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

2020-08-03 01:58魏宇竹
大经贸 2020年3期

【摘 要】 本文基于激励与约束的联合视角,以2013-2018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在分析高管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及媒体关注的双重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验证,从而为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管激励 技术创新投入 内部控制 媒体关注

一、引言

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源头,成为企业生存发展,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力,但我国技术创新投入普遍不足,相较于西方国家而言也具有较大差距。因而如何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水平,解决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企业高管是进行技术创新投入的核心力量,但其面临技术创新投入的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高管普遍存在创新投入动力不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高管激励与约束的联合视角,考察高管激励对技术創新投入的影响及媒体关注和内部控制的双重调节作用,对增加高管创新动力,约束高管机会主义行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高管参与企业发展及战略规划的部署,是企业进行创新投入的核心组织实施者。由于研发投入具有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及投资收益周期长等特点,高管普遍缺乏创新投入动力。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高管进行激励,能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水平。薪酬激励是一种将高管决策行为与企业绩效联系起来的短期激励方式,能够在短期内对高管进行风险补偿[1],抑制高管的创新投入风险规避性;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针对风险收入的长期激励方式,能够减少股东和高管之间的代理冲突,通过建立企业高管和股东之间的“利益绑定”关系,促进企业高管和股东共享利润、共担风险[2]。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由于企业资源的影响,高管激励作用有限,过高的高管激励反而会引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风险管控的核心手段,能有效降低技术创新投入活动的实施风险,且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监督约束机制能抑制企业高管各种违规行为[3],促使高管在权衡收益与风险后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投入。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内部控制正向调节高管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关注作为西方资本市场的“第四权力”,其发挥的“信息中介”及监督功能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平台,通过发挥信息中介效应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4],从而有效换缓解代理问题;同时,媒体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高管行为具有外部监督职能[5],约束高管资历行为,促使高管进行技术创新投入。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媒体关注正向调节高管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

三、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3-2018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剔除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异常及带有缺失值的企业数据,获得平衡面板数据合计8304个观测值,共计1384家上市企业。在实际研究中的数据筛选和基本运算均采用了EXCEL软件进行处理,整理后的数据通过Stata14.0对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内部控制数据取自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媒体关注来自百度新闻平台手工搜集,其余数据来源于WIND和CSMAR数据库。

2.变量定义与测度

本文因变量为技术创新投入,自变量包括高管激励:分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两个维度,内部控制及媒体关注。控制变量包括:股权集中度、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同时对年度(Year)和行业(Ind)变量进行了控制。具体变量的定义及说明计算如表1所示。

2.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Stata14.0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我国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均值为2.207%,最小值为0.021%,最大值为9.497%,说明我国技术创新总体投入不足,且企业间的投入差距较大。薪酬激励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2.794和16.131,说明对我国上市企业而言,薪酬激励差距较小;股权激励的均值为14.479%,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和65.701%,说明我国上市企业一半的企业股权激励较小,且差距较大。内部控制指数平均值为6.483,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6.071和6.687,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大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媒体关注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和6.617,明不同公司之间的媒体关注差距很大。

3.多元回归分析

为考察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基于内外监督视角考察内部控制与媒体关注的双重调节效应,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1)模型1-1中,高管薪酬激励的回归系数为0.654,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高管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模型1-2中股权激励的回归系数为0.00244,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高管激励正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2)模型2-1中,加入了薪酬激励与内部控制的交乘项(Lnpay*Lnice),其多元回归系数为-0.356,但不显著,说明内部控制无法调节薪酬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而模型2-2中,内部控制与高管股权激励的交乘项(Stock*Lnice)的多元回归系数为0.0173,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内部控制正向调节高管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正向关系。(3)模型3-1中,薪酬激励与媒体关注的交乘项(Lnpay*Media)回归系数为0.0416,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媒体关注正向调节高管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模型3-2中,股权激励与媒体关注的交乘项系数为0.00294,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媒体关注正向调节高管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激励与约束的联合视角,在探讨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的直接影响基础上,重点从内外约束的角度分析了内部控制及媒体关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激励视角,发现单一货币薪酬激励或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基于内部监督视角得出,内部控制对高管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调节作用,即正向调节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但对薪酬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二者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明显;(3)基于外部约束视角得出,媒体关注对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制定以创新为导向的高管薪酬体系,高管绩效考核中加入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当前我国企业高管大多处于财富积累阶段,因此,将技术创新投入指标适当纳入企业高管绩效考核中,构建高管创新绩效指标体系,明确高管技术创新投入任务及职责,有助于提升高管主动进行创新投入的积极性。(2)重视激励与约束的联合治理机制,增强企业高管自主创新动力。一方面通过高管激励增强企业高管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促进高管与股东利益趋同;另一方面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约束高管人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提升技术创新投入信息披露质量,降低技术创新投入风险,二者共同发挥作用,让高管自觉為自身及企业长远发展而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活动。(3)重视内外监督约束机制的联合效应,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与风险控制作用,同时利用媒体关注增强企业外部监督,增强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 卢锐.企业创新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J].会计研究, 2014(10):36-42+96.

[2] 朱德胜.不确定环境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J].经济管理, 2019,41(02):55-72.

[3] 黄国良,杨光.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内部控制与研发投入[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8(06):56-60.

[4] 杨德明, 赵璨. 媒体监督、媒体治理与高管薪酬[J]. 经济研究, 2012(6):116-126.

[5] 孔东民,刘莎莎,应千伟.公司行为中的媒体角色:激浊扬清还是推波助澜?[J].管理世界, 2013(07):145-162.

作者简介:魏宇竹(1996年-),女,汉,重庆,硕士在读,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方向:战略规划与管理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高新技术企业高管激励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内部控制与媒体关注的双重调节”(项目编号:yjscxx2019-1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