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无声 旭日荣华

2020-08-03 01:58马琳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荣华黄旭华旭日

马琳

坎坷求学路

1924年2月24日,一个男孩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一个乡医之家,父亲给他起名“黄绍强”。

当时,战火纷飞,山河飘零,黄绍强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路。在1938年至1941年间,他从广东到广西,一路求学。虽然求学辗转,生活艰苦,他却不改救国之志,还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黄旭华”,取“旭日荣华”之意。最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

一段坎坷的求学之路,不仅磨炼了黄旭华的意志,而且让他更加坚定了救国图存的决心。在国立交通大学,他学习造船专业。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专业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

用土办法设计核潜艇

20世纪50年代,国家决定建造核动力潜艇。不到一个月,黄旭华就和众多技术人员离开了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一无资料、二缺技术的情况下,他们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

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等于一体的尖端工程。当年,我国只仿制过苏式潜艇,而核潜艇长什么样,大家都没有见过,对其内部结构更是一无所知。那么,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艇型呢?这是黄旭华开始探索核潜艇艇体线型方案时遇到的首要难题。经过反复研究,他们最终选择了最先进也是难度最大的水滴线型艇体。通过大量的水池拖曳和风洞试验,他们获得了大量数据,为艇型设计奠定了基础。那时国内还没有计算机,研究人员只能依靠算盘计算数据。两组人负责计算一组数据,答案相同才能通过。为了弄准一个数据,他们往往鏖战到深夜。不仅如此,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土办法,对所有上艇设备一一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过秤。这样的工序每天都要进行,这才使得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与设计值几乎吻合……

亲自试潜获得成功

经过多年的设计研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终于问世了。与此同时,首次深潜试验也如期而至。这时,黄旭华却发现有人唱起了当时的流行歌曲《血染的风采》,参试队伍中弥漫着悲壮的气氛。首次深潜试验,结果会怎样?每个人的心中都没底,甚至产生了一丝恐惧。其实,黄旭华也预料到了危险性,若再让大家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深潜,那不更危险吗?为此,黄旭华对大家说:“这首歌很好听,我也喜欢唱,但是,这一次我们不需要这首歌,我们要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把试验数据完整地拿回来。”接着,黄旭华严肃地说,“我要和大家一起参加极限深潜试验。”这句话掷地有声,让大家的悲壮情绪一扫而光。

在极限深度,一块扑克大小的钢板承受的压力是一吨多的重量,100多米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即使有再大的危险,黄旭华也义无反顾地跟参试人员一米一米地往下潜。50米,100米,200米……巨大的海水压力压迫艇体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可谓惊心动魄。黄旭华镇定自若,一边了解数据,一边指挥下潜进程,直到极限深潜试验圆满结束。1970年12月26日,这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并取得成功。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当天,黄旭华诗兴勃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在黄旭华的带领下,我国核潜艇事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交付海军使用;1981年,第一艘导弹核潜艇下水……荣耀的背后离不开付出和坚持,黄旭华就曾隐姓埋名30年。执行任务前,黄旭华于1957年元旦回到阔别许久的老家。63岁的母亲再三嘱咐他,等工作稳定了,要常回家看看,可他却一去不复返。30年来,家人不知道他在哪里,更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就连父亲去世他也未能回家奔丧。直到1986年年底,两鬓斑白的黄旭华终于踏上了久别的故土,见到93岁的老母亲。他眼含泪花地说:“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誓言无声,旭日荣华。黄旭华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一颗爱国之心。2019年9月,黄旭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勛章——共和国勋章。

猜你喜欢
荣华黄旭华旭日
黄旭华院士捐出1100万元个人奖金
灵 山
环球华人之黄旭华
日本将刊登“旭日旗”韩文说明
中文学习成新宠
对国家尽忠是最大的孝
晨钓
妈妈生气了
一起出去玩
赵国荣先胜徐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