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在岩溶段填方路基的应用研究

2020-08-01 08:23安邦超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风化层场区覆盖层

安邦超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阳 550081)

1 测区工程概况

毕节至二龙关高速公路ZK12+450~K12+750段填方路基,段长300 m,线路走向300°,左侧最大填高约20 m。设计标准: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22.50 m,设计速度80 km/h。

1.1 地形地貌

场区地处云贵高原北部斜坡地带,场地隶属贵州省毕节市水箐镇,有通乡公路从路段区附近通过,交通条件较便利。该路段沿山边布置,跨越一冲沟和两座小山头,地形起伏较大。场区附近海拔1 759.1~1 875 m,相对高差115.9 m;线路轴线通过地段海拔1 768~1 825.4 m,相对高差57.4 m。场区地貌类型属构造溶蚀低中山地貌。

1.2 地质构造

场区属扬子准地台娄山弧形箱形褶皱区威信凹褶区,构造体系以滇东北新华夏系为主,本路段位于马路冲向斜的北西翼。场区未发现有活动断裂通过,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131°∠23°。

场区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节理主要有J1:340°~350°∠80°~85°,J2:265°~275°∠70°~80°两组,节理间距300~1 500 mm,单条节理裂隙地表延伸长度约5~25 m。裂隙延伸较长,切深较大,对山体的完整性有明显破坏,形成危岩体。中风化层内节理面较为平滑,多呈闭合状;强风化层中节理裂隙多呈张开状,局部见泥质充填,无胶结,结合差,岩体被节理裂隙切割成块状。

1.3 物探地质条件

参考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资料,根据地质调绘以及现场钻探揭露,场区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ml)、残坡积层(Qel+dl)红黏土、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灰岩。

根据测区野外岩土体电阻率参数测量结果,测区主要岩土层的地球物理参数见表1。

表1 地球物理参数表

1.4 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岩溶水。孔隙水赋存于松散覆盖层内,为上层滞水;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裂隙中,富水程度与岩溶发育强度密切相关,其均一性差。场区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大气降水大部分以坡面流形式向河流排泄,地表水下渗后沿基岩裂隙、层面及溶蚀孔洞运移,向地下河流排泄。

测区内覆盖层与基岩之间视电阻率存在一定差异,覆盖层视电阻率值较低,基岩视电阻率值较高。这种物性差异,为利用电阻率法勘查测区的覆盖层厚度、强风化层厚度、断层、岩体裂隙发育程度等提供了良好前提。

2 测线布置与注意事项

2.1 测线布置

本次工作使用的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仪器工作性能良好,测量数据可靠。高密度电探测量前,清除每根电极处表层松散层及杂草,尽量减少接地电阻,在电缆与每根电极的接口连接处,用绝缘胶带包裹,防止漏电,保证测量质量。根据勘察要求,结合现场地形情况,测线布置为:

分别沿YK12+440右5 m~K12+824右10 m、K12+530左17 m~K12+820左7 m、K12+636左138 m~YK12+487右112 m、K12+590左150 m~K12+590右145 m、K12+6220左150 m~K12+620右145 m、K12+572左137 m~K12+726右114 m分别布置一个排列物探测线,编号分别为:DF1-DF1′,DF2-DF2′,DF3-DF3′,DF4-DF4′,DF5-DF5′,DF6-DF6′。

高密度电法具体测量情况见表2。

表2 高密度电法工作情况表

2.2 注意事项

本次物探工作基本查清了场区内覆盖层、强风化层厚度、岩溶发育等情况。由于场区基岩局部裸露,场地多处正在施工,对物探数据采集有一定干扰,导致物探解释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异常形态也产生变形,影响了异常的解释。

施工时注意:路基下方存在溶蚀裂隙发育,建议加强工程地质勘察,施工时加强防护;路基右侧覆盖层厚度较大,且由于路基填方,覆盖层高出原地表较多,建议加强排水,勿使水淤积于路基外洼地内引起路基失稳。

3 成果分析

3.1 解释方法

对采集得到的数据,先使用Surfer软件和二维电阻率反演成像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预处理,同时输入测线地面高程数据,作地形校正,再据经验在软件中合理设置解释所必须的参数。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运行软件进行反演解释,在解释过程中随时调整参数,以便使结果真实合理,计算结果用ρs等值线图和电阻率色度图表现,两者结合,综合解释。

3.2 成果分析及地质解释

根据理论计算及实践经验,本次高密度电法勘探反映的深度在50 m左右。

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数据反演软件反演结果,并结合地质调绘资料,解释如下:

DF1-DF1′:测线范围内局部基岩出露,覆盖层厚度在0~32 m之间,测线范围内表层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强风化层厚度在1~9 m之间;K12+543右10 m至K12+559右侧10 m深度29~46 m范围内有溶蚀裂隙发育;K12+495右10 m至K12+524右10 m深度3~31 m深度范围内存在溶蚀裂隙发育。

DF2-DF2′:表层低阻为覆盖层,厚度在8~27 m之间,测线范围内表层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强风化层厚度在1~4 m之间。

DF3-DF3′:表层低阻为覆盖层,厚度在6~21 m之间,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强风化层厚度在1~10 m之间,K12+566左侧21 m至K12+530右35.2 m深度28~55 m范围内有溶蚀裂隙发育。

DF4-DF4′:层低阻为覆盖层,厚度在2~20 m之间,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强风化层厚度在1~3 m之间;K12+590左13.6 m至K12+590右9.28 m深32~49 m溶蚀裂隙发育。

DF5-DF5′:表层低阻为覆盖层,厚度在1~32 m之间;强风化层厚度在1~7 m之间,K12+620左10 m至K12+620右2.5 m深度39~49 m存在溶蚀裂隙发育。

DF6-DF6′:表层低阻为覆盖层,厚度在1~30 m之间,测线范围内表层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强风化层厚度在1~9 m之间,K12+651左5.3 m至K12+657右3.2 m深度37~47 m范围内溶蚀裂隙发育。

4 工程地质评价

拟建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软塑状黏土、岩溶,路基范围为岩溶洼地,地表及地下溶洞、溶沟、溶槽发育。由于排水通道未打通,原有消水洞被堵塞,降雨等造成地表水积聚,厚度较厚的黏土被水浸泡成软塑状黏土,对路基稳定性影响很大;场区地表及地下岩溶发育,地下溶沟、溶槽、岩溶漏斗、溶洞等对局部路基的稳定性有影响。场地经过工程处理后,适宜工程建设。

5 结 论

测区内表层覆盖层厚度在0~32 m之间,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强风化层厚度在1~10 m之间,下伏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

1) 覆盖层:YK120+440右5 m至K12+525右侧5 m段山体处于开挖阶段,基岩出露,碎石较多,视电阻率较高;K12+549至K12+750段左侧10 m至右侧50 m范围内由于路面填方,覆盖层厚度较厚,覆盖层平均厚度在20 m左右,K12+620右侧10 m覆盖层达32 m。

2) 溶蚀裂隙发育区:ZK12+495右侧10 m至K12+524右侧10 m存在低阻带,视电阻率在20~60Ω·m之间,推测为溶蚀裂隙发育;K12+554至K12+662轴线左侧10 m至轴线右侧10 m范围内深度在30~50 m深度范围内存在低阻带,视电阻率在200~400Ω·m之间,推测为溶蚀裂隙发育。

3) 通过对场区的物探探测显示,该场区场地需经过工程处理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猜你喜欢
风化层场区覆盖层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覆盖层结构对渗水的影响分析*
桩锚支护结构在红砂岩边坡中的应用
探究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
深水浅覆盖层倾斜岩面河床围堰设计及应用
声子晶体覆盖层吸声机理研究
“嫦娥5号”登陆候选地Mons Rümker的光照与温度特征分析*
深厚覆盖层上大坝抗震分析和设计关键技术
794例急诊患者超声结果分析
标准化奶牛场的场区规划与建设
赌石发财先辨场口