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涛 祝朝怡 付兆水 王国栋 梁作敏 赵玲玲 胡 俊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南京,210028)
双垂鹤鸵(Casuariuscasuarius),又称食火鸡,隶属鹤鸵目(Casuariiformes),鹤鸵科(Casuariidae),鹤鸵属。分布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雨林中,善奔跑跳跃,性机警凶猛。食物随季节而变化,主要为浆果,偶吃昆虫、小鱼、鸟及鼠类,对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1]。鹤鸵在圈养条件下很难实现繁殖[2],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动物园和70年代的上海动物园有过数例繁殖成功的记录[3],关于人工孵化的经验很少,所以本文将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人工辅助孵化及育幼食火鸡的经验总结如下。
2017年4月,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一对食火鸡[4]成功配对,雄性食火鸡叫麟哥,年龄约19岁,雌性食火鸡叫京妞,2014年从北京引进[5],年龄约19岁,2只食火鸡饲养于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澳洲动物展区,并于2017年4月27日—5月12日间产下5枚卵,其中2枚未受精卵,3枚受精卵。2017年6月25日9:58,第1只小鸡出壳;2017年6月27日2:24,第2只小鸡出壳。直到2017年6月30日8:00,第3枚蛋仍未有破壳迹象,随后工作人员决定采用人工孵化的方式继续进行孵化。
采用的孵化器是韩国产Rcom pro 20。准备一个长150 cm,宽70 cm,高30 cm的纸箱,里面铺2 cm厚的稻草。温度湿度测量仪1个,用于监测雏鸟出壳后的环境温度与湿度。油汀1个,用来室内加温。育雏箱并不好,下文有更好的选择。
3.1 饲养环境
饲养地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地理坐标为32.09°N,118.81°E,属于北亚热带温润气候,动物笼舍分为内笼舍及外运动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环境安静,并有梅雨季节,当年2017年6月8日入梅,2017年7月19日出梅。梅雨季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对食火鸡雏鸟的生长发育极其不利,尤其对体质较弱的个体。
3.2 食火鸡的孵化情况
距第1只雏鸟出壳已经过去了6 d,已经出壳的2只雏鸟已经有开食的现象,雄性亲本既要照顾已经出壳的雏鸟,又要继续孵化未出壳的卵,这样既会影响已出壳雏鸟的健康,也会影响继续孵化的温度,导致卵内的雏鸟无法破壳。根据以往经验,即使雄性亲本成功孵化出第3只雏鸟,这只幼雏也会因为和前两只雏鸟体况的巨大差异而无法成活。
4.1 受精卵的检验
利用雄性亲本带雏鸟到外运动场活动的间隙,把未成功孵化的2枚卵取出,通过以下方式判断2枚卵是否受精:(1)把卵平放在手掌中心,靠上下左右摆动感受卵是否发育,发育的卵内容物是实的,而未受精的卵内容物会晃动。(2)耳朵贴在卵壳表面,听见卵内的叫声,则说明受精。(3)把卵放置于一个光滑玻璃板上,观察卵是否抖动。
经过检查,有1枚受精卵,于是决定将这枚蛋采用人工孵化。
4.2 孵化温湿度
2017年6月30日8:30,把卵以南北朝向平放于孵化器中。温度36.2 ℃,湿度68%。
4.3 翻卵、凉卵
每1 h晾卵1次,每3 h人工翻卵1次,沿卵的中轴线顺时针翻转180度,下次翻卵则逆时针翻转180度,按此方式交替进行。
4.4 出雏
2017年7月1日4:50叨壳,发现卵裂了一条4 cm长的缝。11:25,雏鸟出壳,身体从卵壳里全部出来,身上羽毛潮湿,脐带未断,卵壳内有透明状排泄物和血丝。12:35把雏鸟从孵化器移到准备好的育雏纸箱里,提前把油汀打开,保证纸箱内的温度保持在30 ℃—32 ℃,湿度为60%—70%。脐带自然断掉。幼雏体重为490 g,壳及内容物重160 g。
出壳后雏鸟即有站立的意愿,但身体较弱,无法站立。出壳3 d后,雏鸟可站稳,偶有奔跑的行为。
近4年的食火鸡育雏经验可以发现,开食越早的食火鸡,身体发育越好。这只人工辅助孵化的雏鸟出壳第2天有排便行为 。根据雏鸟的活动量和精神状况判断雏鸟的身体状况是好的。尝试进行开食。观察发现,食火鸡幼雏的开食时间范围在距离出壳后2—8 d。
5.1 开食食物及主要成分
可以用来开食的食物有面包虫、苹果、西红柿[6]等。要注意食物的大小,方便动物吞咽,不要对其食道造成损伤,把苹果和西红柿切成0.5 cm×0.5 cm大小,方便幼雏采食,也可以用玉米面、小米等杂粮制作窝窝头掺在饲料里,均衡营养。
5.2 诱导开食方法
尽可能地模仿雄性食火鸡在自然条件下教雏鸟开食的方式。用木棒敲击食盘,发出声音,吸引雏鸟的注意,并且用木棒拨动食物,雏鸟会去啄食食物。
食盘的选择比较重要,尽量选择浅色食盘,这样能突出食物,更容易引起雏鸟的注意。
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个成年食火鸡头部的模型,利用模型诱导雏鸟开食。
5.3 育雏箱
幼雏育幼在合适的温度并在自由通风适当大小的区域是很重要的。局部加热类型的育雏器通常用于食火鸡。箱子尺寸可以为200 cm×100 cm×80 cm,并有4个结实的边和顶灯。建议安装2个灯泡,2个都应可以调节高度,这样万一在1个灯泡失效后仍能提供保暖。也建议2个灯泡一起放置在一端以产生温度梯度。在近几年的饲养中发现幼雏经常坐在雄性亲鸟下面,当它们长大一些,继续躲在雄性亲鸟的羽毛之下。悬挂干净的拖把头在育雏箱或笼舍内可能提供给幼雏错觉,以为是雄亲鸟在照顾它们。
育雏器基板应该是不能分开的,能提供良好的牵引并容易清洗。防滑基板如人造草皮或室内/室外地毯是较合适的。柔软的沙子不推荐。
5.4 雏鸟生长发育
雏鸟出壳后,首先进行体重称重[7],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通过生长曲线发现,雏鸟在出壳后的一段时间,会有一个体重下降的过程,的实验对象从出壳的470 g,到体重最低时仅为402 g,但雏鸟的采食及精神状况、活动情况均正常。出壳4 d后,把小鸡偶尔放到室外饲养,接受阳光的照射,增加活动量,有助于幼雏的生长发育。5 d后离开育雏箱,放到雄性亲鸟的相邻区域饲养,亲鸟和幼雏可看见对方、听到对方的声音,有助于幼雏学习亲鸟的行为。也曾尝试放到亲鸟笼舍内饲养,但是亲鸟有攻击行为,所以在亲鸟笼舍相邻的区域隔出一块地方给幼雏活动,白天幼雏在该区域活动,晚上关到室内,以防野猫等动物攻击。
图1 雏鸟生长体重曲线Fig.1 Curve of the chick’s weight
6.1 人工孵化的重要性
食火鸡[8]的繁殖一直是饲养的难点。因为其合笼的困难较大,目前圈养条件下,1只雌鸟仅与1只雄鸟配对,1只雌性食火鸡1个繁殖季节会产8—12枚卵,有的情况可能产卵数还会更多,但是雄性食火鸡仅能孵4—5枚卵,并且当第1只雏鸟出壳后,雄鸟则会特别关注雏鸟的情况,减少孵化时间或者终止孵化。通过人工孵化技术,可以把雄鸟不能孵化的卵采取人工孵化的方式,提高卵的利用率。
6.2 人工育雏的重要性
自然孵化条件下,1只雄鸟1年能孵出2—4只雏鸟,即使孵出了雏鸟,最后出壳的雏鸟也会因为体况与之前出生的雏鸟相差过大,无法跟着雄鸟及其他个体一起活动,最终死亡。这些情况就造成受精卵的浪费以及雏鸟的损失。通过人工育雏,可以减少雏鸟的损失。因为食火鸡的特殊性,只要不是雄鸟自己孵出的雏鸟,雄鸟会有很强的攻击性,连续2年试着把人工孵化的雏鸟送给雄鸟育幼,均以失败告终,所以人工育雏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6.3 其他情况
在发情期,食火鸡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受影响轻微的可能会影响采食,或者脾气暴躁;情况严重的可能会有交配被打断、不产卵或者踩卵等行为发生,所以在繁殖期,安静的环境对食火鸡十分重要。在育幼期间要密切关注幼雏的情况,开食的同时也要提供干净的饮水,保证其生活环境的卫生。提供合适的温度有助于幼雏的营养吸收,建议出壳后的5 d内,温度在30 ℃—32 ℃,有助于卵黄的吸收;雏鸟很容易发生腿部的疾病,提供充足的场地供其活动,提供适合的光照,控制饮食,有助于其骨骼和肌肉的锻炼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