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茶叶罐“图腾”的造型艺术和陶刻魅力

2020-08-02 10:45祁星斗
江苏陶瓷 2020年3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图腾

祁星斗

摘  要  紫砂器中蕴藏的传统审美和文化气息是其最根本的底色,无论造型如何改变,工艺如何改进,其中的内核是永恒的,就是我们艺术创作者的初心和观赏者、使用者产生心灵的共鸣。紫砂茶叶罐作品“图腾”采用了传统茶叶罐的圆柱筒形态,底部置台型底座设计,巧妙地提升了高度的同时,让整体显得更加端庄稳重、挺拔隽永。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罐耳的设计巧夺天工,形态是从古代玉龙演化而来的,非常的精美大气,把龙的造型融到紫砂艺术之中,再辅以陶刻艺术装饰来彰显浓郁的文化内涵,从而凸显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无穷奥秘。

关键词  紫砂茶叶罐;图腾;造型艺术;陶刻魅力

紫砂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公认的紫砂壶“供春”的创作者,就是明代文人吴颐山的书僮,通过文人之间的相互流传和推广,紫砂文化逐渐普及,尤其是明代末期和清代初期时候,紫砂艺术繁荣鼎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紫砂泥料质朴自然,烧制而成的色泽没有那种过分的奢华、艳丽之感,这些特点和中国古代文人“谦虚谨慎、低调内敛”的性格特征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精神追求一脉相承,所以紫砂器物是一种极具文人情怀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产物。当我们被现代社会紧张繁忙的生活节奏所左右的时候,就越发怀念那些悠然自得、轻松愉快的旧时光,于是紫砂器中蕴藏的传统审美和文化气息是其最根本的底色,无论造型如何改变,工艺如何改进,其中的内核是永恒的,就是我们艺术创作者的初心和观赏者、使用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喝茶的讲究也是越来越多,紫砂壶成为了人们茶座上面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在经过对于紫砂材质的泡养和全面认识之后,紫砂茶宠、紫砂文房用品、紫砂赏器等等也逐渐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追捧。作为经常用的储茶之器茶叶罐来说,紫砂茶叶罐也应运而生。除了实用功能之外,紫砂茶叶罐一般都会在上面进行陶刻艺术装饰,具有相当的审美特征,观赏性也特别好,尤其是茶叶罐相较于紫砂壶来说,器型变化可大可小,用来陶刻装饰的面积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意图来进行合理安排,所以紫砂艺人们制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使用者更是称赞有加了。

这件紫砂茶叶罐作品“图腾”(见图1)采用了传统茶叶罐的圆柱筒形态,底部置台型底座设计,巧妙地提升了高度的同时,让整体显得更加端庄稳重、挺拔隽永。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罐耳的设计巧夺天工,形态是从古代玉龙演化而来的,非常的精美大气。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了紫砂特有的可塑性强的特点,用捏塑的手法把龙图腾的形态贴于罐体两端,如巨龙飞腾,工艺精湛细腻,让人观之啧啧称叹;茶叶罐顶部还有一只惟妙惟肖的龙形钮部贴塑于上,大有俯瞰天下、舍我其谁的威武霸气;罐体一面刻茂竹图,画面布局合理、疏密有间,竹枝迎风摇曳、婀娜多姿,竹叶飘逸灵动、细节入微,刻绘老道、层次清晰,是为难得之精品。旁边题明代诗人陆容的《满江红·咏竹》“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另一面以楷体刻绘三国诸葛亮名篇《诫子书》节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字迹工整秀丽,刻绘一气呵成,与画面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把紫砂的造型艺术和陶刻的文化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遗址,考古人员几经周折发现了玉龙的存在,被誉为是“中华第一龙”,从其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于龙的崇拜源于很早的时候。后来从夏朝开始到清朝,其代表国家的旗帜之上都有着龙形图案来彰显权力和力量。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理解,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种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它代表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件紫砂茶叶罐“图腾”就是把龙的造型融到紫砂艺术之中,再辅以陶刻艺术装饰来彰显浓郁的文化内涵,从而凸显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无穷奥秘。

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不仅仅紫砂壶为世人所熟知和使用,而且还有许多的其他紫砂造型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器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在长时间的使用和把玩之中,紫砂独特的透气性和吸水性使其焕发出幽暗的光泽,如同美玉一般温润典雅,具有时间沉淀的感觉。相信在未来紫砂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紫砂器型会被发现和创新出来,运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之中,紫砂也会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造福于我们的生活,满足我们的物资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蒋慧.浅谈紫砂陶刻文化艺术[J].市场周刊,2013(10):153.

[2]刘洪俊.紫砂“汉瓦壶”造型和图腾文化漫谈[J].江苏陶瓷,2013(6):51,54.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图腾
我为春天添抹绿
《这条比较傻》等
三好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巫傩面具的文化内涵与造型艺术探究
基于南北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献技戏楼造型艺术探讨
纤变墨画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