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尹岚 马一 马越熙
摘 要:“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黑龙江省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同时提出了适应这一战略的战略构想“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这篇文章中,以此作为背景,同时根据之前提出的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人才兴安岭”,分析了目前黑龙江人才流动的情况,发现黑龙江省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加强跨区域人才交流及与俄、蒙等跨国人才流动合作,结合政府相关人才激励保障政策,进行政企联合,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机制,完善流动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建设具有龙江特色的人才流动机制
关键词:龙江絲路带;人才资源;人才流动机制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出的。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经济,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很迅速。人才是每个企业争相的资源,只有人才能够有序的流动,才能更好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更好的激发人才创新的活力,才能更好的进行人才发展机制的改革。时代在变,形势在变,要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建设,是提高龙江核心竞争力、实现建设创新型省份、振兴老工业基地,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必然选择。
一、黑龙江省人才流动现状分析
人才市场上存在”孔雀东南飞”的说法,即人才更多流行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偏北的黑龙江人才外流问题非常严重,已然成为人才流失的重灾区。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人员从县乡,基层向本省的发达城市输出,一个是人员从省内向江浙沪等发达城市输出;因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县乡和基层人才出现断层,严重匮乏。人力资源总是随着资本和技术的流动而流向经济发达和政治上的中心地区。据统计,从1998年到2018年十年之间,黑龙江损失的人才数量达到500多人,包括特殊人才,高级技术人才等,多数高层次人才流失到沿海发达城市、一线城市,还有少数的人才流失到国外。
黑龙江的建设六大工业和六大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就是人才流失,人才不均衡,高层次人才欠缺。从省内人才分布情况来看,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发达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才,而乡镇基层和相对偏远贫困地区的人才稀缺。另外,私营经济的发展也受到限制,原因就是人才偏向于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鲜少有愿意去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同时,国有单位中的人才也不是均衡的,人才也只是偏向于去事业单位,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最近这些年,为了跟上时代以及形势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黑龙江推出了不少人才战略,比如“人才强国”“人才共享”等,同时坚持以老工业基地为基础,来进行聚人才、促人才、出人才。利用工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工作,从而促进人才的成长以及建设人才队伍。这样的举措有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效果还是有些微小,总体上,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的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黑龙江省2017年出台《黑龙江柔性引进人才实施办法》,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一基本原则,以人事,户籍,社保,档案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着已用为本,发挥实效,进而解决关键领域高素质人才缺少等问题。以上人才政策措施,对于引进和留住人才产生了很大的凝聚力。但与之相适应的流动人才管理和保障机制尚未完善。
二、黑龙江省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效益外溢严重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这些全国知名的院校都是黑龙江的优质的高等院校。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的人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大量高级专业人才,可谓”人才的摇篮”。但是,根据2018年的报告,关于省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上面显示,所有高校毕业生留省数量是122328,留省比例为55.94%,在留省毕业生中,博士占比0.64%;硕士占比4.28%;本科占比47.96%;高职高专占比47.11%。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净流出仍然很严重,尤其是一些学历高,专业紧缺的毕业生更不愿留在黑龙江省就业,而更多选择了经济发达地区。
(二)高层次人才流入较少
高层次人才是指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高的知识和教育水平,突出的专业技术能力,对社会有重大贡献,在行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人才。从2008年~2018年对省内150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的调查显示,期间共有专业技术人员调出5981人,调入3621人。高层次的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调出1052人,调入120人。 高层次人才在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是通过内部提拔而产生,外部引入的数量并不多,高层次人才在黑龙江省的逆差很严重。
(三)人才的流动方向不合理
人才向外省或外国流失数量大,黑龙江省内人才资源缺口大。人才主要集中流向在哈尔滨、大庆等主要城市,这种过分集中的趋势非常不利于黑龙江省整体的经济发展,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其余城市和基层乡镇的人才吸引力。
(四)流动人才政策建立不完善
柔性引进人才已成为人才引进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发布了指导方针,各省市积极采取了相关措施,但尚未形成有效的运行管理方法。聚集人才,特别是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是地区和企业单位发展的重中之重。需要明白的是,人才的聚集涉及到的不单是人才招引,更需要关注的是人才流动。所以要在战略上进行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并要高度重视。需要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来突破人才流动的问题。需要思考的方向可以是,人才的分配激励制度,人才的评价制度,人才的保障制度等。
(五)人文社会环境建设不完善
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区域自然条件较差,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黑龙江省历史文化传统的人文因素和寒冷的气候因素,黑龙江省居民的经济思维方式较为保守和落后,锐意进取的创新能力不足,地域造成的文化它就缺少务实,缺乏实效,这种文化氛围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矛盾,整体上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再加上黑龙江省居民经济体制观念根深蒂固,省内居民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等相对淡薄,企业文化相对贫瘠。
三、黑龙江特色人才流动机制发展建设路径
(一)夯实高层次人才流动的经济环境
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到位,做到施力要精准,勇于攻坚克难,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从而让经济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发展。提升制造业”四基”能力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开展工业上云行动,打造更多”龙江制造””龙江创造”,在优势领域推动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以哈长城市群为重点的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将哈大齐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领头羊,从而推动产业链現代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创建人才高地,增强地区人才吸引力。
(二)构建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人才引进起到积极影响,是一种无形的吸引力,成为人才引进战略的重要着眼点。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有漫长的国境线,并且有丰富的冰雪资源,民族文化多元,有利于打造专属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色品牌,同时营造全社会重知识,重人才,重视选贤任能,文明,开放的氛围。从而加快人才的引入。加强文化基础建设,增加交通建设、医疗器械、文化教育、幼儿设施、养老设施、娱乐设施、图书文化等方面的投资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黑龙江省可通过媒体宣传、法律政策和行政手段等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黑龙江省发展吸引更多人才。
加快城市化进程,创造优质城市环境。要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扩大全省城市绿化覆盖面,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是城市品位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城市的整体的竞争力。要改善交通设施建设和商业环境,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减少交通拥堵。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保障服务要做好,如幼儿园,医院、商场等,减轻外来人才在生活上顾虑。
(三)健全人才流动的政策环境
(1)完善柔性引才政策
要打破传统的束缚,比如户籍,身份,档案等一系列人事相关制度,创新成新的人才政策。比如不改变人才和原单位的劳动关系,通过“长租短借”等方式实现人才的流动和共享。那么什么是创新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呢?也就是优化档案管理内容,加强流动人才信息资源建设,从而使得管理档案能够实现动态化、信息化,自此开启一个全新的人才档案管理的模式。
(2)加强党管人才制度建设
什么是党管人才制度呢?也就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实现人才管理的工作由党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工作科学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方针为科学管理人才,建立管理人才的体系提供了方向。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讲政治,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使人尽其才。建立健全政府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法制保障,重点解决基层和偏远地区的人才流动,高层次人才不足等问题,使得更多的人才能够自主的为艰苦边远和基层地区服务,有效维护人才流动秩序,促进人才有序良性的流动。
(3)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机制
按照人才归类和评价分类的原则,建立符合岗位特点和人才发展规律的灵活的多维度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和奖励政策,进而形成更为有效的能够鼓励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改进、完善奖励政策和分配制度,形成以收益分配为基础,以政府奖励为龙头,以行业激励为主体,多层次、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鼓励人才创业创新的机制 。专业技术人员要努力将技术转化成科技,促进科技进步实现致富。同时政府部门和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要做好,努力改进服务手段,完善服务保障方式。要解决好人才家属的工作,子女的学习就业,医疗等一系列保障性问题,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四)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机制
要想将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当中起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就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且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形成竞争,有序,完善的市场环境。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人才流动,人才市场的竞争,价格等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人主体自主权也需要落实,从而解决城乡和市场分割,以及市场供求的问题。要想实现人才资源的全面共享,服务系统必不可少,需要结合互联网+的思维,设计出能够便于人才流动,有在线互动等功能的服务系统。当然,也不能缺法制化建设。提高立法水平,并建立行业的标准,规范市场交易,规范收费的方式,对中介服务开创的保护人才的创新方法进行保护等等一系列举措,使得人才市场能进入法制化建设的状态。人才安全体系的建立也要提上日程。人才流动,技术流动,人才市场国际化等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所以,要划定保护范围和领域,在国家层面,进行针对性保护。
(五)加强与俄、蒙国际人才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中,中俄蒙经济体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就是“龙江丝路带”,黑龙江省与蒙古,俄罗斯在能源,技术,旅游,农业,机械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必将带动大批人才交流合作。加强人才资源信息交流,并不断发展和扩大与俄罗斯,蒙古和北欧国家的合作渠道。国内中介机构的实力也要不断加强,并最好能有针对俄蒙及北欧一些国家的人才信息库,构建设俄罗斯科技园和俄罗斯人才交流中心,逐步完善和完善人才中介服务系统。通过高薪就业,技术股权,为了能吸引优秀的俄罗斯人才进驻黑龙江进行合作和交流,可以通过一些比如技术股权、高薪就业,重点项目等有利点来获取他们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张建荣.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8(27):61-62.
[2] 孙家希.推动黑龙江经济向好发展的建议[J].中国财政,2019(10):57-59.
[3] 孙赫东.创新黑龙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J].学理论,2017(11):104-105.
作者简介:马尹岚(1999- ),女,回族,云南昆明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2017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