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十八世纪法国画家休伯特·罗伯特创作的巴黎式维都塔风景画为中心,对维都塔风景画进行内涵分析与词义溯源,运用微观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剖析该画家笔下风景画的创作元素与创作手法,最后阐述城市化视野下维都塔风景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休伯特·罗伯特;维都塔;实景画;废墟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Q020)15-0031-02
一、前言
放眼十八世纪欧洲美术,在科学领域,小孔成像辅助绘画的手法更趋成熟,透视法经几代人的努力亦愈发娴熟;在文化领域,哲学家康德、艺术史家温克尔曼以及艺术批评家狄德罗三人的成就以及社会上相对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更是为自由艺术的创作添上异样光彩,这突出表现在维都塔式风景画领域。十八世纪法国画家休伯特·罗伯特于意大利的罗马学院修习期间受到当地维都塔风景画的影响,在其回国后创造出与意大利不同的巴黎城郊的维都塔风景画。
二、维都塔风景画的内涵与溯源
“维都塔”(Veduta)风景画作为十八世纪威尼斯画派的延续与创新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而最早的维都塔风景画应由在意大利作坊工作的弗兰德斯风景画家保罗·布里尔(Paul Bril)完成,至十八世纪,意大利艺术家帕尼尼(Pannini)、卡纳列托(Canaletto)、瓜尔第(Guardi)、皮拉内西(Pirane si)与贝洛托(Bellotto)成为了最出色的维都塔画家,而十八世纪法国画家休伯特·罗伯特(Hubert Robert)亦受帕尼尼的影响加入到该绘画类型的创作中。
这种以描绘城镇风光、集市景致为对象的风景画也被称为城市实景画,它以现实生活中可见可考的建筑或景象为依据,利用科学仪器与透视法详实地描述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致。这种表现手法可与地志景观图一同描绘。地志景观图与城市实景画的视觉一般介于鸟瞰图与地形图之间,而前者一般倾向于认为是一项科学,后者是一种艺术,但它们都有同样的宣传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的、作为区域地图、城市历史介绍以及旅行向导手册而存在。
罗伯特超越了实景画单纯作为机械性、功能性的迷你百科全书的用途,在其巴黎式“维都塔”风景中,描绘了城市的一角以及城外广阔的乡村图景,实则上也描绘了城市繁荣背后所倚赖的当地特有的贸易与工业,将城市的审美功能与宣传功能相结合,在这两者之间他针对乡村普通群众的生活与城市富裕家庭的生活之间的显著差异作出变换。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罗伯特的巴黎式维都塔风景也反映了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后的社会阶层分化、乡村消退、城市化进程开展等境况,资产阶级的诉求使得这一切缓缓启步。
三、休伯特-罗伯特维都塔风景画的创作元素与创作手法
作为巴黎地形的忠实记录者的罗伯特,他创作了《比弗尔小河》(La Bievre,1768)、《索拉里奥桥》(The Ponte Solario,1775)以及《桥下的人们》(Figures under a Bridge,1798)等画作。比弗尔是一条流入巴黎左岸主流的小河,在十八世纪这条河流经当地的各类行业,包括纺织磨料厂、酿酒厂、啤酒厂、制革厂、而粉厂、肥皂厂以及十二个洗衣店,其周边地区是巴黎最穷的地方之一,贫民窟多见于此。在“维都塔”风景画中,桥梁被视为“生命历程的象征”,而《索拉里奥桥>画中的桥梁实际建于公元四世纪,位于罗马城以北,它横跨阿尼内河(the Aniene),与泰伯河(the Tiber)交汇。这座桥经历过无数次的改造,在罗伯特的时代已作为城市收费的地点而存在;而桥上的塔楼是中世纪的建筑,而该作品的灵感则来自于皮拉内西十八世纪中期的蚀刻桥作品。罗伯特另一个版本的《索拉里奥桥》作于1783年,现今作为私人收藏而存在。《桥下的人们》用以装饰巴黎马萨酒店,作为一幅城市风俗画描绘了巴黎人们的日常生活,前景一个男人和一条狗在船上,中景一家庭正准备乘船出发,而画而的左下方与右上方描绘的则是两人俯首观看桥下的景致。精确的前景、清晰的中景和模糊的背景,在井然的绘画秩序中变得朦胧,最后与满天旷野融为一体。
从上述三幅巴黎实景画中可知,罗伯特所选取的建筑风景并不是当时巴黎的中心,而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灰色地带、次边缘地带,在这里生活的并不是位于上层社会的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也不是处于社会底层、忙于耕耘的农民;这里的建筑不是最新的杰作,也不是最旧的农舍,正因为处于城市的边缘,所以才会有各种作坊在此兴建。画家以桥作界,所选取的而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分水岭,仿佛过了这座桥就是城外的田园风光、进了这座桥就是城市的享乐之地。从这点上作分析,休伯特·罗伯特实际已经将作画视觉提升到“佳美之处”(PleasantPlaces)的境界。帕尼尼将其绘画視觉设置于罗马城之内,定位在富有而忙碌或悠闲的从商者与王公贵胄之中,而富人阶层与贵族阶层则因其行业性质与社会地位被禁锢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罗伯特则从迅速发展、人多拥挤的城市转移到更为怡人的郊区,最后在桥梁之下划一道分水岭。他试图告诉受众繁盛城市背后所倚赖的正是受河流滋润的制造业与的劳动力,休伯特也同时崇尚城外古老的、如画的、被人遗忘的乡村景象——因为这些都是城市财富的源泉。
值得关注的一点的是,罗伯特在这三幅画中所选的构图方式、描绘对象的相似性问题。这三幅画有两个相似点。
其一,从构图方式上分析,画家主要选取的是透过桥拱所看到的桥下景象,其构图视觉均为平视,近景突出城市工薪阶层的生活情节,而远景的乡村生活更是以广阔的地平线一览无遗。
其二,从描绘对象上分析,受地点所限制画家所选取的人物对象是工薪阶层而非商人,而在建筑对象上所选取的是带有历史感的桥梁与塔楼。桥梁与塔楼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仅仅表明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人力之功或是单纯的交通上的实用功能,更是承载了文人骚客的情感,他们往往借此抒胸中逸气;在西方威尼斯画派“维都塔”式风景画传统中,桥梁更是有着永恒生命的文化意义。
在罗伯特的绘画中,这些桥梁与塔楼具备一定的历史厚重感,画家通过砖瓦与青苔将其饱经风雨洗礼的而貌展现出来。在《比弗尔小河》的桥下我们可以看到自然与人为所制造的水垢的残迹;在《桥下的人们》有着被草芥缠绕的桥梁与桥上古典的罗马式雕塑;在《索拉里奥桥》是中世纪古塔楼的残旧与桥墩的破败。在“废墟的罗伯特”看来,城市与乡村虽并置却有着相对独立性,城市从中心到次边缘地带给乡村侵蚀,造成乡村的消退,但反过来乡村在画中亦被推至到一个模糊的远景的位置并被周围大自然同化,大自然也一点点地以绿色的草芥苔藓从城市中重新收回自己的土地,而废墟就是大自然侵蚀城市的见证。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侵略性的,自然对领土的收回是温和的,罗伯特在其巴黎式“维都塔”风景画中充分反映了十八世纪风景画创作关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生活的分离所造成田园牧歌式情调兴盛的论调。
四、城市化视野下维都塔风景画的现实意义
一部城市的经济史必然是一部视觉艺术史。罗伯特或许是最早从城市化进程获得反映的一批人,种种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敦促着艺术家作出的历史性改变。在十八至十九世纪法国的特殊社会背景之下,有许多作品传达出城市“进步”必然会带来美好生活的观念,也有像罗伯特般拥有怀古情感的画家对城市“进步”作出不一样的判断,他们看到了城市的丑陋及其价值观致使乡村消退的景象,以及艺术家将会深陷社会泥泞中从而附属]-艺术公众、艺术题材、艺术评论家甚至丧失话语权、身份与地位的境况,这种对城市进步持怀疑的态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开展,于十九世纪末的欧洲达到极致。而十八世紀恰逢古罗马考古热潮的出现,“崇高”作为一个创作概念得到广泛关注并在美学领域蔓延至艺术理论、艺术批评领域,罗伯特借此探寻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他得以重返昔日,描绘出古罗马曼妙的生活图景,这种生活图景仍然是一种有别于城市的、带有田园牧歌式的风格。
在笔者看来,十八世纪欧洲的城市化进程与当代中国固然不是一个历史体系,但是也不无联系。废墟在中国与西方同样代表着消逝与毁灭、铭记与新生,但是中国在情感所指上更趋向充满愁绪的喟叹,而西方更像对昔日的赞颂,而导致在处理废墟上显示出差异——西方注重在原址上保护,而中国注重重构。在飞速快展的城市化进程下,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他们均以相似的情感再现了当代都市废墟。拆迁计划一直在轰隆的打桩机声音与苟延残喘的平房之间对峙与周旋,一座城的落幕与一座城的崛起似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昔日与未来、绝望与希望也就隔着一个“拆”字的距离。城中村的未来或者说是拆迁计划的影响在过去的九十年代一直有着激烈的讨论,在艺术创作上也有所反映,例如当代艺术家宋冬、尹秀珍、隋建国、展望的装置作品,又如季炜煜和宋涛的艺术家组合“鸟头”的摄影作品,他们的作品均反映出当代城市生活中的焦虑。在欧洲美术层而上,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对城市发展的思考更多在庚斯勃罗、柯罗、透纳和梅索里埃中得以延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艺术家,他们在城市化视野下表现城市与乡村之景均对传统的表现模式作出了改变,这体现在创作媒介与图像模式上,他们不再纯粹地对古典废墟与城市实景进行回溯与在套用其模型以此作为重构,而是在现当代的历史语境下对现实生活进行记录,而非将自身沉浸在怀古之情中对历史进行观照,至此,休伯特·罗伯特画而中宏大叙事的历史情调与田园牧歌的生活情调在此一去不复返。
五、结语
休伯特·罗伯特虽以宏大叙事的古典废墟景观赢得美誉,但其对维都塔风景画的创作同样有着深刻的思考。从其巴黎时期的作品来看,意大利考古浪潮对其实景画的创作影响甚为深远,以至于其关注点落在城市变迁与乡村消退之间。纵然这位画家被世人遗忘,但在当代日新月异的都市化大背景之下,休伯特·罗伯特值得被再次提起。
参考文献
[1](美)温尼·海德·来奈.艺术史的历史[M],李建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狄德罗,狄德罗论绘画[M].陈占元(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美)巫鸿,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M].肖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英)马修·克拉斯克.欧洲艺术:1700-1830——城市经济空前增长时代的视觉艺术史[M].彭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罗倩梨(1997-),女,广东广州人,在读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西方美术史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