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日益突出。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高职院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更要为社会培养道德素质过硬的人才,发挥校园文化作用提升学生品质成为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分析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发展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重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职院校要在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引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借助于校园载体,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
校园文化一般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的一种群体文化,一般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就是以高职院校为依托,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以培养学生职业型、技能型、高素质为目标的新时代群体文化。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日益突出,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高职院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更要为社会培养道德素质过硬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教育形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增强国家荣誉感
借助于校园文化的多种形式,让学校师生更深入地了解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深刻体会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体会伟大的中国精神,增强国家荣誉感,坚定四个自信,做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提高学校竞争力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通过独具特色的校内建筑、悠久的学校历史、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长期形成的制度规范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提升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学习氛围。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多种活动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改變传统课堂教育枯燥单一的形式,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知行合一,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需要的自信自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办学特点
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办学越来越倾向于职业化。随着国家发展要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上逐渐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在这样的办学宗旨指导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呈现出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在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职业性特点。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学习周期短,学习任务重,因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多以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操作练习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均以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为主要关注点,较少关注校园文化发展对学生素质提升的影响。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以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但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高职院校因办学规模、办学性质、师资条件、学生特点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存在差异,某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在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规范不严谨的地方,这直接影响了培养的学生质量。除此之外,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还存在内容略显肤浅,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使校园文化的教育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学综合发展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秉承厚德崇信、博学尚技的校训,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形成了以德治校的校风、严谨治学的教风、积极进取的学风。同时作为河南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师修理营一分队,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军事理论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国际混元联合会郑州分会混元太极培训基地,开设有混元太极课,既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又能够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学校环境幽雅、绿树成荫,图书馆、画室、舞蹈室、各种实训室一应俱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虽然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已经取得不错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着力解决。
(1)片面强调物质文化建设 忽视精神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即学校用于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及学生活动所需的物质设备及校园环境的总和,是学校完成人才培养和文化育人功能的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图书馆、操场、校内景观等。精神文化则为深层次的文化体现。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在2010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后,学校各项设施不断完善,新建的图书馆功能齐全,教室里多媒体设备齐全,校园布局合理,龙子之湾别具一格,各种体育项目活动设施应有尽有。但是在校园文化的发展上,学校过多的关注了硬件设施的完善,自然人文景观建设较为滞后,缺少具有历史性和标志性的建筑,在精神文化的传承方面不够突出;对学校的发展史、校训等蕴含的各种精神缺少提炼宣传,学生缺乏认同感。
(2)过度关注形式 忽视教师及学生参与度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及学生的主体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在校内布置宣传栏,利用教学楼走廊粘贴名人名言,组织各类社团活动等,这样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容易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达不到潜移默化教育的目的。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教学楼走廊、图书馆、校内景观石、校内指示牌等多种形式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但是收效甚微,在课堂调查中发现只有少部分同学会关注教学楼走廊、图书馆等展示信息;对校园广播内容、举办的各种活动等也只有部分参与的同学会关注。形式虽然多样,但是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显得差强人意。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议
高职院校承担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提升新时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加强精神文化的传承
在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精神文化的传承。要让每栋建筑、每块石头、每个宣传栏都会讲故事,充分体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智慧,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二)注重工匠精神的弘扬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曾经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在逐步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更加注重工匠精神的传承,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加强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员的宣传,多举办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有关的活动,如财经学院的点钞比赛,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的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辩论赛等,锻炼学生精益求精、敢于冒险、创新创造的工匠精神。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要通过校歌校训、特色建筑、宣传标语、纪念活动、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校歌校训蕴含的丰富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建校史、发展史;在五四运动、国庆节、一二九运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特殊日子开展纪念活动,激发学生的荣辱感,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历史的基础上,感受中国精神的强大,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要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及座谈会、报告会等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在全校形成一种浓烈的氛围,达到如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其中,青年学生成为使用网络最多的群体。高职院校學生因文化基础薄弱、自控力不强等原因造成学习动力不强,经常玩手机,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成为日常接触最多的网络软件。高职院校要充分把握这一点,利用网络平台作为校园文化宣传的媒介,及时更新,用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关注。比如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方式进行宣传,把看似乏味的素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使其作用的发挥不尽人意。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发展灵活多样的形式,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文化育人内容体系,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郭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6):125-126.
[2] 徐佳.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文教资料,2019(1):102-104.
[3] 田晓燕,容攀.自媒体微信平台对校园文化的影响[J].新媒在线,2017(12):139-140.
[4] 赵文花,孙荣秀,王书芳,魏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措施研究[J],2017(11):349-350.
基金项目:本文为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019年度科研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刘丹丹(1985- ),女,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