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军
蘧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道家“无为而治”理念的开创者。孔子到卫国时曾在蘧伯玉家居住。他的弟子子贡向蘧伯玉讨教如何治理国家,蘧伯玉回答:“以不治治之。”这是道家“无为而治”与儒家“德治仁政”思想早期的一次碰撞。
后世,西汉名臣汲黯推崇“无为而治”思想,认为“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但是,深入剖析他的“无为”就会发现,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有选择地作为”。
在朝中辅政时,汲黯是一位非常活跃的官员,一有机会就向汉武帝进谏。他多次指责“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的酷吏张汤;还曾当面批评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使帝“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史书评价汲黯不畏权贵,敢犯龙颜,为官正直有操守,是最令汉武帝头痛的官员。这非但不是“无为”,而且是“大有作为”。
也许正因为如此,汲黯的官越做越小,终被外放郡县。这时,他的做法变成了“治官理民,好清静,不苛小”。在担任东海太守时,他体弱多病,卧内不出。但仅一年多,东海大治。
当时淮阳盛行铸伪钱,当地官吏不能禁。于是,汉武帝想起了为官做事爱较真的汲黯,让他去啃这块硬骨头。汲黯以多病为由推辞,汉武帝说:“我很看重你,你就是卧床也要治理淮阳。”《史记》记载,汲黯出任淮阳太守后,如在东海时一般施政,不久,淮阳政清。
淮阳“伪钱盛行以至官吏不能禁”,可见其弊政积重难返。“伪钱”流行的受害者是平民百姓,他们的血汗钱越变越少,生计就越来越难。至于“官吏不能禁”,十有八九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甚至可能有官吏勾结不法之徒牟利。由此可见,汲黯能使“淮阳政清”,必然经历了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过程,绝非汉武帝轻描淡写的一句“卧而治之”能够做到的。汲黯的“无为而治”,精髓在于避轻就重,抓大放小,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又要有清晰的思路和高超的技巧。
历史上更为著名的“无为而治”典故,是汉初的萧规曹随。萧何病故后,曹参接替了丞相的职务。他处理政事一切按照萧何确定的章程,不予变动。有些大臣对曹参的做法很不满,也有大臣急着向他献计献策。曹参自有一套对付他们的办法。只要有人进言,曹参就请他们喝酒,结果客人喝得酩酊大醉回去,根本来不及提出建议。年轻的汉惠帝看到曹参这种表现,很是焦急。曹參找机会对汉惠帝说:“请问皇上,您和先帝相比哪一位更英明?”汉惠帝说:“当然是先帝,我怎么能比得上呢?”曹参又问:“那我和萧何哪一个更能干?”汉惠帝坦率地说:“好像不如萧相国。”曹参说:“确实如此。陛下不如先帝,我不如萧相国。他们平定了天下,又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我们既然无法超越他们,那么就应该按照他们定的制度去治理国家,只要不失职就可以了。”汉惠帝这才明白曹参的用意。
《史记》所载萧规曹随的故事,并不意味着身为汉相的曹参可以不理政事。恰恰相反,大政方针如何灵活把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帝和前任丞相制定的法令如何继续贯彻落实?曹参要做到“守职,遵而勿失”,并不容易。
对于施政为民的官员来说,“无为而治”绝非“无所作为”的挡箭牌,而是意在简政放权,是对“过犹不及”的防范与矫正。管得越多,统得越死,越容易抑制发展的活力;管得过宽,机构过杂,就会催生冗官冗吏,加重民众的负担。因此,“无为而治”的精髓应该是“无过无不及”的精准施政。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