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保障铁路运输业安全

2020-08-02 10:51郭军
销售与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磨损管理人员铁路

郭军

铁路线路质量与安全性能否达到相关标准,是铁路运输能否顺利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关键。随着铁路运输业的日益发达,运营管理中相应的设备维修就极为重要。通过制度化、信息化管理决策,结合铁路线路维修与预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管理方案,从而使得铁路运输业的安全性能够得到合理有效保障,促进我国交通事业蓬勃发展。

一、铁路运营中线路设备常见问题管理

1.铁路承重不足

铁路线路承重过多是铁路线路常见的问题。因为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根据物理知识,铁路线路会受到竖直力和横向力以及纵向力的三方面压力的合力的作用,倘若运输的物品质量过大,这三种力的合力就会对铁路线路造成严重的施压,从而导致铁路线路由于承重不足而导致出现损坏等情况;另外,钢轨的接头是铁路线路的一个薄弱点,当车轮在经过接头时,由于其薄弱的特点,就会使得车轮方向发生偏离,线路受力情况改变,受力增大,导致线路也跟着发生偏离,从而导致线路出现一系列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某一环节的崩陷,从而极易导致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于铁路线路的及时检查与维护就极为重要。

2.磨损严重

铁路线路的磨损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磨损,另一种是车辆磨损。自然磨损就是指铁路线路由于受到环境潮湿或者是风吹日晒等情况而导致其出现的一系列磨损等,车辆磨损就是指在铁路运输时车辆与铁路之间不可避免地摩擦所导致的铁路受损,铁路受损严重会使得其安全性与功能性大大降低,从而不利于铁路运输过程的顺利施展,因此,加强对于铁路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就极为重要。

3.相关线路接轨不流畅

铁路线路常见问题中还有一个就是线路接轨不流畅的问题,由于曲线钢轨接头的空间位置不准确,从而导致铁轨受力情况不稳定、出现紊乱,进而就会使得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不稳的情况,从而为铁路的运输过程埋下安全隐患,并且在轨道磨损这一方面,其也会大大加深铁路的磨损情况,从而不利于其功能的完善性。因此,及时加强对于接轨方面问题的检查与修正就极为重要。

二、铁路运营管理中的安全预防措施

1.加强设备故障处理

对于设备的故障处理这一方面,铁路建设单位一定要加强注意。因为一旦设备出现问题,那么就会给运输车辆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从而不利于其工作的安全性。为了加强对于设备的故障处理,一方面相关负责人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定时地对铁路的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严格的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对于维修人员来说,一定要及时发现设备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其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将其改正,这样一来由于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铁路运输的顺利开展。

2.加强线路养护维修

加强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对于铁路线路中常出现的问题能有一个良好的预防作用,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由于铁路线路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加强维修工作这一方面,首先相关维修人员需要熟记相关规定并且在维修时一定要注意将其严格落实,例如在维修保养轨温安排线路时,一定要提前测量和掌握观测钢轨以及轨道温度等等,只有定期做好线路锁定工作,线路的稳定状态才能稳定地保持下去。其次,严格的坚持设备的检查制度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及时地检查出铁路线路出现的问题并将其及时修正。

3.加强线路设备检查力度

(1)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铁路线路的检查工作可谓是铁路线路设备维护以及预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提高检查力度,降低由于铁路线路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安全隐患,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检查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对于曲线钢轨、过道水、线岔等设备的检查工作要放在第一位,同时对于季节的变化会导致的相关问题要进行严密检查等等。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监察工作,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2)加强监督管理

对于每一个路段的检查工作都需要相应派出一个专业人士进行检查工作的监督,以避免由于检查工作的不规范性从而导致相应安全隐患的遗留等等。同时,为了避免检察人员出现不规范检查工作的情况,也要相应地实行一系列严格的惩罚制度,从而为检查工作的准确性做出合理的保障。

三、管理措施分析

以上所说的,有关铁路线路预防以及维护方面的措施,都是深入到具体工作流程方面而言的,但实际上,铁路线路设备的预防以及管理方面会出现问题,并不单单是因为具体的工作出现了差错,而是因为相关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因此倘若铁路的线路设备出现了问题,该问题不仅仅可以从具体的工作方面进行考虑,还可以从管理方面进行考虑。倘若有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措施,那么铁路线路预防及维护方面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就会大大下降。

1.制度化: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日常的线路维护以及防护是需要专人進行监督与管理的。对相关线路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对检查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与汇报,对于无法进行修缮的线路与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是相关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应尽的职责。但很多地区的铁路部门并没有对日常的线路维护以及设备预防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完善管理制度来加强日常管理。这就很容易导致当危险情况以及紧急事故发生后,由于没有完善的责任认定制度做支撑,导致事故发生的责任无法界定,这严重地影响到了相关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也会对相关部门的同事之间关系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相关的铁路部门而言,完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有关领导应当要及时进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使得管理制度能够贴合实际的工作情况。这样一来,倘若有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以及紧急事故发生时,有关部门领导就可以依照已经制定好的规章管理制度来进行责任界定,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起责任,这对提升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也是很有帮助的。

2.专业化: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传统的铁路线路设备维护与预防管理工作中,由于该工作本身不受重视,故而进行该工作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久而久之,有关的管理人员就不会按照规章制度来定期地对相关的铁路设备以及线路进行相对应的设备检查以及设备维护。有些管理人员哪怕进行了相对应的设备检查与设备维护,也不会及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记录。这样一来,如果在今后的铁路运营过程当中由于设备以及线路出现故障而引发了危险事故,就很有可能由于维修以及检查记录的缺失而导致危机处理效率低下,最终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提升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职业素养到位,相关的岗位管理人员才会依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日常的设备线路检查以及维护,才会对相关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还有一些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质量不高并不是因为其本身的职业素养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其职业技能不达标。有些地区的相关铁路部门由于对日常线路设备的维护与检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故而在对管理人员的聘用上存在缺失,并没有将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当成是必要的聘用条件来进行考虑,导致相关的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由于缺乏职业技能,而导致无法对相关设备以及线路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检查与维护,这是很有可能导致危险事故以及突发事件产生的。为此,相关部门的领导应当就管理人员的素养以及职业技能提升问题引起重视。

3.信息化: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管理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铁路行业的日常工作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相关智能化设备的运用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失误。故而对于铁路线路以及设备的相关管理人员来说,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的运用,而使得工作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升。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将日常检查项目参数通过程序设定的方式进行提前设定,让智能化的设备自发进行故障排查,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就只需要进行相关故障的解析以及维护,而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檢查工作了。

铁路线路设备的维护与预防是铁路安全性与功能性的保障,同时也是铁路运输过程中安全性的保障,因此加强对于铁路维护预防过程的相关规定与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加大铁路故障检查力度,执行严格的惩戒制度,以确保铁路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作者单位: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铁运公司车务段)

猜你喜欢
磨损管理人员铁路
基于CFD模拟和正交试验设计的弯头磨损研究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钻头磨损后怎样更换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闪存的磨损均衡专利技术综述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防磨损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