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萍
【摘要】在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素材准备、教学生成、网络文明主题教育、热点活动、教师示范作用等方面做好信息技术与德育的融合,关注教学细节,关注自身的形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定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落实好。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立德树人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 年修订)指出,信息技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信息技术日常教学实践中更多地突出和强调课程的技术性、基础性和实践性,较少体现课程的人文价值。立德树人的目标要如何贯彻到义务教育的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如何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体现出来,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一、精心准备教学素材,润物细无声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学科,是教授学生利用信息设备和技术来收集、加工、处理、发布信息。信息技术课规定了应当教授学生哪些技术、学生应当掌握哪些操作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处理哪些信息,也就是如何选择教学素材,是由教师决定的。以掌握打字技能为例,教师可以选择训练学生练习输入一段科学说明文,也可以选择输入一段建国伟人传记选段。对于打字这个技能而言,训练效果差不多,但长期坚持,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显然不一样。
精心准备教学素材,选择既适合教学内容又具备德育功能的素材,适用于大多数信息技术课。
1. 绘图模块
我们可以结合绘图课所要学习的技能,选择让学生绘制天安门、长城等国家地标型建筑,让孩子感受我们国家灿烂的文明,也可以选择让孩子们绘制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地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朴素情感。
2. WPS文字模块
这个模块更容易和德育结合,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文章和图片,也可以选择语文或道德与法制课本中思想性和文学俱佳的文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选择当前热点的国家新闻作为教学素材,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
3. WPS演示模块
这个模块最容易与德育相结合,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正好让学生学习利用WPS演示中艺术字、动画、图片效果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我们给他们精心准备的德育内容,让德育内容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生在处理、加工这些德育内容,提高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内容会被制作者(学生)所内化,成为他们思想、认知、情感的一部分,同时他们制作出来的作品将感染更多的学生,为德育教育带来更好的效果。
4. 网络模块
网络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学生需要老师更多地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观,培养他们良好的上网习惯,让他们能够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正确处理网络学习和娱乐的关系。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又有料的优秀网站作为网络学习的素材,引导学生浏览这些健康的网站以获取有用信息,或玩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因为只有种上粮食土地才不会杂草丛生。
5. Scratch编程模块
(1)游戏编程
青少年上网、玩游戏成瘾问题是常见的德育问题之一,游戏编程教育的良好实施有助于减少学生游戏成瘾问题。
Scratch编程教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就是游戏编程。信息技术教师在游戏编程教学中,不能只教编程技术,还要进行有效的德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游戏的原理是什么,游戏为什么会让人沉迷,沉迷游戏有什么危害,先提高他们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开发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把对玩游戏的热情转换到开发游戏上,从而全面预防学生玩游戏成瘾。
(2)实用功能编程
预防青少年上网、玩游戏成瘾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一方面大有可为。信息技术教师在Scratch编程课中,多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变量教学时,多与数学相结合,让学生用编程的方法来解决数学应用题;动画教学时,与语文相结合,制作语文课本剧。学生发现编程本领有用武之地,就会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投入更多的时间研究编程的技能,自然就會挤压用电脑打游戏的时间,从而减少学生游戏成瘾问题。
二、见眼生情,教学生成中进行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外,也 常常会在师生互动中动态生成教学资源,教师要能及时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教学计算机组成的课程里,在介绍CPU技术和品牌时,可以适时介绍一下中国的龙芯CPU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创业的不易,同时让学生为我们中国人打破国外知识垄断,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CPU技术而自豪。
在教学WPS文字时,讲讲WPS软件发明人求伯君先生凭一己之力独立开发出DOS版WPS文字处理软件的传奇故事,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树立中国人也能在软件产业做成一番大事业的自信心。同时,求伯君先生当年拒绝美国微软公司开出75万美元的高额年薪,卖掉自己别墅,完成了Windows版WPS软件开发,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的真人真事,也是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三、网络文明主题教育,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课中也有主题德育课“网络文明小公民”,大多信息技术教师对这一课不够重视,简单带过,因为不谈技术好像和信息技术课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良好的上网习惯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非常重要。
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课的教学,精心准备各种案例,让学生在实例案例中认识到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学习到多种防范网络风险的知识,这不仅对学生有益,还能通过学生提高学生家长上网的文明习惯和风险防范意识。很多成人在网上被骗,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文明上网的教育不够,所以必须要给孩子们上好这一课。
四、结合热点活动,将德育延伸到课外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作用的课程,绝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身,课后学习应用的场景也非常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结合学校的各项热点活动,延伸信息技术的德育作用。例如每年三月,學校都要举行“学雷峰”活动,实践活动之余,学校通常都要举行一个以“学雷峰”活动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可以利用这个活动,把电脑小报也加入进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学雷峰”主题小报,在制作、传播过程中都能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2018年2月2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发布“守规矩、讲礼仪,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倡议希望全体扬州市民当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行文明礼,担当扬州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文明有礼是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敏锐地意识到这个热点活动是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契机,借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其中和信息技术有关的就有文明有礼专题电子小报、文明行为电脑动画、我是文明宣传员班级主页专栏等活动。
信息技术教师、班主任、家长三方密切分工合作,班主任负责组织提醒,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家长作为学生助手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参与活动,并取得成功。
在各方的努力下,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活动中既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扩大了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在本地的知晓度,同时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形成了一事多效的良好局面。
五、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重要的作用不再是知识的传授,因为网络教育资源非常丰富,随时可以找到全国名师的课程,智慧教育的推进,人工智能也能批阅作业,根据错误动态推送学习任务,有时比教师的批阅还要有效。
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就是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对学生的期许,对学生善意的批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影响。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特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一位热爱机器人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师会帮助学校成为机器人特色学校,一位热爱编程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师会培养一批小程序员,一位热爱写作的教师会带出一群博客小达人。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绝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也会在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方面打下深深的烙印。一位文明有礼的信息技术教师绝不会同意学生在网络上胡言乱语,一位精通网络技术信息的教师会让学生养成严格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受到训练和影响,会扩展到学生的整个行事风格上,体现出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榜样示范作用,言传身教,不令而行。
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关注教学细节,关注自身的形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定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落实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2017年修订)[EB/OL]. http://www. njsjys. cn/News/B17-04-01-14985. htm,2018-3-13.
[2]新华网. 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正式发布[EB/OL]. http://www. js. xinhuanet. com/2018-02/03/c_1122363180. htm,2018-2-3.
[3]胡杨.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出版中的立德树人建设[J]. 编辑学刊,2020(2)115-120.
[4]卢庆广. 核心素养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6):51-53.
[5]解雯燕.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J]. 青海教育,202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