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喆
上海愚园路和安西路路口,有一家售卖手工印花布包、饰品,家居用品的小店,白色的外墙上两扇大的落地窗,店名是红色花体英文字“Hugo & Jiro”。
这是家夫妻店,店名就是两人的名字组合,在没有开铺子以前,夫妻俩是靠跑市集、赶场子卖货。简言之,他们是靠摆摊起家的人。
7年前,夫妻俩总为买不到称心如意的布包而犯愁,于是,两人萌发了自己做包的念头。有着设计专业背景的Jiro和学策划出身的Hugo决心发挥彼此所长,一个主攻产品,一个负责外联,成立了品牌工作室。
在没有知名度、没有客人的“零起步”的局面下,跑市集摆摊是唯一能直接面对市场的机会。
“我们跑了4年,好像经历过上海市集的喧嚣盛景”,Jiro回忆往事。
2013年開始,沪上许多活动公司、商场、场地机构通过各式网站、微博,豆瓣等线上发布信息,招募、策划和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市集。Hugo夫妇陆续参与过以吸引学生年轻族的大学路市集、主打文艺范儿和复古文化的鹦鹉螺市集、由外国人举办的KTGA盛会、DFA跳蚤市集等等。
在选择合作方上,负责场地对接的Hugo和记者分享了“老摊贩”的经验。
“首先得仔细看一下市集招募贴,除了时间、地点、铺位面积和摊位费等基本信息,主办方历来的活动案例、运营经验和社会口碑,还有具体铺位审核要求也相当重要。如果对方只是很粗浅地列出一些申请标准,或者根本没有条件,那我们觉得要长个心眼;还有就是主办方在主题设计、场景布置、停车要求、货品积存保管、安全消防等细节上是否做到位,也是我们很看重的一点,毕竟是‘双向选择的合作,摊主要学会积极互动,也不能忘了自我保护。”
一个优秀的市集主办方堪比一个好老师,摊主们能从合作的过程中受益。Jiro始终记得当时看着KTGA盛会上,工作人员根据农场主题精心布置的场景,有草坪、沙滩椅,她说:“其实他们不是专业做市集的人,平日都有自己本职的工作,但筹办市集做得有模有样,我看到了他们的讲究,对细节的用心,尽管一些合作伙伴离开了上海,但那些画面我都没有忘记。”
Hugo则对“简单生活节”筹划团队称赞有加,“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市集更多的‘可能性”。
摆摊之路,夫妻俩也积累了不少惨痛教训。比如有一次,某主办方在开市当天告诉他们,之前每家选位置的规矩取消了,实际现场依照先到先得为准;还有一次户外市集,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主办方没有任何应急预案,搞得现场所有人都狼狈不堪……“踩一次雷,长一次记性”,Jiro自嘲地笑起来。
每场市集都有不同的环境和综合因素,销量有好有坏,不可强求。可是,摆摊也是“苦中有甜”。他们遇到了很多文创店买手,得到了在多家知名书店分销、寄卖的合作机会。
还有,摆摊让他们面对面收获了用户体验,Jiro正是在那过程中,看到了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在用包、买包时对手感、花色、款型、风格等方方面面的喜好,这些观察经验都被体现在产品上。而一次次站台,则让Hugo摸索了一套自己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能力,如何解释产品原创设计的价值,还有如何周到地服务。
凭借勤奋和勇敢,还有不断的努力,他们逐渐累积了一批忠实客户,同时伴随着新品数量的增多,2017年8月,Hugo & Jiro迈出了新的一步。
他们开店了,店铺面积18个平方,里面摆放的各式布艺产品让人看花了眼。如同店外墙上面口号写的“Color for all”,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喜欢的色彩。
“店里品类有多少呢?”记者问Jiro。她环顾四周,认真地想了一会儿,回答说,“目前应该是80种左右”。
这个数字并不夸张,毕竟光一个零钱包,就占了铺子右侧的一面墙;正对主门的大墙面挂着斜挎包,就有横的、竖的、链条的、翻折的、信封式的等等近20款;因为夫妻俩自己有条柴犬,他们还专门为爱狗人士做了一个柴犬系列货架。
店里产品款式是原创设计,因此每个配件也是配套定做;每种款式还搭配不同面料,就算同个花色,也是不同剪裁,所以每款都是独一无二。来逛店的人通常都会翻翻看看,拿着布包随意试背,背景音乐是一些悠扬轻松的曲调,让人放松自在。
Jiro每周在店里值班一天,她更多时间花在新品开发上。记者采访当天偶遇了小店忠粉陈小姐,她发现最近产品上新速度越来越快,每两周就能看到新品,于是她基本每次来都会捎上几件。
“3年前我是被他们透明落地窗吸引的,看到里面有很多花色包包,进来逛了之后就喜欢了,因为她(Jiro)不会打扰你逛店,但你有问题她一定热心回答。尊重客人,又不失温度,这样的小店就很迷人”,陈小姐说。
开店3年以来,新老客人都越来越多。夫妻俩和一些客人都成了好朋友,时不时就会有人送来小礼物,Hugo和Jiro把这些礼物都放在店里,感谢大家的支持,而每年8月22日品牌周年庆,他们还会特别设计纪念礼品回赠给粉丝。店内墙壁上摆满了客人送给夫妻俩的手工礼物。
Jiro在一周年店庆的微博贴里写了他们和愚园路的缘分,2013年5月,夫妻俩在长宁图书馆聊创业,却不曾想到未来自己的店铺和图书馆近在咫尺。
“立足专业,放眼街道”,也成了他们店铺生存之道,Hugo说:“2018年愚园路整修后,变得更热闹更有活力了,街上小店的经营生态也越来越好,能成为街区的一分子共同进步,内心充满了感激”。
新冠疫情的爆发,波及方方面面。“Hugo & Jiro”失去了春节黄金档期,所有为“鼠年”特制的年货滞销,店铺按照街区规定暂停营业,直到4月1日全体员工正式复工。
在那段时间里,网上销售成了重点,而这也是小夫妻俩一直想进一步细化的项目。Hugo坦言,淘宝店和微信小程序对产品照片的需求和展示创意要求较高,而他们产品数量更新速度较快,个别花色还是限量,所以线上销售和运营还有很多需要优化。“这事儿挺挑战的,但慢慢做!”
除了款式和花样的创新,夫妻俩还想花更多时间挖掘中国民艺文化。店铺里有一系列用崇明老布、金山农民画元素的产品,Hugo真诚地说:“浙江、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有很多民间手艺人,他们传承了中国乡土的手艺本领,还有可贵的质朴的生活态度,他们在布艺编织、印染工艺、色彩搭配上的经验和创意,加上我们的原创设计,呈现出不一样的‘经典”。
有法国留学经历的Hugo“赢”得了为包款和品类起名字的机会,“‘piéton是步行者的意思,那款包就是让人能很轻松地走路,‘tissage 是纺织,那系列强调老布的纺织工艺……”
站在店铺门口,Hugo隔着窗口看着正在整理货架的Jiro。“创业以来,你们吵过架吗?”听到这个问题,他笑了,回答说:“当然,我们俩还常常拿对方的专业业务说事,比如我觉得产品设计上哪些最好改一下,她说宣传上哪里再加把劲……但我们都明白,这都是为了把事做好,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