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020-08-02 10:56杨春菊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9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信息技术

杨春菊

【摘要】2011年版数学课堂标准指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授的内容、方法、目标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议教师在数学教授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环境。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2011版“数学学科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教授任务之一。空间观念是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等在人的脑海里留下的外形轮廓。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包括:根据同类几何物体的共同特征,抽象、概括平面、立体图形的性质;根据平面、立体图形的特征,想象出所描述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中点、线、面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图形运动规律画出运动后的图形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空间表象;动手操作;激发想象;抽象概述

2011年版数学课堂标准指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授的内容、方法、目标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议教师在数学教授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环境。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2011版“数学学科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教授任务之一。如何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联系生活,制作动态课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空间表象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紧密联系,利用视觉直观思维学习几何知识,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方法。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给出的教学资源比较单一,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随时用手机拍摄与教授内容相关的照片,利用多传媒技术,制作图、文并茂,动感逼真的画面,引发学习者多种感官参加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比如,教学《图形的运动—旋转》时,在课的开始,先用动态课件出示风车、车杆、秋千、行驶中小汽车方向盘等学生熟知的情景图,从运动角度让学生去认识图形的旋转。再课件动态显示钟面和风车指针旋转情况,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明白旋转是有方向的。接着让学生观察、想象、计算钟面上的指针旋转方向、度数,逐步引导学生明确旋转的三要素。例1做一做练习环节,练习1设计“炮台旋转”游戏练习,课件动态显示“旋转炮台”,让学生猜想、描述子弹射击目标;练习2课件视频显示车辆进、出车库时,车杆旋转情况,让学生用旋转三要素描述车杆的旋转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游戏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不仅能引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巩固理解重点知识—旋转三要素,也能引发学习者头脑中旋转的视觉表象,助力学习者建立旋转的空间观念。还比如在教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认识时,可用手机拍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长、正方形和体的照片制作课件。课堂教学中,先用课件出示与所学图形相关的实物,如,数学书的封面、黑板、冰箱等,再根据图形的特征,隐去具体的实物,留下图形的边、棱、面,指导学生观察、归纳出图形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与几何知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运用生活中的实物来增强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感性认识。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时老师要用课件为学生呈现多样的物体原型和几何图形,让学生在丰富的感知中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模型。

二、内化观察结果,归纳几何图形特征,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小学生空间观念多依赖于直观、具体形象。新课标指出:在图形与几何教授时,要让学生历经“具体—表象—概述”的过程,“使学生从现实的生活情境实物中找到同类图形的特征,构建几何模型,在归纳、总结、概述几何图形特征的历程中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為了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有效发展,老师在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利用直观表象的作用,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不断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内化观察结果,继而提升到抽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比如,在教《图形的运动—旋转》例2时,先用课件动态显示非等腰直角三角尺的旋转,变静态为动态,让学生观察后用旋转三要素描述三角尺的旋转情况。接着让学生动手逆时针绕直角点旋转三角尺,最后用课件对比显示三角形顺、逆时针旋转前、后图形,引导学生总结概括三角尺也就是图形旋转的特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比观察、分析,顺利地找到了图形旋转的特征,突破了概述图形旋转特征的教学难点。还比如,在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教学时,也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把图形相对的边、棱、面同时闪烁或动态移动,指引学生对比观察、分析、概述各种图形的特征。对小学生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关键要让学生由表及内深入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或运动规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显示、抽象几何图形概念的形成和特征对比过程,使学生经历几何图形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发展,内化观察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特征或运动规律的空间观念。

三、白板动手操作,获取丰富空间表象,帮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建构主义学者研究表明:“操作—表象—符号”是儿童学习的认知发展程序。交互式白板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操作学习平台,把抽象的数学几何知识,以直观、具体的形状在不断变化的场景中,精准、动态地显示出图形演变的过程和特征,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把握,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在教五数下册“图形旋转”时,直接让学生在方格纸上顺时针或逆时旋转三角尺,旋转点难于固定,不易发现图形旋转的特征。此时教师可借助智课中的白板,利用旋转副本技术,让学生在白板上多次操作三角板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0度。白板上旋转三角板,旋转点固定不变,学生容易发现图形旋转变化的特征。学生在白板上多次操作实践中,获得了大量旋转表象认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旋转表象,有助于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本质特征,突破教学难点。动手实践是小学生的思维起点,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图形运动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策略。结合小学生“好动”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在白板上动手操作、学习几何知识,落实了“做中学”的课改精神。

四、操作与想象并存,激发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是根据物体的形状,抽象出几何形体,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过程,并认识几何形、体特征和运动规律。这种想象空间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空间表象基础上,然后经过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的。学生有了丰富的空间观念后,如何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呢?笔者认为,操作与想象并存,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是激发学生空间想象的良好策略。《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例1时,课件动态显示钟面旋转,让学生观察、想象、验证钟面指针的旋转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明确旋转三要素,帮助学生建立旋转的空间观念;在例1巩固旋转三要素练习环节,先让学生描述炮台子弹射击目标。在描述之前,引发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多次描述,多次进行引发;学生有了一定的想象基础后,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三要素第二个巩固练习,是描述、填写车杆旋转。填写前先让学生把笔当作车杆,模仿车杆旋转,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激发空间想象,车杆绕哪个点转,向哪个方向,转多少度。接着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的线段,画旋转后的线段是一种特殊的操作活动,学生在画旋转后的线段时也先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中,空间想象力不断得到引发。接下来的例2教学,让学生动手顺时针、逆时针旋转三角板,在此过程中同时给学生提供观察、猜测、想象、验证的机会。学生在多次观察、操作、猜测、想象中认知几何图形旋转的特点。最后教师用课件对比显示三角尺顺、逆时针旋转90o后的图形,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概括图形旋转的特征。引发学生进行空间想象是几何教学的重要策略。想象具有伴随性,它并存于各种学习活动之中,是几何图形重要教学策略。还比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把圆分成很多偶数等份,沿着半径剪开后,用这些类似的等腰三角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平均分的份数少的话,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但要无限接近长方形,就是分的份数要越多越好,这种情况让学生动手操作是难于实现,而信息技术能打破实践操作的局限,并且割补的过程清晰、准确;具体、形象;能很好地展示“化曲为直”的认知过程。信息技术这一形象生动的演示转化过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渗透了极限思想。

五、设计游戏、对比练习,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新课标提出,好胜心强,喜欢玩游戏,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图形的运动—旋转》时,学生理解了旋转三要素后,用课件设置了动态“旋转炮台”游戏练习,让学生在活泼有趣的学习情境中,运用所学旋转三要素描述“炮台”旋转情况。学生在描述炮台射击目标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旋转的三要素,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还经常将一些学生难于掌握、容易混淆的几何知识做成课件,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角的初步认识过程中,受视觉直观影响,有些学生认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相关联,边长角就大,边短角就小。此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没有关联的特征。先用课件出示一个角,再课件动态显示两条边长度进行变化,同时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角的度数没有变,只是边的长度在变化。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学生理解、掌握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没有关系的特征。还比如,四年级学生学习“观察物体”后,从搭成的几何体左边和右边看到的图形经常混淆、回答错误。于是,笔者用“智课”中的拍照、截图和旋转功能,设计了从左边、右边观察不同几何体的对比练习。如:观察右图,从左边看到(),从右边看到();观察右图,从左边看到(),从右边看到()…通过几组对比题的练习和实物展示,学生的空间感得到发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由低到高、由外到内、向前发展的认知过程,教师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结合日常生活,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几何物体原型,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建立空间感知;在比较和分析中抽象、概述图形特征和图形运动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空间表象,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设计游戏、对比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把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海锋.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J].教育传播与技术,2015.

[2]陈洪群.例谈现在信息技术在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文匯,2017.

[3]杨勤.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