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读者而言,那些创作出经典作品的作家以及他们的枕边书,都如遥远的童话,令人好奇。那么,作家们的枕边书都有什么?不妨让我们细数一番。
宗璞(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枕边书是《世说新语》。他喜欢《世说新语》到什么程度?“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尽管读完了《四书五经》《南华经》等,可是没有读过《世说新语》,还不能算了解中国文化。”
有趣的是,谢冕(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谈到的枕边书之一也是《世说新语》。他对枕边书的选择颇有讲究:因为是入睡前的“预备”,严肃阅读此时不宜。读小说劳神,诗太雅,有时牵肠挂肚,还费解。劳碌一天,此时最好是读一些让人愉悦的“闲书”。他特别拒绝那些专业的著作,不仅因为它们往往“深奥”,还因为那种刻板的“专业”让人心绪不宁。做学问的人往往爱思考,而睡前的最佳状态是宁静,是“不思考”。他觉得枕边书好比是、也应该是“催眠书”——一种抚慰,或是一种享受。
谢冕的床头,有两本每晚睡前常翻的枕边书,一本是《世说新语》;另一本是《闲情偶寄》。因为经常翻阅,置于床头已经很久了。至于为什么是这两本而不是其他的书?这自然与谢冕的品性有关,简单地说,因为前者是“世说”,后者是“闲情”。知人论世,偶寄闲情,人生难道不就是这两端吗?
冯骥才(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常年放在枕邊的几本书,有唐诗宋词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还有《浮生六记》。他特别喜欢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丰子恺译)。2003年去俄罗斯,冯骥才专门去屠格涅夫的老家探访,发现真的和书里写得一样,飞来大片野鸟的野地、湿漉漉的森林……
苏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喜欢读短篇小说。他说:“最好在灯下读,最好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玩味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如有骨鲠在喉。如果读出这样的味道,说明这短暂的时间都没浪费,培养这样的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终止于辉煌。”
夜晚是阅读历史、悲剧和传奇的时间。夜晚也是在阅读中放飞自我、享受与书中人物精神交会的时间。哈金(第一位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华人作家)的枕边书,一般总有契诃夫的小说选、托尔斯泰的小说,还有《新约》。他喜欢读着书入睡的感觉。那些经典多么纯粹,使他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常感到文学的语感焕然一新。李佩甫(国家一级作家)睡不着觉的时候则要翻一翻《圣经》。
夜晚也是我们思考、反省的时间。周大新(军人作家,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枕边书有两种:一种是需要在精力好、不想睡的时候读的书,通常需要质疑、思考和与作者暗中对话。比如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彼得·沃森的《思想史》《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自然科学卷》、黑格尔的《美学》等;另一种是在精力不好可又不愿睡下时,用来放松精神的书,通常是自己喜欢的长篇小说、散文集或诗集。
从作家们所谈的枕边书,可领略到他们的真性情,也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经典。了解作家最亲近的书,跟着一名作家去了解另一名作家,曲径通幽,像爱丽斯梦游仙境;像步入小径分岔的花园,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