路的保护管理工作。由于供电公司进行低压线损管理的工作人员有限,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很难及时发现低压线存在的问题。

2.2 技术线损

技术线损是变送电和用电过程中产生的必要损耗,其根本原因是电场、磁场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导线电阻造成的热量损失。所以如果网架结构不合理(如:电源点设置不合理,长距离供电,电缆线径过细)、变送电设备老化或配置不合理(如:变压器老化,变压器容量负荷不匹配,线路老化锈蚀,绝缘下降引起的漏电)、用电质量差(无功过补欠补引起无功电流过大,三相负荷严重不对称)等多种原因也会造成技术线损超出合理范围。

2.3 用电负荷

在影响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异常的因素中,用电负荷问题是一个很常见的因素,而在用电负荷方面则主要包括三个:首先就是居民平均的容量差异。通过分析居民用电,可以通过使用居民户均容量所产生差异的方法来对某一个用户的用电能力水平进行计算。其次是居民容量占比差异。在低压配电台区使用的用户类型是很多的,里面包括了居民、非居民、一些商户以及单位等。这些用户在使用电能的时候差别是很大的,这也就影响了台区的负荷,从这个方面出发可以将居民型台区分为三种,主要是居民台区、非居民台区以及混合台区,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各个类型的居民使用的电能水平进行计算。最后就是区域差异了[2]。

3线损异常问题处理措施分析

3.1 完全落实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全面提升低压线损管理工作效果,需要针对供电公司进行系统的员工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有效地提升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以及自身专业素养,做好现场超标管理工作,避免存在数据信息不准的情况。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异常跟踪管理制度。管理人员通过跟踪异常台区情况,并根据异常情况进行相应的考评工作,将低压线损管理工作严格地落实到实处,工作人员应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对于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出现工作不仔细以及工作懈怠等情况,需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为了全面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需要提高公司员工待遇,给员工在生活上以及工作上给予更多的关怀,使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能更加踏实和用心,并做好监测线路低压线工作,合理应用低压线设备,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3.2 加强线损治理技术措施

首先,加速配网改造,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对供电半径过长、架空线路线径过小的台区制定合理的农网升级改造计划,采用切割末端低压用户至邻近台区、分设配变、更换架空线路等方式减小台区线损。其次,增设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针对功率因数较低的台区进行合理无功补偿,从而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压质量,进而减少电能损耗。其次,根据线路首末端电压判断三相负荷是否平衡,针对三相不平衡情况比较严重的台区制定线路负荷调整计划,通过用户落火线相位调整、原大负荷单相用户通过增容安装三相表、安装三相平衡自动调整装置等方式减小三相负荷不平衡。最后,合理安排计量装置的轮换计划,每年都要对年久的计量采集装置进行轮换,包括公变终端、集中器、无线采集器、载波采集器、智能电表、JP柜等。

3.3 强化相关区域的电网调配和管理

运行方案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促进低压配电台区电网调配管理的关键举措。在运行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严格地将电压和电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参考具体区域的用电总量来制定合适的运行方案。而在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相关的电力企业需要将线损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严格约束和规范用电企业的供电行为,避免在供电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电网进行定期的巡检,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对用电异常的用户进行定期电量计量,仔细检查电视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保障配电网运行的效率[3]。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造成低压配电台区线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对其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仔细查找造成线损的因素,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行调整,共同努力,促进配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杨泉艳.浅谈低压台区线损管理[J].农村电工,2019,27(4):54.

[2] 傅春盛.低压台区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3] 曹為.信息化配网下中低压配电网精细化管理分析和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83-184.

猜你喜欢
低压配电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低压配电系统的配置与维护
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优化及控制技术分析
高低压配电设备故障及处理方法探讨
380V低压配电网故障分析及其消除措施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探究
低压配电的谐波分析与抑制
城市轨道交通的低压配电分析及照明优化配置研究
低压配电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分析
浅谈节能型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