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锋 沈端 蒋鹏
摘 要 文章介绍了一种Ku波段多通道数字T/R组件小型化的电路原理设计和实现。FBAR滤波器、GaAs芯片、LTCC滤波器和声表滤波器的应用有效减小了组件的体积;通过合理的频率分配,组件具有更高的镜频抑制度。合理的腔体设计进一步减小组件的体积和重量,并实现了较高的通道隔离度。
关键词 数字T/R组件;小型化;高隔离度;高镜频抑制度
引言
相控陣T/R组件由于具有扫描速度快、控制灵活、幅度和相位连续可调等优点,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数字T/R组件,或者多通道混合式相控阵T/R组件,每个通道或者子通道都采用变频技术,所以混频器和滤波器起着关键作用[1-2]。其中,滤波器的体积、重量、性能等指标直接影响T/R组件性能。基于芯片滤波器设计,不仅可以减小组件的体积和重量,也可以使组件的频率选择更灵活。
本文介绍了一款Ku波段多通道数字T/R组件,对组件关键指标进行分解、仿真设计并实测。组件具有高的镜频抑制度隔离度,小的体积和重量。
1组件设计
1.1 电路原理
T/R组件由收发支路组成。组件所用元器件均为MMIC芯片,实现小型化,组件的原理框图见图1。
图1 组件原理框图
组件每个通道包含收发切换开关、低噪放、数控衰减器、滤波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滤波器切换开关、发射驱放、发射末级放大器等元器件。
组件实现的功能有:①实现收发分时切换工作;②实现接收闭塞功能;③实现接收宽带、窄带滤波器切换功能;④实现收发调制功能;⑤实现9种校准功能。
发射支路要求输出功率≥20dbm;杂散≤70dBc。
接收支路要求单通道增益32±1dB,噪声系数≤18dB,隔离度≥50dBc,输出P-1≥20dBm,镜频抑制度≥30dBc,输出三阶交截点≥40dBc@Pout=10dBm。
组件要求实现小型化设计,尺寸要求:
105.2mm×65.8mm×20mm。
1.2 仿真计算
为实现组件小型化设计,RF滤波器采用GaAs芯片滤波器,一中频滤波器采用FBAR滤波器[3],二中频滤波器采用LTCC滤波器[4]和声表滤波器。其中FBAR滤波器具有优异的带外抑制特性,相较于SAW,它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段。较高的一中频和一本振,可以大大减轻RF滤波器对带外抑制的要求,特别是对发射时本振信号抑制的要求。本文选用C波段Fbar滤波器,其带宽大于200MHz,在第二镜频处抑制能力>40dBc,在一本振处抑制能力>50dBc。FBAR滤波器仿真、单测特性如图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FBAR滤波器带外抑制特性与其接地金丝位置和角度都有较大关系。图2表明,位置不合适时,可相差10dB以上。
图2 Fbar滤波器仿真与测试数据
接收支路的级联指标计算见表1所示,单通道增益设计值32dB,噪声系数14.1dB,镜频抑制度大于35dB。
表1 接收增益、噪声、镜频抑制级联计算
发射支路工作于饱和状态,输入功率0dbm。输出采用两级放大器合成,单级放大器输出功率21dbm,两级合成后输出功率≥23.5dbm,经过开关2.5dB损耗,组件输出功率大于21dbm。
1.3 结构设计
组件需要在长为105.2mm,宽为65.8mm的尺寸内实现多个通道,而且由于链路较长,所需的元器件较多,一个组件无法放下所有元器件,所以组件充分利用纵向空间,采取两个模块上下互联的设计结构。上下模块各完成8个通道的一次变频,两个模块通过双阴相连,由M2螺钉互联锁紧,实现完整功能。
组件采用了大量的裸芯片以提高组件封装密度,因此必须对组件进行密封设计。模块外壳选用铝材料,封帽方式采用激光封帽。可以保证其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图3 前端外形图
2组件的实现
多通道数字T/R组件的制作实物如下图4所示,上下模块之间采用双阴连接。组件RF端口为SMP接口,由于IF端口收发分开,所以IF端口分为接收SMP端口和发射SMP端口。LO口有2个SMP,另有1个耦合端口。电源与控制接口采用密封J301M系列接插件,13芯为下模块所用,21芯为上模块所用,采取垂直安装形式。
图4 数字T/R组件实物图
接收通道增益和噪声系数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增益在31~33dB,噪声系数14~16dB,满足指标设计要求。
接收通道隔离度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以通道3到其余通道的隔离度为例,在50dbc以上。
接收通道镜频抑制度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第一镜频抑制度达到40dbc以上,第二镜频抑制度达到50dbc以上。
发射通道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输出功率在21.2~22dBm之间。
图5 组件接收增益和噪声测试结果
图6 组件接收隔离度测试结果
图7 组件镜频抑制度测试结果
图8 组件发射功率测试结果
3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Ku波段多通道小型化数字T/R组件的电路原理设计和实现。通过滤波器的合理选择和中频频率的合理划分,设计并制作了样品实测,来验证指标中镜频抑制度、隔离度、增益、噪声、功率等指标。多通道组件在满足高镜像抑制度和高隔离度指标的同时,最终实现的体积仅为105.2mm×65.8mm×20mm。
参考文献
[1] 苏力争,钟剑锋,张建增,等.S波段八通道数字T/R组件研究与设计[J].现代雷达,2013,35(9):66-68.
[2] 张卫清,许厚棣,唐亮.雷达数字化收发系统芯片设计与实现[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6,14(3):317-323.
[3] 赵洪元,夏燕,王亚宁,等.基于FBAR技术的S波段低插损滤波器[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9,39(4):297-300.
[4] 常钰敏,罗雨,戴永胜.一种基于LTCC的宽阻带高抑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9,39(4):26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