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 金瑶梅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观是探寻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理论,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对劳动解放及人的解放的探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阐释其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即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人的劳动精神形塑,实现马克思的劳动观与当代中国劳动观的历史性对接。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观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11.013
劳动是诠释“类”意义上的人之本质属性的一个概念,人类劳动的自主性、自觉性与灵活性充分说明了“人猿相揖别”的根本原因所在,一部人类劳动发展史便是人不断探究自身蕴含的无穷本质力量的过程。马克思思想深邃、著作等身,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巨人,其关于劳动的经典阐释构成了马克思的劳动观。在当下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中,对马克思的劳动观进行发展路径的历史溯源、主要内容的深度把握,可以更好地阐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实现马克思的劳动观与当代中国劳动观念的历史性对接,从而可以更好地运用马克思的劳动观来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往纵深发展。
马克思的劳动观
马克思围绕劳动概念所展开的一系列论述可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中。这些论述分析到位、观点精辟、立场鲜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了马克思劳动观的深刻洞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马克思的劳动观对人的本质的思考。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依据,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都曾追问过“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经典哲学命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这里“自由自觉的活动”指的就是劳动,这一理论上的高度凝练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主体特征。虽然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此处的论断非常清晰,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劳动意味着处于主体维度的人对客体维度的对象化存在物实施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行为,在劳动实施过程中生成了各种丰富且具体的社会关系。的确,人的活动与其他动物相比,更具有目的性、独立性及复杂性。人作为“天地之精英,万物之灵长”,不仅是因为其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还因为其能依靠勤劳的双手,对自然界进行积极的认识与改造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他者”所构成的关系中最能体现原初意义的一对,人类主体使自然客体“人化”的过程及自然元素内化为人的身体、自然景象内化为人的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人与自然间的双向物质变换过程,劳动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此外,人通过劳动不断从自然界获取自然物质资源实现繁衍生息;也正是在生生不息的劳动过程中,人不断突破旧有局限,不断丰富自身认知结构,发展各方面能力,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对自身的动态超越,在使自身逐渐向完满接近的过程中,将一个自在的自然转变为一个属人的世界,在这一点上其他动物永远无法与人类媲美。“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这一哲学范式的构筑,从劳动-人的存在方式的角度进一步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马克思的劳动观对劳动解放及人的解放的探究。马克思对劳动进行深层次剖析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找到劳动解放及人的解放的根本路径。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共产主义阶段,人类才能“从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独立性”过渡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的阶段。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3]之后,人才能够以一个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在那里,人人都可以实现个性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劳动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每天生活所必须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最终所要实现的劳动解放及人的解放,就是要彻底消灭劳动的异化性质,使劳动转化为建立在人的“自由个性”基础上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无疑,实现共产主义是劳动解放及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劳动的解放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逻辑必然和根本诉求,也必然指向人的最终解放。
马克思的劳动观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劳动是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始终关注“此岸世界”的现实的人,而非“彼岸世界”的虚幻的人。从产生的理论逻辑上看,馬克思的劳动观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并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实现了对这些旧哲学的批判与超越。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例,康德将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实践”理念进一步往前推进,区分为基于自由概念的道德实践和基于自然概念的技术实践的两种不同类型。这一分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康德对于“道德形而上学”的执着诉求。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将劳动纳入实践的范围,可惜他眼中的劳动究其实质依然是精神和观念的产物。虽然费尔巴哈驳斥了黑格尔关于劳动的抽象理性思辨,但他只是用感性直观的陈旧武器批判地改造黑格尔,在他眼中的劳动带有极大的功利特质,即劳动是一种利己活动。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他既反对将劳动囿于康德、黑格尔式的抽象思辨的藩篱,又尝试突破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思维限度和利己主义的劳动观,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强化了现实、具体的劳动与人的本质之间的等同性,最终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相关论述的超越。
马克思的劳动观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马克思的劳动观对资本主义世界中异化劳动进行批判,并以此为基点,实现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异化是渗透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景观,马克思把劳动和异化两个概念相结合,论证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异化现实。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四个方面理解劳动异化的内在规定性,即劳动者与其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所从事的劳动活动过程、所体现的人的类本质以及所交往的劳动者之间相异化。从应然的角度讲,“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4]人在社会性劳动中形成竞争与合作关系,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使价值创造最大化。从实然的角度看,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5]劳动成为了外在的东西,脱离了人的内在本质。在劳动异化的危机之下,劳动者不能自主发挥自己的体力与智力,劳动成为束缚身体与精神自由的双重枷锁,不再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正是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残酷现实,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揭露和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刻批判。
马克思的劳动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劳动者进行深刻阐述,“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生动表达,推进了马克思劳动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加强人的劳动精神形塑等时代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方案,实现了马克思的劳动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劳动托起中国梦”。马克思的劳动观揭示了人的秘密和社会历史的秘密,人和社会历史的产生过程与人的本质的创造过程同构关系形成的关键正是在于劳动。在这个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中,劳动创造了人和社会的历史,创造了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从“人猿相揖别”时代开始,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劳动始终扮演着核心和基础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劳动者要“勤奋劳动、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劳动托起中国梦!”[6]体现了中国梦赋予劳动以新时代特征的崭新要求,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高位概括和生动铺陈。劳动是实现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幸福梦的信心和定力的深厚根基所在,要以劳动为重要支撑点托起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一种自由生命的表现和生活的乐趣,劳动解放构成了建设人类美好生活的总体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美好生活时,引用了恩格斯概括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的一段重要论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7]当前我国的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需要找到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生动话语,解答了作为需求侧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途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作为人的谋生手段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是一个不断地从自在性向自为性的转化和发展过程,“有意识地”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实现“更好更充分地活着”。按照马克思的构想,真正地实现劳动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展现了社会主义劳动解放的中国进展和中国样本。
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马克思认为人要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发展必然是“有个性的人”,这就为劳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立了逻辑基点,是人类通往更高发展阶段上的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所在。人超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发展阶段,在更高的发展阶段展现为一种“教育性”需要,劳动与教育的过程性统一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价值,人的发展从根本上就是基于劳动使人的“自由个性”不断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8]将劳动教育纳入现代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的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下坚持劳动教育的关键性地位,把握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中劳动的基础性角色。“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9]这一改变过程就是人通过劳动在德性、智性、体性和审美性等方面实现自由性和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必然,更是马克思的劳动观赋予劳动教育必然的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
加强人的劳动精神形塑:“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马克思的劳动观立足于异化劳动的哲学批判,资本本性消解着人的主体性,在使物的世界增值的同时使人类的精神世界贬值。因此,马克思要为“劳动”正名,强调人在劳动这种价值创造活动中既创造物质财富又创造精神财富,并且在为社会贡献价值创造物中得到人性确证的幸福和满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论断,在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中汇聚强大正能量,引导全社会走出金本位逻辑和商品拜物教迷区,勾勒出劳动逻辑下人的精神形塑轮廓。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0]注重对劳动精神的人格化和具体化,在体现和满足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彰显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等精神风貌。马克思的劳动观为人的劳动精神形塑提供了理论支撑,是对民族精神培育的一种基于劳动的现实性引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文化过程中,要规避人的劳动精神异化。
注释
[1][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6、9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2~363页。
[6]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4月29日。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
[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2页。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责 编∕马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